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20岁,左大腿中段间断疼痛、肿胀伴发热已3年,最近8个月未发作。X摄片诊断为:股骨慢性骨髓炎。查体:体温36.6°C,局部无红肿,轻度深压痛。X线摄片示:股骨上、中1/3交界处增粗8cm,皮质厚,内有30mmX25mmX25mm的死腔,并有20mmX15mmX20mm的死骨。最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死骨摘除,伤口敞开换药治疗
B.行死骨摘除、碟形手术
C.行死骨摘除、带蒂肌瓣填塞死腔、伤口缝合术
D.行死骨摘除,闭合冲洗吸引疗法
B.行死骨摘除、碟形手术
C.行死骨摘除、带蒂肌瓣填塞死腔、伤口缝合术
D.行死骨摘除,闭合冲洗吸引疗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男性,20岁,左大腿中段间断疼痛、肿胀伴发热已3年,最近8个月未发作。X摄片诊断为:股骨慢性骨髓炎。查体:体温36.6°C,局部无红肿,轻度深压痛。X线摄片示:股骨上、中1/3交界处增粗8cm,皮质厚,内有30mmX25mmX25mm的死腔,并有20mmX15mmX20mm的死骨。最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死骨摘除,伤口敞开换药治疗 B.行死骨摘除、碟形手术 C.行死骨摘除、带蒂肌瓣填塞死腔、伤口缝合术 D.行死骨摘除,闭合冲洗吸引疗法 ” 相关考题
考题
10岁男孩,左大腿下端疼痛伴高热达39.5℃一天,怀疑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体格检查有力的证据是A、左股骨下端皮温升高B、左股骨下端(干骺端)深压痛C、左股骨下端肿胀D、局部血管充盈怒张E、左膝关节伸屈受限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A、X线摄片检查B、CT检查C、血培养D、局部穿刺E、血常规检查
考题
女性,18岁,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仅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上限,中性粒细胞89%。X线检查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骨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的处理是
A.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
B.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
C.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碟状
D.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考题
男,16岁,右侧大腿下段肿胀、疼痛1个月,伴发热、咳嗽1周。查体:右侧大腿下段红肿,有压痛,局部活动受限。WBC12×109/L。右侧大腿正侧位X线平片显示:右侧股骨下段干骺段骨质破坏,骨髓腔内见骨质硬化影,边界不清,可见骨膜反应。X线平片的诊断要考虑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B、骨巨细胞瘤C、骨软骨瘤D、骨结核E、骨肉瘤
考题
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只有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白细胞12×109/L,中性87%,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B、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C、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蝶状D、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E、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考题
男,12岁,平素体弱易感冒,最近10天突然高热,体温达39~40℃,伴左大腿肿痛,患肢不愿动,检查:左大腿下段肿胀,压痛(+),化验:白细胞18×10/L,中性70%,血红蛋白78g/L。1年后再次来院复查,体温38.9℃,检查右大腿下段红肿,局部有波动感,X线片提示右股骨下端有大块死骨,死骨外围有大范围高密度骨壳形成,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Orr疗法B、碟形手术C、大剂量抗生素治疗D、切开引流E、死骨摘除
考题
患者,女,16岁。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仅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上限,中性粒细胞0.89。X线片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骨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最适宜的处理是()A、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B、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C、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碟状D、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E、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考题
一患者左小腿外侧反复溃破流脓6年。检查:见左小腿上段外侧脓窦两处。X线摄片示:腓骨于上1/2段不规则破坏,有死腔3处,其中两腔内含有死骨,骨皮质广泛硬化。宜采用何种措施()A、换药,应用有效抗生素B、行死骨摘除术,伤口敞开换药治疗C、行死骨摘处术,蝶形术D、行死骨摘除术,闭合冲洗吸引疗法E、行病变骨段全部截除术
考题
男性,11岁。因左下肢外伤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动受限、发热3天入院。缘于10天前跑步时撞伤左大腿,明显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休息后稍缓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发热,体温高达40℃,在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后无好转,行X线片检查未发现异常。查体: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径35cm,右侧32cm,双小腿周径25cm。动脉搏动良好,感觉正常。初步诊断为股骨下段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是()A、全身中毒症状,干骺端疼痛及深压痛B、X线摄片示有虫蛀样骨质破坏及骨膜增生C、局部CT检查D、高热、肢体肿胀疼痛E、局部分层穿刺在骨膜下或骨髓腔内抽到脓液F、血沉、C反应蛋白、WBC等感染指标升高
考题
单选题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只有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白细胞12×10/L,中性87%,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处理是()。A
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B
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C
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蝶状D
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E
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考题
单选题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只有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白细胞12×109/L,中性87%,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
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B
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C
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蝶状D
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E
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考题
单选题男性,18岁,左大腿中段间断疼痛,肿胀伴发热已3年,最近8个月未发作。X摄片诊断为:股骨慢性骨髓炎。查体:体温36.6℃,局部无红肿,轻度深压痛。X线摄片示:股骨上、中1/3交界处增粗8cm,皮质厚,内有30mm×25mm×25mm的死腔,并有20mm×15mm×20mm的死骨。最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
局部热敷,口服抗生素治疗B
死骨摘除,伤口敞开换药治疗C
行死骨摘除、带蒂肌瓣填塞死腔、伤口缝合术D
行死骨摘除,闭合冲洗吸引疗法E
行死骨摘除、碟形术
考题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2岁。左大腿下段持续剧痛伴高热7天,体温39~40℃,寒战、食欲差;体查:左大腿下段稍肿胀,局部皮温高,深压痛。其适宜的处理()提示:患者未按医生要求前来复查,一年后因左大腿下段红肿,局部有波动感,门诊X线平片检查示:左股骨下段有大块死骨,死骨外周有大范围高密度骨壳形成。AOrr疗法B碟形手术C切开引流D大剂量抗生素治疗E死骨摘除F不摘除死骨,清洗后放回原处
考题
单选题16岁女性,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仅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上限,中性粒细胞89%。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骨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的处理是( )A
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B
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C
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碟状D
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E
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
考题
单选题男性,35岁。左股骨上段骨髓炎9年,局部窦道,反复流脓排碎骨片。X线摄片示左胫骨上段增粗,有死骨及死腔。治疗时除应用抗菌药物外应考虑( )。A
穿刺抽脓B
切开引流术C
死骨摘除术D
窦道切除E
病灶清除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