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章节练习(2020-01-18)

发布时间:2020-01-18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二章 涉外经济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规定,如下行业可以在合营合同中不约定合营企业合营期限的是()。【单选题】

A.租赁公司

B.房地产开发公司

C.从事煤炭开发的公司

D.精密仪器制造企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根据规定,服务性行业、从事土地开发及经营房地产的行业、从事资源勘查开发的企业以及其他国家规定限制投资项目的行业应该约定合营期限。所以本题中,只有选项D不是必须约定合营期限的行业。

2、根据QDII监管框架,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 )。【多选题】

A.QDII机构境外投资额度管理

B.QDII机构境外投资资格审批

C.QDII机构境外投资账户及资金汇兑管理

D.QDII机构境外投资相关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1)选项AC: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QDII机构境外投资额度、账户及资金汇兑管理等。(2)选项BD: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各自监管范围内金融机构境外投资业务的市场准入,包括资格审批、投资品种确定以及相关风险管理。

3、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外汇收支项目中,属于资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中国企业甲公司在美国置买办公楼,向中介公司支付的服务费10万美元

B.美国乙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分配

C.美国丙公司在北京购买一栋办公楼,向转让方支付的5000万美元

D.中国政府无偿援助中南亚某国的100亿美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选项A属于服务收支;(2)选项B属于收益;(3)选项D属于经常转移(单方面转移);均为经常项目。

4、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直接投资,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到( )办理登记。【单选题】

A.工商部门

B.税务部门

C.外汇管理机关

D.商务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管理。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直接投资,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到外汇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5、某上市公司甲与乙有限责任公司订立合同,约定以甲作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实际投资人,乙为名义股东,该合同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但该合同未经批准,则该合同的效力是()。【单选题】

A.有效

B.无效

C.未生效

D.效力待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资人与名义股东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一方实际投资、另一方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一方当事人仅以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者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经营收入中,属于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有( )。

A.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部集中收取的土地租金,减除在各省已经缴纳营业税的租金后的余额

B.军队空余房产在20XX年取得的租金收入

C.广告代理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

D.娱乐业向顾客收取的全部费用

正确答案:ACD

某进出口公司2017年11月从澳大利亚进口2艘游艇,关税完税价折合人民币合计1100万元,关税税率假设为30%,游艇消费税税率为10%,该进出口公司应纳消费税( )万元。

A.122.22
B.158.89
C.143
D.185.59
答案:B
解析:
应纳消费税=[1100×(1+30%)÷(1-10%)]×10%=158.89(万元)

注册会计师将统计抽样运用于下列项目,属于变量抽样的是( )。

A.未经批准而赊销的金额
B.赊销是否经过严格审批
C.赊销单上是否均有主管人员的签字
D.购货付款环节的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答案:A
解析:
属性抽样的对象是总体的非金额特征,属于控制测试运用的方法,所以选项BC不正确;变量抽样的对象是金额特征,属于实质性程序运用的方法,所以选项A正确。对职责分工的审查方法主要是观察,观察不适用抽样。

(2019年)为应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有( )。

A.确认重大关联方交易是否得到适当授权
B.测试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是否适当
C.评价做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的商业理由
D.复核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
答案:B,C,D
解析: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属于特别风险。无论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用以:(1)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以及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作出的其他调整是否适当。(2)复核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并评价产生这种偏向的环境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3)对于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或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以及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其他信息而显得异常的重大交易,评价其商业理由(或缺乏商业理由)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或掩盖侵占资产的行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