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

发布时间:2019-03-02


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

1.预处理方法

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三种:

(1)压实。用物理的手段提高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减少其容积,以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主要设备为压实机。

(2)破碎。用机械方法破坏固体废物内部的聚合力,减少颗粒尺寸,为后续处理提供合适的固相粒度。

(3)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不同的物质性质,在进行最终处理之前,分离出有价值的和有害的成分,实现“废物利用”。

2.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产物的处理技术。

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

好氧堆肥: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质的过程,产生的堆肥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和农肥。

厌氧消化: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废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稳定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3.卫生填埋方法

区别于传统的填埋法,采用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使整个填埋过程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行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含大量有机酸、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渗滤液随意流出,做到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分析时,重点是对()进行多方案比较。

A:排放口在线监测技术
B:煤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
C:区内各企业脱硫除尘技术
D:太阳能及风力发电技术
答案:B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源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煤的集中转换以及煤的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

下列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中,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A:每年丰水期监测二次
B:每年枯水期监测二次
C: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平、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2016-10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规划中,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书的有()

A.全国防洪规划
B.省级内河航运规划
C.民用机场总体规划
D.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受到取消评价资质处罚的情形不包括()。

A:出借资质证书的
B: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
C:超越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
D:乙级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主持编制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少于5项的
答案:D
解析:
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取消其评价资质:①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②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③超越评价资质等级、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④达不到评价资质条件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业绩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甲级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完成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完成至少5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中,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完成至少5项环境影响报告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