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现在人们常常提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据统计,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有效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 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较大,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
B. 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一些岗位主要是适合高级技工的岗位
C. 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往往竞争激烈
D. 一些高级技工人才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大学毕业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论点: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论据: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B项市场空缺的岗位主要缺少高级技工,不需要大学生,对大学生而言在这些领域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小于供给的现象,进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削弱论据。
A项,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与大学生的就业难易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项,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往往竞争激烈,并不能对就业难进行削弱。大学生可以避开大家都愿意的岗位从而就业,不能否定就业难。
D项,收入水平无关。
更多 “现在人们常常提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据统计,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有效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 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较大,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 B. 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一些岗位主要是适合高级技工的岗位 C. 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往往竞争激烈 D. 一些高级技工人才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大学毕业生 ”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不属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是( )。 A.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的各方面还存在组织经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B.相关的社会政策支持不到位C.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有充分的准备D.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还难以提供充足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考题 大学应届毕业生参加的就业招聘会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 )

考题 下列不属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是()。 A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的各方面还存在组织经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B相关的社会政策支持不到位C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有充分的准D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还难以提供充足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考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6~101 题: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失业”,一些没能就业的“应届生”成为“往届生”继续充斥着就业市场。但与此同时,在大学生求职竞争激烈,人们惊呼大学生就业难之时,却有许多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型国企、外企的录用函,如愿以偿。如今,这一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 96 题 此案例说明当前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 )。A.总体供给大于需求B.存在结构型失衡C.大学生平均工资不会变化D.大学生就业率很低

考题 到劳动力市场上求职成功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反映的劳动力流向是( )。A.失业者成为就业者B.非劳动力成为就业者C.失业者成为劳动力D.劳动力成为就业者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学毕业生对“零工资”就业持一种欢迎态度B.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要求最高C.对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自我表达能力”D.期望薪酬高于2000元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的

考题 到劳动力市场上求职但是尚未找到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反映的劳动力流向是( )。A.就业者成为失业者B.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C.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D.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

考题 资料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部门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共9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部分数据如下:总体而言,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3.7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354.2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22,比去年同期上升0.09,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增加15.6万人,求职人数减少17.3万人。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58.9万人和73.2万人,各下降了12%和17.2%。 ?????????2015年第一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变化趋势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2、1.18、1.29,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2017年第四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市场供需变化情况。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东、中、西三大区域市场需求长期大于供给 B.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总体呈“W”型变化趋势 C.2017年第三季度东、中、西三大区域人才市场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大 D.2016年第四季度,中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25

考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 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 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 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

考题 现在人们常常提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据统计,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有效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 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较大,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 B. 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一些岗位主要是适合高级技工的岗位 C. 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的岗位往往竞争激烈 D. 一些高级技工人才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大学毕业生

考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述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了"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考题 如何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

考题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已不再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国之栋梁”,而是回归到现实,放下架子,努力在职场上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大学生这种“低定位”就业趋向表明()A、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B、大学生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C、职业平等观开始被大学毕业生接受D、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素质与能力普遍很高

考题 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众多大学生都要“抢”工作。一个“抢”字启示求职者必须树立()A、自主择业观B、职业平等观C、竞争就业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下列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毕业生具有获取信息的权利。B、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接受就业指导和被推荐的权利。C、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有获取公平待遇及违约求偿的权利。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题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主要为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的就业模式A、按计划分配B、统包统分C、包当干部D、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考题 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应该() 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业 ③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安排就业 ④大力发展生产,提供更多岗位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75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不少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天之骄子”沦为“社会弃子”。为何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也面临就业难?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大学毕业生一般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进入单位需要培养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上手。为更好解决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应实施什么样的战略,政策及方针?

考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而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另外,还有一个就业观念问题。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让你给大学毕业生提就业建议,下列恰当的是() ①提高个人素质,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收各类毕业生就业 ③树立诚信意识,脚踏实地才能够有所作为 ④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种方式灵活就业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75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不少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天之骄子”沦为“社会弃子”。为何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也面临就业难?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大学毕业生一般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进入单位需要培养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上手。为实现就业,劳动者自身应该怎样做?

考题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由单一性走向()。

考题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有些毕业生愿意零薪酬就业,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考题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你怎么看?

考题 单选题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下列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毕业生具有获取信息的权利。B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接受就业指导和被推荐的权利。C 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有获取公平待遇及违约求偿的权利。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题 问答题如何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

考题 问答题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有些毕业生愿意零薪酬就业,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考题 问答题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你怎么看?

考题 不定项题小李大学刚毕业时的情况表明( )。A小李当时处于内部劳动力市场上B小李当时在优等劳动力市场上很难实现就业C当时的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不足D大学毕业生也可能会在次等劳动力市场上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