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备考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1-05-22


马上2021年环境评价师考试就开始了,在备考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具体是哪些呢?大家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看看吧!

一、基础阶段不可贪图速度

很多考生在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师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够用,学起来总想往前赶。但是这样虽然时间上看似赶上来了,知识却只掌握了皮毛,没有来得及深度研究。基础知识对监理工程师备考至关重要,在打基础阶段考生更应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把每一个知识都落到实位,基础打牢了,到后面的复习时速度才能提上来,时间才不会浪费。

二、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规律

每个人的时间分配状况不同,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效果也不同,考生应尽快摸索出自己的时间利用规律,找到自己再哪个时间段学习效果好,哪个时间段的学习积极性高,应该多多利用这个时间段,让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三、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先理解再记忆,如果先把一个内容的原理弄懂了,那就相当于降低了这个内容的难度,这时再来记忆也会更加容易。虽然死记硬背当时效果好,但大多都是短时记忆,一旦时间长了就会很容易忘记,并且想重新捡起来也不容易。

1、注重实用

在决定报考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后,考试科目的选择是最先考虑的问题,根据自身情况(有无基础、有无复习时间)来决定报考的科目。决定了考试科目后,就可以发现很多知识既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用到的。在学习当中,广大考生侧重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尤其是实际工作中就能接触到的东西,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注重实用性知识,即符合考试有大量实物内容的特点,又能帮助考生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一举两得。

2、注重理解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的考生中,有学生,也有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专门用于学习考证的时间比较少,大量的知识点要学习,记忆量是相当大的,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成倍的。一般考生想到还有几本书没背,都会有畏难情绪。但其实,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并不是传统的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排除了简答题、论述题、填空题等题型,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考生掌握知识面的情况。如果理解了课程内容,再应付考试就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了。须知,理解是记忆的最好前提。

3、注重全面

对于参加考试的科目,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对于科目的所有要点,必须全面掌握。很难说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全面学习并掌握了考试科目,应付考试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猜题、押题的方法,对付这样的考试,只能适得其反。

4、注重要点

在很短的时间内,考生要学习大量的内容和法律法规,学习任务很重,内容很多。面对繁杂的内容,学习的最佳方式是要抓住要点。想完全记住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知识都有一个主次轻重。

5、注重条理

根据人类大脑特点,人类的知识储存习惯条理化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储存,让课程要点可以非常清晰地保留在考生的记忆里。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此预祝同学们考试顺利,早日取得证书。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入该名录的物质包括( )。
A、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的固体废物
B、具有放射性的固体废物
C、医疗废物
D、废弃危险化学品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2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A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经济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

(2016年)某新建化工项目氯化氢废气排气筒高度35米,据该排气筒150米处有50米高建筑物,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30米和40米高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为1.4Kg/h、2.6Kg/h,则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A.0.7 Kg/h
B.1.0 Kg/h
C.1.3 Kg/h
D.2.0 Kg/h
答案:B
解析:
内插法后再严格50%。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北京市政府所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A.批准 B.备案 C.审核 D.许可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