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知识点:行政许可的实施(二)

发布时间:2020-09-17


距离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复习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的知识点:行政许可的实施,一起来看看吧!

二、实施程序

(一)一般程序

1.申请

1)申请人

其一,可以委托代理人,但依法应当由申请人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除外;

其二,申请方式多样,如信函、电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但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其三,申请人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例:在申请人书写困难的情况下,可允许以口头形式提出许可申请。(×)

2)行政主体

其一,应当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

其二,应当将行政许可的事项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和申请书范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其三,如果申请人要求行政主体对公示内容作出说明、解释,行政主体应当作出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其四,行政主体负有采取电子政府方式办理的义务,应当在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以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许可申请,并应与其他行政主体共享许可相关信息,提高效率,方便申请人。

2.受理

对申请人的申请,行政机关的受理程序有以下注意事项:

1)受理

如果申请事项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应当受理。

2)补正缺陷后受理

如果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视为受理。

例:申请人先后两次被告知补充许可申请材料。(×)

3)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

其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

其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在决定不受理的同时应告知申请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

其三,申请材料存在缺陷,在告知补正后,仍未补充或更正的。

行政机关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处理,均应当向其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3.审查

1)形式审查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是否齐全进行审查。

2)实质审查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审查。

3)听取意见

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行政机关应当能够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4)跨级审查

依法应当先经下级机关审查后再报上级机关决定的,下级机关应当在20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材料直接报送上级机关。上级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

1:行政许可的受理程序只进行形式审查。(×)

2:对某许可申请,行政机关指派1名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

3:依法应当先经下级机关审查后再报上级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申请人应当准备一式两份的申请材料,分别报送两级机关。(×)

4.决定

1)决定方式

其一,决定方式包括准予许可和拒绝许可。无论是准许许可还是拒绝许可,均须以书面方式作出;

其二,准许的许可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其三,不予准许的许可,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并告知其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行政机关作出退回补充许可申请材料的决定。(×)

2:无论是准予许可还是拒绝许可的决定,均应当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2)决定期限

许可决定的期限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其一,当场作出许可决定。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当场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其二,原则上20日内作出决定。无法当场作出决定的,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20日内无法作出许可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

其三,原则上45日内作出决定。采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许可,应当自受理之日起45日内作出许可决定。45日内无法作出决定的,经本级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

其四,10日内送达决定。行政机关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许可决定。

此外,以上的许可决定期限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其一,所有实施许可的期限,是指工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其二,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应予扣除。行政机关应将上述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1:原则上,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行政许可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

2:原则上,采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许可,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月内作出许可决定。(×)

3)决定效力

许可决定的效力分为两种情形:

其一,全国性许可。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原则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其二,区域性许可。由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一般在其辖区内有效。

5.听证

1)听证启动方式

听证的启动方式包括依职权听证和依申请听证:

其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其二,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依法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2)听证期限

听证程序包括以下三个有关期限的规定:

其一,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其二,行政机关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

其三,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3)听证回避

包括程序性回避和实体性回避两种情形:

其一,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此类人员回避;

其二,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4)听证公开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许可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5)听证笔录

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例:许可听证笔录是作出许可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6)听证免费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该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例:行政许可听证的费用应由听证申请人承担。(×)

6.变更

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符合变更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7.延续

行政许可在有效期届满前,申请人可以申请延续许可有效期。

1)期限

被许可人需要延续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许可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延续申请,法律、法规、规章对期限另有规定的除外。

2)默认

行政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例:行政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不准予延续。(×)

(二)特殊程序

1.特许

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

2.认可

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国家考试或者考核的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不得组织强制性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3.核准

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审定。

4.登记

通常仅作形式审查,需要实质审查的指派2人以上进行核实。

5.有数量限制的许可

如果多个申请人均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以上的特别程序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考试知识点,可以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频道的更新。最后,预祝大家在考试中一切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法律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哪些选项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B.行为内容是行使行政权力进行管理
C.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D.行政行为已经作出并为行相对人所知晓

答案:A,B,D
解析: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具备哪些要件,才能对外发生法律效力。ABD三项为行政行为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行政行为大部分采用书面形式—也有不采用书面形式的行为,故C项并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必需要件。

林某为了报复,将卢某价值80万元的轿车砸坏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其取保候审,郑某是林某的保证人侦查过程中卢某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要求林某赔偿修理轿车花费的14万元,经公安机关记录在案在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林某逃往外国因知情没有及时报告,郑某被罚款2万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郑某应当承担14万元的连带赔偿责任

  B.郑某应当承担16万元的连带赔偿责任

  C.郑某应当承担80万元的连带赔偿责任

  D.郑某不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
D。详情请参考《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22条规定:“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故D项当选。

甲诉乙损害赔偿一案,双方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当事人无权向法院申请撤诉
B:因当事人已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程序
C: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依和解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
D: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依和解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答案:C
解析:
【考点】和解协议【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人审限。第18条规定,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应选;D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故A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诉讼终结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出现了特定的情况,案件没有必要再审理下去,法院将案件终止审理,案件由此结束。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不属于诉讼终结的法定情形,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C。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构成强奸罪。按照文理解释,可将丈夫强行与妻子性交的行为解释为“强奸妇女”
B.《刑法》对抢劫罪与强奸罪的手段行为均使用了“暴力、胁迫”的表述,且二罪的法定刑相同,故对二罪中的“暴力、胁迫”应作相同解释
C.既然将为了自己饲养而抢劫他人宠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那么,根据当然解释,对为了自己收养而抢劫他人婴儿的行为更应认定为抢劫罪,否则会导致罪刑不均衡
D.对中止犯中的“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既可解释为自动采取措施使得犯罪结果未发生;也可解释为自动采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措施,而不管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解释。 A项,文理解释,又称文义解释,即就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的理解,从字面探求法律所使用文字语言的正确意义。“强奸”就文义而言,是指为满足性欲,强迫他人与自己性交的行为。丈夫对妻子的强制性交在文义上属于“强奸”的涵摄范围。虽然在目前中国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此种行为并未按照强奸罪论处,但题目所问的是基于一种解释技巧能否得出特定的结论,并没有讨论这个结论本身是否是符合司法实践。故A项正确。
B项,抢劫罪与强奸罪保护的法益并不相同,所以基于目的解释的原理,两罪中相同的词语并不一定都会得到相同的解释。抢劫的暴力和胁迫是要达到足以使“一般人”难以反抗的程度,因为抢劫罪的对象不限性别。强奸罪的暴力和胁迫则只要达到使“一般妇女”难以反抗的程度就可以了,因为强奸罪的对象仅限于女性。故B项错误。
C项,当然解释,是指在同一个犯罪构成内,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出罪时,举重以明轻。题目中,抢劫宠物和抢劫小孩不属于同一个行为构成,此时不可以采用“举轻以明重”的当然解释的方法。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刑法》第24条的规定,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有效性,即中止行为阻止了归属于行为构成的既遂结果的出现。如果行为人采取了阻止结果出现的措施,但是既遂结果还是按照初始的计划出现了,并且可以归责于初始的犯罪行为,则行为人应当承担犯罪既遂的责任。故D项错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