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9-25)

发布时间:2020-09-2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多选题】

A.取水口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B.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C.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力条件

D.排放口处污染物浓度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取水口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下列()应明确。【多选题】

A.施工方式

B.施工时序

C.占地规模

D.建设周期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施工方式;施工时序;占地规模;建设周期应明确。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基本附图包括()。【多选题】

A.环境敏感目标位置图

B.危险单元分布图

C.预测结果图

D.区域应急疏散通道、安置场所位置图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

4、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最小容量是()。【单选题】

A.10t/h

B.20t/h

C.35t/h

D.40t/h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最小容量是20t/h。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下列()费用。【单选题】

A.相关环保科研

B.环保罚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环保罚金费用。

6、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i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

B.如果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

C.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种浓度限值要求即为达标

D.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2.5、 PM 10、CO、03六项污染物有四项污染物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说法错误的是: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2.5、 PM 10、CO、03六项污染物有四项污染物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内容的重点为()。【单选题】

A.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短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B.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C.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

D.区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内容的重点为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

8、下列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I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桥梁建造工程

B.桥梁垮塌事故抢修

C.建筑物室外装修工程

D.建筑物拆除工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I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桥梁垮塌事故抢修。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工作基本要求包括()。【多选题】

A.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

B.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

C.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详细预测

D.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有:①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或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②工程分析,给出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通过类比测量取得缺少的相关资料;③噪声预测,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④预测时段,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⑤提出噪声防治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10、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Ⅰ类场、Ⅱ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场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Ⅰ类场、Ⅱ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场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500 kV输变电工程


【素材】


某500 kV输变电工程由500 kV变电所及500 kV同塔双回、π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91.3 km。其中,500 kV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500 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2*3 7.5 km;另一部分由W甲、乙线双“π“入500 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2*53.8 km。线路跨越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76 0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9.14 hm2,临时占地155.62 hm2;变电所永久占地9.93 hm2,临时占地2.7 hm2。初步分析表明,该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


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2.简述该项目的评价范围。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4.论述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



答案:
解析:

1.答: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响、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为:(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2)工程运营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2.答:(1)噪声。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 m,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 m的敏感区和附近居民区。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 0 m带状区域范围内。(2)工频电磁场。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 m以内。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 m带状区,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 m的区域。(3)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 000 m带状范围内。变电所围墙外2 000 m的区域。(4)生态环境。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周围5 00 m范围。(5)水土保持。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3.答: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评价属于常规评价,评价因子与一般项目类似,输变电项目的特征评价因子有:(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2)无线电干扰:0.5 MHz的无线电干扰;(3)生态环境:植被特征与覆盖;(4)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4.答:(1)送电线路环境影响施工期:①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农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损坏。②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③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扬尘。④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扬尘、固废和机械噪声。⑤土建时的混凝土搅拌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⑥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搭建临时生活取暖炉灶,产生环境空气污染。⑦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口向。运营期:①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环境。②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原有土地功能。③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④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⑤高压线路电晕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变电所环境影响。施工期: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①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500 kV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通过出线、顺导线方向以及沿空间垂直方向向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②废水: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③固废: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事故时的废变压器油属于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④噪声:变电所内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火花及电晕等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


5.答: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是三种措施结合使用。(1)线路避让摆动。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2)抬高线位方法。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由于该项目线路经过居民密集区,建议采用前两种措施。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5)确定评价重点”。举一反三:本案例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施工期线路假设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和居民的拆迁安置,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属于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同时,线型工程再选址、选线期的比选和运营后的环保措施亦为重点之一.由于在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项目附近,运营期将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因此,该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做好这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根据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和工程环境特点确定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第二步是对电磁环境三项指标进行预测。根据模式计算和类比监测结果,三项电磁环境指标中,环境制约因素是工频电场。第三步是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包括参照类比监测值),对具体的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对策。线路工频电磁场评价应针对敏感目标按评价程序进行。应重点说明各敏感目标的户数、人数,环境特征(地形特征及建筑物类型等)及与本工程之间的关系(方位、距离、高差等)。明确拆迁居民房是工程拆迁还是环保拆迁(在边导线5m以外仍超过工频电场4 kV/m标准的拆迁房屋属环保拆迁),还应明确预测环保拆迁的户数、拆迁后距线路最近的一户居民与线路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这些内容是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超高压与特高压输电建设项目将会增多,输电线路同周边群众的关系尤要关注。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影响预测评价应是项目评价的重点,需按评价程序进行。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举一反三:《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规定: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 m的区域。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举一反三:输变电项目选线、选址、选型一般遵照如下原则进行:选线: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机场、军事目标、集中居民区及无线电收信台等重点保护目标。选址:变电所、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村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选型:设备选型应考虑采用低噪声及降低无线电干扰的主变压器、电感器、风机等设备;杆塔选型应做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论证。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B.排入GB 3838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 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
D.排入GB 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
答案:D
解析: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为:①排入GB 3838—2002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 3097—19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②排入GB 3838—2002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 3097—19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③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④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①”和“②”的规定;⑤GB 3838—2002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 3097—19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有关规定的说话,正 确的是()。

A.建筑士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B.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C.建筑土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相应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D.建筑十方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答案:B
解析:
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湾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气、燃轻柴油、燃煤油锅炉烟囱高度 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 )%0
A. 5 B. 8 C. 10 D. 20

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新建锅炉房烟囱高度的有关规定。答案显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