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答案

更多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关考题
考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途径有( )。A. 科学技术开发B. 科学技术教育C. 科学技术传播D. 科学技术普及

考题 人类进步史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则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科学普及是自然增长的社会现象B.科学普及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C.科学普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D.科学普及的发展依靠科学、社会等共同作用

考题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81~85 题第 81 题 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内涵是( )。A.民主意识的理论基础B.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C.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D.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

考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途径的是( )。A.科学技术开发B.科学技术教育C.科学技术传播D.科学技术普及

考题 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 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考题  让科学素质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2017年,7.71亿人次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平均每96.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渠道触达人次超过60亿……不久前公布的一份中国科普统计数据,呈现出人们内心科学梦的快速生长、公众科学素质的日益提升。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期冀和创新的渴求。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到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为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科普自身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2013年6月20日,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激发了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两者的良性循环,无疑会涵养出科学事业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大军。   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在地球,或许就会多一分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到从发明天文望远镜到在月球踩下脚印只用了几百年时间,可能会更深刻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对创新旅程充满信心。实际上,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就像有调查显示,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会带来潜在风险,但依然有超过90%的被访者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这说明,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不会停歇。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星际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很可能就会改写教科书。因此,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有科技人士指出,公众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同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优质科普资源仍显供给不足,传播方式和能力还有待提升,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让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仍是一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政府、教育界、科学共同体和企业、媒体等形成有效协同的社会网络,加上运用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发展科普产业,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相信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考题 高等教育中,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要提高公众()。A、科学素质B、人文素质C、政治素质D、文化素质

考题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A、20世纪末B、2010年C、21世纪初D、当时

考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方式、途径包括()A、科技研究B、科技开发C、科技教育D、科技传播E、科技普及

考题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CSL,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考题 为了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近几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A、促进科学发展B、促进创新创造C、提升综合素质D、促进科学普及

考题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的重要组成部分。A、全民素质B、公民素质C、公民修养D、全民修养

考题 为加强科普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一项法案,它是()?A、《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B、《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的工作的若干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D、《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

考题 当前,我国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87.53%)、报纸(59.12%)、互联网(26.6),公民主动参与科普活动和参观科技场馆等意愿在增加。“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角度,就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出建议。

考题 《阜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阜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A、4%B、5%C、6%D、10%

考题 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A、公民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健康素质E、竞争素质

考题 作为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电影纪录片成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推广新技术经验的重要方式。

考题 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A、“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B、“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D、“科学素质促进:责任与担当”

考题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深入开展惠民演出、艺术普及等活动。A、培养全民思考能力B、普及科学知识C、推动全民阅读D、坚持科学发展观

考题 2008年11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涵盖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调查反映出城乡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显著: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4%,城镇劳动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考题 填空题2008年11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涵盖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调查反映出城乡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显著: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4%,城镇劳动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考题 填空题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考题 单选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A 科普教育B 国民教育C 继续教育D 科学技术教育

考题 单选题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A “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B “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D “科学素质促进:责任与担当”

考题 判断题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CSL,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高等教育中,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要提高公众()。A科学素质B人文素质C政治素质D文化素质

考题 多选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方式、途径包括()A科技研究B科技开发C科技教育D科技传播E科技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