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Ⅰ》模拟试题(2020-09-19)

发布时间:2020-09-19


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Ⅰ》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纳税人的是( )。【单选题】

A.与国有企业换房的外资企业

B.合作建房后出售房产的企业

C.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企业

D.将办公楼用于出租的企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出租房产,产权并没有发生转移,不缴纳土地增值税。

2、业务(2)应纳消费税( )元。【客观案例题】

A.548.62

B.568.42

C.540

D.486.4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业务(2):带料加工金银首饰,受托方无同类售价,按组价计征消费税。应纳消费税=(10000+500+300)÷(1-5%)×5%=568.42(元)

3、该房地产开发公司计算转让旧办公楼土地增值税的增值额时,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共计( )万元。【客观案例题】

A.550.60

B.616.60

C.700.60

D.778.6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扣除项目金额=1500×30%+100+66.60=616.60(万元)

4、根据现行车辆购置税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多选题】

A.购买自用摩托车的计税依据是支付的全部价款(不含增值税)

B.进口自用轿车的计税依据是不含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

C.受赠大客车的计税依据是最高的计税价格

D.购买免税轿车的使用期限已超过10年,不再征收车辆购置税

E.纳税人申报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B选项:进口自用轿车的计税依据是不含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该组成计税价格包含关税。C选项:以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车辆,计税依据按照购置应税车辆时相关凭证载明的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其中,购置应税车辆时取得的相关凭证是指原车辆所有人购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应税车辆时载明价格的凭证。无法提供相关凭证的,参照同类应税车辆市场平均交易价格确定其计税价格。原车辆所有人为车辆生产或者销售企业,未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按照车辆生产或者销售同类应税车辆的销售价格确定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无同类应税车辆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

5、某小型超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7月销售自己使用过3年的小货车3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200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包装物,取得含税销售额80000元。2018年7月该超市上述业务应纳增值税( )元。【单选题】

A.5825.14

B.4660.19

C.4125.63

D.4077.7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应纳增值税税额=120000÷(1+3%)×2%+80000÷(1+3%)×3%=4660.19(元)

6、下列属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是( )。【单选题】

A.企业购入生产用电

B.企业购入生产用热力

C.企业为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购入部分国内辅料

D.企业购入准备对外捐赠的货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外购生产用电、热力可抵扣进项税额;选项C: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免税不退税,所耗用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计入成本;选项D:将外购货物用于对外捐赠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应计算销项税额,可以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

7、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与非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按( )。【单选题】

A.应税消费品的平均税率计征

B.应税消费品的最高税率计征

C.应税消费品的不同税率,分别计征

D.应税消费品的最低税率计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与非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根据组合产制品的销售金额按应税消费品中适用最高税率的消费品税率征税。

8、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甲乙两幢商业用房,各支付的地价款及有关费用为600万元,开发成本均为1000万元,假设甲幢商业用房发生利息支出100万元,能按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摊且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乙幢商业用房发生利息支出70万元,不能提供金融机构的证明。该公司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算扣除比例为5%和10%,则甲乙两幢商业用房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总计为( )万元。【单选题】

A.160

B.180

C.340

D.36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利息支出凡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允许扣除的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扣除比例(5%以内)。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利息支出要并人房地产开发费用一并计算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扣除比例(10%以内)。甲幢商业用房的房地产开发费用=100+(600+1000)×5%=180(万元);乙幢商业用房的房地产开发费用=(600+1000)×10%=160(万元);甲乙两幢商业用房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总计=180+160=340(万元)。

9、税法解释是将一般的税收法律规定准确适用于具体的税收法律实际,而对税收法律规范作必要的解释。下列有关税法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税法解释是法定解释,具有专属性

B.税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效力

C.税法解释具有针对性,但其效力具有普遍性

D.税法解释的效力具有特殊性

E.税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处于不同等级税法层面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税法的解释指其法定解释,只要法定解释符合法的精神及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这种解释就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同的效力,因此法定解释同样具有法的权威性;法定解释具有针对性,但其效力不限于具体的法律事件或事实,而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

10、某外贸公司2020年2月从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一批高档化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40万元、增值税5.2万元,支付购货运输费用4万元,当月将该批高档化妆品全部出口,取得销售收入60万元。该外贸公司出口高档化妆品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 )万元。(增值税出口退税率13%,消费税税率15%)【单选题】

A.16.25

B.11.20

C.19.80

D.25.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外贸企业出口货物( 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 )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按实际负担的消费税退还消费税。该外贸公司出口化妆品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40×13%+40×15%=11.20(万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按我国国内法对居民的判定标准,下列属于我国个人居民的有( )。

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中国公民
B.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外国侨民
C.在中国境内居住,且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的台湾同胞
D.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未在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
E.在中国境内居住,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海外侨民
答案:A,B,C,E
解析:
选项A、B,符合住所标准,C、E,符合居住时间超过183天的标准,均成为我国的居民个人。

(2016年)甲公司将一艘货船卖给乙公司。下列关于给付义务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交付货船的义务属于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B.甲将货船的有关文件或者资料交与乙的义务属于合同的附随义务
C.乙公司支付货款的义务属于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D.甲在订立合同前将货船有关情况向乙如实告知的义务属于合同的从给付义务
E.甲、乙完成交易后对交易所涉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属于后合同义务从合同义务前合同义务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核给付义务。卖方交付标的物,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为主给付义务。所以选项A、C正确。交付与标的物有关的文件或资料属于从给付义务。所以选项B错误。甲在订立合同前将货船有关情况向乙如实告知的义务属于前合同义务,而非从给付义务。所以选项D错误。甲、乙完成交易后对交易所涉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属于后合同义务。所以选项E正确。

共用题干
某市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当年销售化妆品给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6500万元,对应的销售成本为2240万元。(2)将自产化妆品销售给本单位职工,该批化妆品不含税市场价50万元,成本20万元。(3)当年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200万元、增值税374万元;向农业生产者购进300万元免税农产品,另支付运输费35万元、装卸费10万元,取得合法票据。(4)当年发生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含新技术开发费用100万元、业务招待费80万元。(5)当年发生销售费用7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230万元;全年发生财务费用300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借款的逾期罚息20万元、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超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18万元。(6)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7)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属合理限额范围),实际发生职工工会经费6万元、职工福利费2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4万元。(8)营业外支出共计120万元,其中税收滞纳金10万元、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向贫困山区捐款7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相关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定,并准许抵扣)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B: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2万元
C:实际发生的职工工会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
D: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万元
答案:A,C,D
解析:
应缴纳增值税=6500*17%+50*17%-(374+300*13%+35*7%)=698.05(万元)应缴纳消费税=(6500+50)*30%=1965(万元)应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965+698.05)*(7%+3%)=266.31(万元)税前可以扣除的税费=266.31+1965=2231.31(万元)
会计利润=6500+50-2240-20-2231.31-600-700-300+160-120=498.69(万元)
广告费扣除限额=(6500+50)*15%=982.5(万元),实际发生了230万,可以据实扣除。捐赠扣除的限额=498.69*12%=59.84(万元),实际发生了70万元,不能全额扣除,只能扣除59.84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的限额=200*14%=28(万元),实际发生了20万元,不需要调整。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00*2.5%=5(万元),实际发生了14万元,需要调增所得额9万元,职工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00*2%=4(万元),实际发生了6万元,需要调增所得额2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6500+50)*5‰=32.75(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80*60%=48(万元),税前允许扣除32.75方元,调增所得额47.25万元(80-32.75)。
应纳税所得额=498.69-160+(70-59.84)+2+9+(80-32.75)+18+10-100*50%=385.1(万元)
应纳税额=385.1*25%=96.28(万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