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二)

发布时间:2020-09-17


距离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复习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的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一起来看看吧!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因而需要注意治安管理处罚中与一般性行政处罚相比有差异的方面。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简易程序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五、治安管理处罚的听证程序

吊销许可证或2000元以上罚款,被处罚人有权申请听证。但给予其他种类处罚的情况下,如公安机关主动告知被处罚人有权听证,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可以申请听证。

例: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或2000元以上罚款的,被处罚人有权申请听证。(×)

六、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程序

(一)合并执行

被治安管理处罚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分别决定,可以合并执行;分别作出拘留处罚的,各自期限不超过15日,合并执行不超过20日。

(二)拘留的执行

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由拘留所而非看守所执行。

(三)不予执行拘留

此种情形可以作出拘留决定,但不予执行。

1.已经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70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四)拘留暂缓执行

拘留暂缓执行须符合以下条件:

1.被处罚人不服拘留决定,已经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当事人提出拘留暂缓执行的申请;

3.被处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按每日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其中,保证人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

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或固定住所;

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4.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对保证人和保证金的处理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以不超过3000元的罚款;

2)被担保人在交纳保证金的情形下暂缓拘留执行,逃避了拘留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拘留决定仍应执行;

3)拘留决定被撤销或者拘留处罚已经开始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及时退还交纳人。

(五)当场收缴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作出当场罚款决定的,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1.处50元以下罚款且被处罚人无异议的;

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并自愿提出当场缴纳的;

3.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七、治安管理处罚的调解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引起的民间纠纷,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

达成调解协议并予以履行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未达成调解协议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得对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考试知识点,可以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频道的更新。最后,预祝大家在考试中一切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法律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标准的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表面上相符”
B.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镜像”标准
C.在我国,银行应对单据的真实性作实质上的审查
D.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严格相符”标准,允许单单之间、单证之间存在细微的、不会引起理解上歧义的“不完全一致”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贸易支付——信用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第1款明确了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采用“严格相符”标准,而非“实质相符”标准,但在措辞上并未采用“严格相符”的表述,而是援用了UCP600中“表面上相符”的表述:“表面上相符”标准并非“镜像”标准,而是允许单单之间、单证之间细微的、不会引起理解上歧义的“不完全一致”。这一标准是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实践并参考国际标准和借鉴其他国家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应选择AD。

下列有关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B.集体合同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C.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D.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集体劳动合同
讲解:《劳动合同法》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因此B项正确。第54条第1款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因此D正确。集体合同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后生效,因此C、D项正确。第54条的规定,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第5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故A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项。

共用题干

关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强迫他人吸毒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强迫他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B:强迫未成年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C:非法在牛奶中加入毒品而提供给婴儿饮用的,不成立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而成立强迫他人吸毒罪
D: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的“他人”仅限于已满14周岁的人
答案:B,C
解析:
对乙仍应当按照贩卖毒品罪论处。对以贩养吸的,仍可认定具有贩卖毒品的性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