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8-19)

发布时间:2021-08-1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 (其中-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属于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要求有()。【多选题】

A.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B.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C.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D.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属于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要求有: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源强核算过程中,需要核算()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多选题】

A.有组织排放

B.无组织排放

C.正常工况下

D.事故工况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源强核算过程中,需要核算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4、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这五类功能区是:①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②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③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④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⑤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不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

5、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炼铁高炉

B.炼焦炉

C.生活垃圾焚烧炉

D.燃气导热油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装置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燃气导热油炉。

6、某建设项目涉及危险物质使用,经调查和分析计算后,得出其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小于1,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5,所处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由此可判断出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单选题】

A.Ⅰ

B.Ⅱ

C.Ⅲ

D.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 1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 。【单选题】

A.建设项目特点

B.相关法律法规

C.项目建设周期

D.环境功能区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项目建设周期。

8、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单选题】

A.5%、35%和75%

B.10%、45%和85%

C.10%、50%和90%

D.15%、55%和9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10%、50%和90%潮差。

9、调查评价范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单选题】

A.1KM

B.2KM

C.5KM

D.10K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多选题】

A.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

B.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

C.长期的生态监计划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长期的生态监计划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高校因科研需要,拟在一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采集标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高校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经批准后采集标本,并将标本采集成果副本提交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B:事先向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批准即可进行标本采集
C:事先向该省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申请和活动计划,经批准即可进行标本采集
D:事先向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报该省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可进行标本采集
答案:A,B
解析:
CD两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从事前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和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A:0.5mg/L和1.0mg/L
B:1.5mg/L和0.5mg/L
C:1.5mg/L和1.0mg/L
D:0.5mg/L和0.5mg/L
答案:B
解析: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和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1.5mg/L和0.5mg/L。

在混合系数采用示踪试验法测定时,如果连续恒定投放,其投放时间应大于()。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