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及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0-01-16


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后,下面就是评审工作。评审需要在成绩有效期内完成才能取得高级会计师证书,而高级会计师成绩有效期为三年,高级会计师评审一年只有一次,因此考试通过的小伙伴会有3次参加评审的机会,但是评审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的小伙伴都不清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高级会计师评审是怎样的。

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

以下具体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列举了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流程:

硬件方面包括:撰写(发表)论文(1-4篇)、高级会计实务成绩合格证书

软件方面包括:填写申请表、准备其他申报材料、初审、答辩、公示

影响评审的几大因素

影响评审通过的几大因素客观因素:高会报考人数与日俱增,参加评审人数暴涨。

个人业绩:

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一般,自我业绩材料挖掘不够充分,没有特色或亮点;

业绩成果描述性语言过多,内容量化不足;过于谦虚和过于放大。

没有从事过大型项目经历,缺少管理类、创新类、项目类业绩活动等。

硬件要求:

论文质量差,没有按时发表论文或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每年约有两成左右的学员是论文原因错过评审;

未按要求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未能按时提交评审申报材料。

高会评审问的最多的问题

问题1:认为申报人所在单位的单位性质、规模对评审结果影响很大。行政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的申报人容易通过评审。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申报人在评审时会受到不公正待遇,通过率较低。

答:其实,高级会计师评审侧重于对申报人个人工作业绩的综合考量,和申报人所在的单位性质、规模关联不大。规模大的单位有其特点,规模小的单位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般来讲,规模大的单位的制度、流程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精细;而规模小的单位单人职责涵盖面更广,接触的东西往往更多。能否顺利通过评审的关键还在于自己评审期内的综合业绩。此外,每年评审结果出来后,在论坛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吐槽某某单位通过的人数太多。其实这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规模大的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多,人员素质相对也较高,符合申报条件的人数相应也就越多,但通过比例未必就高。笔者曾对某通过人数较多的大型央企进行深入了解,结果该年该企业最终的通过比例竟然不及全省的平均值。

问题2: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能参加评审吗?

答:确实有很多地区出了相应评审政策,公务员只能参加高会考试,不能参加高会评审,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很多限制,希望大家多看当地的评审要求,评审通知中会有相关说明。

各个行业工作业绩写作技巧

企(事)业单位

①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够组织管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在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主管、财务经理及以上职务,工作成绩突出:

②组织参与经济预、决策,执行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措施,经济效益突出。

③在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实行股份制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等工作中,做出贡献,帮助单位取得重大效益。

④曾制定本行业、本地区、本系统或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并已付诸实施;解决会计业务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⑤假如拥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资格证书,或者拥有ACCACIACMA等国际财税证书,也一并列上,对通过评审有利。

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事务所

①具有广博的财税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审计经理以上职务,主持指导会计查账、资产评估、验资业务,取得显著成绩;主持过大中型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验或专项审计工作;主持过大中型企业财务及税务咨询、策划等大型项目。

②在执业中能够本着独立、公正、客观原则,依法执行查账、验证、评估业务,对企业审计、评估提出意见,出具报告。

③担任企业会计顾问,承担会计咨询服务;解答财会疑难问题,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客户信赖。

会计学术研究

①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形势,积极投入到会计学术和相关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定成就,并及时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学术成果奖。

②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财会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

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组织调查,推动会计改革和会计市场竞争,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会计培训(高校会计老师或者社会培训机构会计老师)

①掌握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和财会队伍现状,编制合理的培训计划,根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在促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方面取得成绩。

②编写或主持审议具有大、中专水平的财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持或参加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被采纳实施。

③担任具有大中专以上水平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讲授任务,授课量达到XXX课时。

④担任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初、中级,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工作,指导会计学员进修、实习和论文写作。

以上是关于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的内容,将要参加评审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准备哦,虽然考试成绩有效期为3年,但是评审准备时间过长,如若不符合要求将会错失一次机会,所以小伙伴们要仔细看清楚当地发布的高级会计师评审要求,争取一次性通过,祝大家顺利获得高级会计师证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为一家从事钢铁冶炼业务的集团企业。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为了扭转业绩下滑现状、提高质量、增加效率,甲公司决定从2018年起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评价方法。相关资料如下:
(1)全面预算编制方法。2018年,“去产能”的任务越发艰巨,并且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公司决定按照既定的预算编制周期和频率,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期滚动,持续推进。
(2)全面预算编制方式。自2018年起,公司开始执行“上下结合”式新预算编制方式,由预算参与者制定预算初稿,经上下沟通后形成最终预算。而以前年度的预算编制方式存在弊端,较低层级机构因为担心节省本期预算,导致下期预算减少的问题,从而彻底“用完预算”,没有动力降低本该节省的成本。
(3)全面预算编制流程。2017年12月,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个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平衡后,汇总编制出集团层面的年度预算方案,经过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审议批准后,下达执行。
(4)全面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事件时,应当坚持预算的刚性,不得调整预算:①无法实现预算目标;②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行为;③公司的经理层发生重大调整,导致原预算不适用。
(5)绩效评价方法。从2018年开始,采取“定量+定性”的绩效评价计分方法。为了满足公司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绩效评价要求,公司决定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再使用行为法对员工进行考核。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1),指出2018年甲公司应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2>?、根据资料(2),指出2018年及以前年度公司分别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
<3>?、根据资料(3),指出甲公司的预算编制流程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指出关于预算调整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5),指出功效系数法存在的缺陷。

答案:
解析:
1.2018年应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法。
优点:通过持续滚动预算编制、逐期滚动管理,实现动态反映市场、建立跨期综合平衡,从而有效指导企业营运,强化预算的决策与控制职能。
2.2018年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混合式预算。
以前年度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权威式预算。
3. 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对各个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平衡,以及汇总编制出集团层面的年度预算方案,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分别经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下达执行。
4.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当发生合并或分立等行为,以及公司的经理层发生重大调整,导致原预算不适用时,应该及时调整预算。
5.功效系数法的缺陷:标准值确定难度较大,比较复杂。

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经营同类业务乙公司的100%股权。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5倍。乙公司2012年税后利润为2亿元,其中包含2012年12月20日乙公司处置一项无形资产的税后净收益0.1亿元。假定并购乙公司前,甲公司价值为200亿元;并购乙公司后,经过内部整合,甲公司价值将达到235亿元。甲公司应支付的并购对价为30亿元。甲公司预计除并购对价款外,还将发生相关交易费用0.5亿元。
  要求:1.根据资料,用可比企业分析法计算乙公司的价值。
要求: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并从财务管理角度判断该并购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乙公司的价值=(2-0.1)×15=28.5(亿元)
2. 并购收益=235-(200+28.5)=6.5(亿元)
  并购净收益=6.5-(30-28.5)-0.5=4.5(亿元)
  并购净收益大于零,并购可行。

(2012年)甲公司是一家大型高科技集团上市公司,主营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科技产品。其生产、研发与销售部门遍及全球各地。产品特征与类型具有一定的地理特殊性,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系列电子产品多元化,从多板块、多渠道取得效益。甲公司重视研究开发,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创新产品配套服务,以此推动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升级,提高产品边际收益。近年来,公司财务战略目标日益明晰,高度重视企业价值管理,构建了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持续盈利能力和长期现金流量现值为辅助目标的财务战略目标体系。按照财务战略目标要求,2011年甲公司在2010年的基础上,对部分业务板块追加了投资,其中业务板块A和业务板块B各追加投资10 000万元,业务板块C追加投资20 000万元,三个业务板块的基础财务数据见下表: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分析说明甲公司财务战略目标的特点。
2.根据甲公司业务情况,判断甲公司应采取何种组织结构类型。
3.分别计算甲公司三个业务板块2011年的经济增加值,并根据经济增加值对各业务板块的业绩水平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4.业务板块B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由2010年的17.5%降低为17%,评价甲公司2011年对业务板块B的追加投资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财务战略目标的特点是:采取了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持续盈利能力和长期现金流量现值为辅助目标的财务战略目标体系,克服了单一财务战略目标存在的不足,实现了三者的相互协调。
2.考虑公司多元化经营及公司规模大等特点,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应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3.2011年三个板块的经济增加值分别为:

据此,B板块业绩最好;C板块次之;A板块最差。
4.(1)从2011年与2010年对比看,甲公司对B板块追加投资是合理的。
(2)理由:B板块2011年的经济增加值比上年有所增长【或: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率】,因此,按公司既定财务战略目标,对B板块追加投资是合理的。

某公司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并实施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司为此召开了董事会全体会议,就内部控制相关重大问题形成决议。摘要如下:
(1)控制目标。会议首先确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要切实做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
产安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
(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优化内部环境的
决议,包括:严格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调整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做到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同时注重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3)风险评估。会议决定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控制活动。会议明确了公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二是将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中,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自动控制;三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应签订书面合同。
(5)信息与沟通。会议要求公司完善信息与沟通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
内外部信息,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同时建立反舞弊机制,实施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确保举报、投诉成为公司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6)内部监督。会议强调,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为此,公司应当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分析、判断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上述决议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控制目标方面:
(1)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还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目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2)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任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范围内。
或:内部控制不能完全消除公司面临的全部风险。
2.内部环境方面:
(1)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各类业务事项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或:重要业务事项才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
(2)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或:受公司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无法对不相容岗位或职务实现有效分离的,可不予分离。
3.控制活动方面:
(1)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预算控制措施不适用于不能量化的业务事项。
(2)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须签订书面合同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或:对于零星、即时清结等交易行为,可不签订书面合同。
或:不符合重要性原则。
4.信息与沟通方面:
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仅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传达至公司全体员工。
5.内部监督方面: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除内部审计机构之外,经理层及公司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也须承担相应的职责。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