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就要考试了 有没有高级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攻...

发布时间:2021-02-14


我马上就要考试了 有没有高级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攻略啊


最佳答案

我已经考过了 把我的方法分享给你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
不同的学员心中,有不同的复习计划。但是,不管你如何制定这份计划表,你都要始终明确一点:在多长时间内,准备完成多少内容的复习。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计划表时,要尽量将其罗列的细一些,最好细致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需要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的话,不仅会让你的复习更有阶段性的目标感,而且执行起来更加有条有理。毕竟,高会备考就像一场盛大的马拉松比赛,必须要以坚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在制定完学习计划表之后,大家的执行力变得格外重要。如果你抽不出整块的复习时间,那么可以把它分成若干的小时间段。根据要复习的内容,为每个小时间段规定更加具体的复习任务,此时一定要督促自己按时完成每个任务。这样的“时间战术”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复习时思绪总是“神游”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记录关键的课程笔记
不管你是在看课、做题,还是在享受免费试听或者浏览名师讲座,一定要养成随时做记录的习惯。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或者关键性的解题思路,最好将其“圈、点、勾、画”出来并加上备注。
有实验表明:学习过程中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学习内容的30%,就算是一字不落的听讲也只能掌握50%;而听讲时边听边在书上勾画出关键内容,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尝试不同的记忆方法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思考。它指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深刻,从而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如此,不仅可以使记忆力大增,还能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此外,回忆是备考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回忆不出来,自然会再去看书、翻笔记,然后把遗忘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这样一来,看书和整理笔记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积极性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将尝试回忆跟反复记忆结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好。比如,当记完《税法》的某些知识点之后,离开复习资料,将刚才所看的内容在脑海里回放一遍。如果出现“卡带”情况,即回忆不出来的地方,再重新复习这部分内容。另外,尝试回忆的工作还可以在你外出遛弯儿或者洗漱、沐浴的时候进行:在脑子里问自己几个关于之前复习内容的问题,要求自己回答。如果答不出来,再去及时翻看这部分内容。来回几次之后,你就会彻底的记住它了。

控制最佳的复习效果
有的学员可能会想,不就是要提高知识点的巩固程度嘛,那我就反复地、不间断地背诵呗,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小编提醒大家,高会考试作为开卷考试,并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我们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反复不间断的记忆。再者,即使有足够多的时间供我们记忆,我们也可能会发现,记忆效果并不与记忆次数呈单纯的正比关系。
其实,在对所复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之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是最佳的。也就是说,过度复习150%时,备考效果最好,一旦超过了这个上限,就很不“划算”了,因为过度复习太多,有可能会出现烦躁难忍、厌倦疲劳、头疼恶心等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复习时间越长,越看不进去,从而导致“报酬递减”现象,记忆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抓住黄金的复习时间
众所周知,“醒来后”和“睡觉前”是两个记忆的黄金时段。大家如果能抓住这两个时间段复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睡前的这段时间,你可以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看过的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可知,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我们能保持34%的记忆,这个时候,只要稍加复习便可唤醒记忆,并将其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另外,根据研究,即使在睡眠过程中,记忆也并未停止,大脑会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临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黄金”复习时间。

形成知识网络
备考时将所有知识形成网络非常重要。如果已经复习完了《高级会计实务》中的所有知识点,此时就应该跳出单个知识点的局限,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位置来俯视这些内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已经复习完了几个知识模块,也同样要进行这项工作——找出知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企业根据过去年份的利润总额进行利润预测,过去年份利润总额如表所示。

答案:
解析:
根据公式:
  几何平均增长率g=(Vx/V0)1/x-1
  g=(262350/150000)1/4 -1=15%
  2018年的目标利润 =262350×(1+15%) =301702.50(元)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80000万元,负债总额为20000万元,债务平均利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6000万股,以每股10元发行价格募集资本60000万元。公司预计下一年投资一项目,新项目实施后公司预计EBIT可达到15000万元,该项目投资额预计为40000万元。有两种融资方案:
  方案一: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不变);
  方案二:向银行借款40000万元,其利率为12%。
  要求:1.计算筹资后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
要求:2.计算两个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
 要求: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公司应该采用哪种方案筹资。

答案:
解析:
1.(1)发行普通股筹资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2)银行借款筹资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2.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的EBIT应满足下列等式:

3.根据筹资后的每股收益分析,选择筹资后每股收益最高的方案,即选择借款筹资。
  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异点分析,因为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15000万元)大于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14000万元),借款融资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即应该选择借款筹资。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甲单位于2019年年初制定了本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绩效目标设置应科学可行、准确具体。财务处建议对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的项目未按规定要求申报绩效目标的,不予以安排预算资金。

答案:
解析:
甲单位的处理建议正确。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不得纳入项目库管理,也不得申请部门预算资金。

甲公司经批准于20×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假定20×2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已知:(P/A,9%,5)=3.8897,(P/F,9%,5)=0.6499]。
要求:计算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确认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

答案:
解析:
1.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
200000000×0.6499+200000000×6%×3.8897=176656400(元)
2.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