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8-02)

发布时间:2020-08-02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高度15m以上排气筒规定的污染控制指标有()。【多选题】

A.臭气浓度(无量纲)

B.废气排放量(m3 /h)

C.恶臭污染物排放量(kg/h)

D.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高度15m以上排气筒规定的污染控制指标有臭气浓度(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量(kg/h)。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B.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弓|起收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 评价等级为一级 

C.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的,排放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一级

D.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A评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说法错误的是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A评价。

3、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阶段,主要收集的资料不包括()。【单选题】

A.土地利用现状图

B.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地利用历史情况

D.土地生产力情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有针对性收集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壤类型分布图;b)气象资料、地形地貌特征资料、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等;c)土地利用历史情况;d)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其他资料。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期间,以下()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多选题】

A.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或事故

B.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

C.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D.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期间,以下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

5、模型概化:某新建项目排放口位于注入近岸海域的小型河流,预测某不可溶性污染物浓度进行模型概化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可将潮流界作为感潮河段的边界

B.可只考虑潮汐作用

C.采用解析解时按要求概化为稳态进行预测

D.可忽略其对近岸海域流场的影响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模型概化:某新建项目排放口位于注入近岸海域的小型河流,预测某不可溶性污染物浓度进行模型概化时, 说法正确的有采用解析解时按要求概化为稳态进行预测;可忽略其对近岸海域流场的影响。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 (其中-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单选题】

A.苯

B.三甲胺

C.二硫化碳

D.臭气浓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苯。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飞行区扩建的机场建设项目,其中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6%; 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是()。【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低于二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应分析拟采取措施的()。【多选题】

A.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B.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应分析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10、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区域中, 可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单选题】

A.商业区

B.工业园区

C.风景名胜区

D.水源保护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可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工业园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报批和重新审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之日起五年建成投产,其环境影响文件应当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核
D.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之日起三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文件应当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核
答案:B
解析:

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取决于其组成的()等。
A.化学键的类型 B.离子半径
C.化合物的类型 D.水中其他离子浓度


答案:A,B,D
解析:
溶解与沉淀实质上是强极性水分子和固体盐类表面离子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如果这种作用的强度超过了盐类离子间的内聚力,就会生成水合离子。这种水合离子逐层从盐类表面进入水溶液,扩散到整个溶液中去,并随着水分向下或向上运动而迁移。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取决于其组成的离子半径、电价、极化性能、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质;另一方面,它与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水中其他离子浓度、水的pH值和Eh条件密切相关。

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综合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B.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C.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D.综合指数法适用于分析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答案:B
解析:
综合指数法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变成能够同度量的方法。综合指数法可应用于以下方面:①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②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③可分析研究评价的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