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 》模拟试题(2021-08-09)

发布时间:2021-08-09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 》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劳动争议仲裁员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回避。【多选题】

A.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B.会见当事人、代理人的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D.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E.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即选项ACDE。

2、按照豪斯的路径一目标理论,老赵的领导行为属于()。【客观案例题】

A.指导式领导

B.支持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成就取向式领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路径一目标理论。路径一目标理论中的指导式领导表现为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本案例中,老赵的领导行为与指导式领导相符合,因此选A。

3、下列关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发生的争议,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B.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没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C.与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D.劳动争议仲裁庭不得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证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用人单位举证责任。仲裁活动中,《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考虑到用人单位作为用工主体方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劳动保护提供等情况和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对用人单位提供证据又作出了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仲裁庭开庭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所以本题选C。

4、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各职能部门的眼界比较狭窄,容易产生本位主义,造成许多摩擦和内耗,使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这表明职能制()的特点。【单选题】

A.适应性差

B.横向协调差

C.企业领导负担重

D.狭隘的职能观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职能制的缺点。(1)狭隘的职能观念。按职能划分会导致一种狭隘观点的产生,只注重整体工作中的某个部分,而不是将组织的任务看作一个整体。(2)横向协调差。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各职能部门的眼界比较狭窄,容易产生本位主义,造成许多摩擦和内耗,使得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3)适应性差。由于人们主要关心自己狭窄的专业工作,这不仅使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困难,而且使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受到阻碍,造成整个组织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差。(4)企业领导负担重。在职能制结构条件下,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只有企业高层领导才能解决,加上企业经营决策权又集中在他们手中,造成高层领导的工作负担十分繁重。(5)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

5、下列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中,属于权变因素的是()。(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2)企业环境;(3)集权程度;(4)企业生命周期;(5)人员素质;(6)人员结构。【单选题】

A.(1)(3)(6)

B.(2)(4)(5)

C.(2)(4)(6)

D.(2)(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组织设计的权变观点认为: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阶段,其外部环境和条件都会有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各自面临的外部环境来设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权变因素有: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企业技术、人员素质、企业规模、企业生命周期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6、特质理论由于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并不十分成功,它的不足表现在()。【多选题】

A.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B.过于强调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C.忽视了情境因素

D.忽视了忍受挫折

E.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特质理论的不足表现在:(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具有某种特质的领导可能适合管理某些下属,但不适合管理另一些下属;(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成功的领导可能需要具备许多特质,但其中某些特质最为关键;(3)忽视了情景因素。特质理论没有考虑到工作的结构性、领导权力的大小等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解释为具有不同的特质的领导在各自的组织中都可以工作得非常出色;(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特质和绩效之间的相关研究,并不能解释是因为具有某些特质才导致成功,还是因为成功才建立了这些特质。所以选ACE。

7、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共同点在于(    )。【单选题】

A.都不需要付出成本

B.所产生的收益都一定大于成本

C.都是在成本付出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得收益

D.都是在当前投资,当前获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就如同任何投资一样发生在未来,并且通常情况下,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地出现,而其成本则产生在目前。因此选C。

8、将领导行为划分为“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两个纬度的是()。【单选题】

A.密歇根模式

B.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C.俄亥俄模式

D.权变模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密歇根模式。密歇根模式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是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因此选A。

9、行政复议机关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但内容明显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做出( )的行政复议决定。【单选题】

A.决定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B.决定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

C.决定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D.决定变更具体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机关对受理的复议案件审查后,依法分别作出决定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确认违法的复议决定。其中,行政复议机关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但内容明显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作出变更的复议决定,即在实质上作出了一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政府在初等教育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资,通常会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政府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初等教育能够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

B.初等教育只能让社会受益,因而只能由政府投资

C.政府投资于高等教育是不会产生社会收益的

D.初等教育不能产生私人收益,所以私人不愿意进行投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收益。教育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或外部收益,这种收益也许是被投资者本人没有直接获益但是整个社会却能够获得的利益,然而教育的私人投资水平总会是不足的,所以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对教育都极为重视,对教育,尤其是大学之前的义务教育,给予了大量的投资。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教育所产生的那些收益中,社会收益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因此选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经济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外部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B.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失C.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D.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正确答案:A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因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而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金融危机的外部成因是()。

A. 金融因素

B. 经济因素

C. 预期因素

D. 他国危机的传染

正确答案:D

参见教材P263


下列关于ERG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R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B.ERG理论只是简单地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化简为三个方面

C.ER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D.ERG理论更为灵活变通,不是僵化地对待各种层次的需要

E.ERG理论的变通性有助于说明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的差异

正确答案:ACDE
解析:奥尔德佛对马斯洛德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修订,使之与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致化,提出了ER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ERG理论并不只是简单地把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化简为三大类,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张的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的先决条件有所不同。相比而言,ERG理论更为灵活变通,不是僵化地对待各种层次的需要,很好地补充了马斯洛层次理论的不足。此外,ERG理论的变通性尤其有助于说明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的差异。

我国在( )阶段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A.1993—1995年

B.1998—2004年

C.2005—2007年

D.2008年至今

正确答案:C
我国在2005—2007年阶段中实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了应付经济运行中严重的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我国在1993—1997年阶段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美国次级危机,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