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每日一练(2020-12-13)

发布时间:2020-12-13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考试共4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税法适用原则中,打破税法效力等级限制的原则是()。【单选题】

A.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比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比较高的税法。

2、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模式是(    )【单选题】

A.分类征收制

B.综合征收制

C.混合征收制

D.分类和综合相结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征收制的模式。

3、企业或事业单位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的有()。【多选题】

A.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抵偿债务的土地、房屋权属

B.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划转

C.公司依法分设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原公司投资主体相同的公司,新设方承受原公司土地、房屋权属

D.企业依法实施破产,非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与原企业超过30%的职工签订服务合同不少于2年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企业依法实施破产,非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与原企业超过30%的职工签订服务合同不少于3年的,减半征收契税。

4、根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不缴纳消费税的是( )。【单选题】

A.炼油厂用于本企业基建部门车辆的自产柴油

B.汽车厂用于管理部门的自产汽车

C.日化厂用于交易会样品的自产化妆品

D.卷烟厂用于生产卷烟的自制烟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缴纳消费税。其他选项属于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需要缴纳消费税。

5、下列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开征区域的限定

B.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资源课税的范畴

C.城镇土地使用税一般从企业管理费用中开支

D.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用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开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用地,其属于资源课税的范畴,企业计算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时一般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 46 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在某一地区从事同类商品零售业务,某日,甲企业对外宣称乙公司销售某种产品中存在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的虚假事实,乙公司的经营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甲企业的行为属于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甲企业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C.甲企业的行为属于诋毁商誉行为

D.甲企业的行为属于正当的经营行为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核诋毁商誉行为。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某企业20×9年和20×0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 600万元和2 000万元,20×9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800万股,20×9年4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160万股,20×0年1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9年12月31日总股本96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3股,假设不存在其他股数变动因素。20×0年度比较利润表中20×0年和20×9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

A.1.99元和1.92元
B.1.60元和1.92元
C.1.60元和1.34元
D.1.99元和1.34元
答案:C
解析:
20×0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160)×1.3×12/12=1 248(万股),20×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 000/1 248=1.60(元)。
20×9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1.3×12/12+160×1.3×9/12=1 196(万股),2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 600/1 196=1.34(元)。
在20×0年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分配的股票股利,但是20×9年的每股收益计算没有考虑,为了体现前后每股收益具有可比性,需要重新计算20×9年的每股收益。

资料一
K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M国,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
K可乐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成就。主要是因为K可乐有着他们不公开的可乐“秘方”,形成了特殊风味与口感。为了确保其原料的秘密性,在总公司将饮料浓缩之后运送至世界各地,所以运送成本也相对较高。K可乐是高糖的碳酸饮料,对人体几乎没有好处,这种刻板印象对于消费者不易消除。在消费者眼里,可乐就代表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K可乐公司在产品包装上下工夫,吸引18~30岁的消费者。碳酸饮料较符合年轻族群需求,尤其拉丁美洲和亚太等国家,年轻人比例正快速提高,带来的商机颇高。其他碳酸饮料企业也不甘示弱,一路追赶,企图打败K可乐公司。除了K可乐的碳酸饮料以外,市场上许多茶品与咖啡等的需求也相对瓜分了饮料在世界上的市场。
资料二
1979年,M国与C国正式建交,第一批K可乐再度返回了C国市场。M国政府鼓励国际品牌在C国发展。C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普查中,15~35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群,使K可乐销量变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
资料三
在C国的果汁领域,H公司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年底,H公司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H公司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反观K可乐,从2000年开始,已经着手果汁市场。早在2001~2002年间,就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研发出了一种特色果汁饮料“E果汁”,2004年开始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MZY”饮料。2007年其市场增长率为11%。不过,来自C国市场部负责人的消息称,“MZY”饮料的销量始终未能赶超竞争对手。而面对这个很难击败的对手,收购则成为了K可乐壮大自己的最佳途径。2007年C国果(蔬)汁饮料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分别是:T(C国)投资有限公司、K可乐公司、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其市场份额分别是18.69%,15.04%与13.95%。收购完成后,K可乐的市场份额为28.99%,超过之前位居第一的T公司,并且市场增长率也同步上升。
资料四
2008年9月3日,K可乐公司向C国H果汁控股有限公司发出并购要约。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每股现金作价12.2港元,较之H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4.14港元溢价了1.95倍。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集团,双方均出于自愿。当时K可乐公司在C国的饮料市场正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碳酸饮料的销售下降,可乐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赶超,在果汁市场输给了H公司,在茶饮料上则输给了T公司。尽管棕色带汽的可乐产品是K可乐公司的立身之本,但非碳酸饮料,特别是果汁饮料在健康和营养方面更胜一筹。为此,K可乐公司制定了全方位发展饮料业务、加大非可乐市场特别是果汁市场的经营战略。因此决定并购H果汁公司,增强对果汁市场的占有份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公司,K可乐公司在世界饮料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在C国,也获得了一席之地。但随着C国人民对于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多,主打产品碳酸饮料的K可乐公司显然已经受到健康消费观念的冲击。H公司拥有先进的果汁生产设备与技术,还有着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基地,K可乐公司旗下的“MZY”等果汁品牌将获得更为方便的生产途径。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不仅可以完全利用H公司原有的生产资源,也可以通过H公司品牌提高K可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
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公司将取得H果汁公司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市场潜力和营销网络,再加上K可乐公司自身的优势,二者的产品将形成良性互补。因此,倚仗两者的品牌效应和渠道,再辅以出众的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手段和产品研发优势,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经分析,此次并购,K可乐将会付出一大笔资金,短期内会影响公司的流动资金运用,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公司正常运作。C国人民对于“H公司”这个品牌有着很深的民族感情,很可能会对成为外资企业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销量。再者,中外的企业文化有差异,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K可乐公司带来管理、运作压力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但鉴于两大公司在C国经济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影响力,商务部认为合并计划涉及反垄断问题,因此,商务部进行调查,并于2009年3月18日,根据C国《反垄断法》就M国K可乐公司全额并购C国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提案作出禁止并购决定,并在商务部官方网站上公告了《关于禁止K可乐公司并购C国H公司的审查报告》。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多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运用SWOT分析对K可乐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2)根据资料二,对K公司重返C国市场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3)根据资料三,简要分析K公司果汁业务在收购前后分别属于波士顿矩阵中何种业务;
(4)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的类型;
(5)根据资料四,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的动机;
(6)根据资料四,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失败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优势:“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K可乐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成就。主要是因为K可乐有着他们不公开的可乐‘秘方’,形成了特殊风味与口感”。
劣势:“为了确保其原料的秘密性,在总公司将饮料浓缩之后运送至世界各地,所以运送成本也相对提高”。
机会:“碳酸饮料较符合年轻族群需求,尤其拉丁美洲和亚太等国家,年轻人比例正快速提高,带来的商机颇高”。
威胁:“K可乐是高糖的碳酸饮料,对人体几乎没有好处,这种刻板印象对于消费者不易消除。在消费者眼里,可乐就代表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其他碳酸饮料企业也不甘示弱,一路追赶,企图打败K可乐公司。除了K可乐的碳酸饮料以外,市场上许多茶品与咖啡等的需求也相对瓜分了饮料在世界上的市场”。
(2)政治和法律环境:“政府鼓励国际品牌在C国发展”。
经济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
社会和文化环境:“C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普查中,15~35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群,使K可乐销量变大”。
(3)收购前:问题业务。市场增长率为11%,大于10%。相对市场占有率=15.04%/18.69%=0.8,小于1.0。“2004年开始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MZY’饮料。2007年其市场增长率为11%”“T(C国)投资有限公司、K可乐公司、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其市场份额分别是18.69%,15.04%与13.95%”。
收购后:明星业务。市场增长率大于10%,相对市场占有率=28.99%/18.69%=1.55,大于1.0。“其市场增长率为11%”“并且市场增长率也同步上升”“收购完成后,K可乐的市场份额为28.99%,超过目前位居第一的T公司”。
(4)按并购方的身份分类:产业资本并购。“K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M国,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
按被并购方的态度分类:友善并购。“双方均出于自愿”。
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横向并购。二者均为饮料行业。
按收购资金来源分类:非杠杆收购。“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
(5)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规避各种风险。“K可乐公司制定了全方位发展饮料业务、加大非可乐市场特别是果汁市场的经营战略。因此决定并购H果汁公司,增强对果汁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获得协同效应。“H公司拥有先进的果汁生产设备与技术,还有着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基地,K可乐公司旗下的‘MZY’等果汁品牌将获得更为方便的生产途径。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不仅可以完全利用H公司原有的生产资源,也可以通过H公司品牌提高K可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公司将取得H果汁公司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市场潜力和营销网络,再加上K可乐公司自身的优势,二者的产品将形成良性互补。因此,倚仗两者的品牌效应和渠道,再辅以出众的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手段和产品研发优势,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6)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中外的企业文化有差异,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K可乐公司带来管理、运作压力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每股现金作价12.2港元,较之H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4.14港元溢价了1.95倍”“此次并购,K可乐将会付出一大笔资金,短期内会影响公司的流动资金运用,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跨国并购面临政治风险。“商务部认为合并计划涉及反垄断问题,因此,商务部进行调查,并于2009年3月18日,根据C国《反垄断法》就M国K可乐公司全额并购C国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提案作出禁止并购决定,并在商务部官方网站上公告了《关于禁止K可乐公司并购C国H公司的审查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