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为了保证集装箱船安全航行及具有合理的稳性范围,根据经验,集装箱船的压载能力约为()。
A

(30%~40%)DW

B

(15%~20%)ΔS

C

(15%~20%)DW

D

(30%~40%)ΔS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为了保证集装箱船安全航行及具有合理的稳性范围,根据经验,集装箱船的压载能力约为()。A (30%~40%)DWB (15%~20%)ΔSC (15%~20%)DWD (30%~40%)ΔS” 相关考题
考题 集装箱船舶的航行性能。

考题 按装卸方式分,集装箱船可分为() A、吊装式集装箱船B、滚装式集装箱C、浮装式集装箱船D、双体载驳货船

考题 _________对船舶装载能力具有最直接的影响。A.合理进行船舶强度计算B.合理编制积载图C.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D.合理确定航次燃油、淡水的数量

考题 为了保证集装箱船具有合理的稳性,除了对集装箱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外,合理的压载是有效的方法,其中满载状态用于调整其稳性的可变压载量约占其压载能力的_________。A.15%B.30%C.40%D.50%

考题 集装箱船的初稳性高度应不小于()

考题 集装箱船在投入营运后,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双层底压载水舱排空后剩余液体自由液面的影响,如该影响可能使船舶在装卸货物过程中或航行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0.15M时,是否可以要求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考题 编制集装箱船舶配载船图之前,要进行吃水差和稳性的计算,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考题 集装箱船舶的初稳性越大越好。

考题 简述集装箱船舶配积载过程?

考题 下列对集装箱船舶配积载说法正确的是()。A、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B、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C、尽量避免中途倒箱D、保证平衡舱,消灭重点舱

考题 集装箱船舶配积载

考题 单选题一般来说,船舶顶浪航行,会产生剧烈的纵摇和垂荡,为了保证安全,下述措施哪项措施最有效()?A 调整吃水差B 调整压载水C 调整稳性高度D 减速和改向

考题 单选题集装箱船的合理压载可以改善()。A 船舶稳性B 船舶纵向受力状况C 船舶吃水差D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为保证船舶稳性的措施。 ①合理配载; ②货物紧密堆垛,防止大风浪航行中移位; ③消除船舶初始横倾; ④货物纵向合理分布; ⑤合理调整船舶稳性。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考题 单选题根据IMO对集装箱船舶稳性的要求,集装箱船稳性应满足横倾角在3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时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应不小于()a.rad。(C为船体形状因素)A 0.015/cB 0.009/cC 0.09/cD 0.006/c

考题 单选题对集装箱船计划配积载图上船舶稳性,强度,吃水差进行核算的是()。A 集装箱船大副B 船舶理货员或理货公司C 集装箱装卸公司D 船务公司

考题 单选题为保证集装箱船的稳性,应()。A 加适当的压载水B 轻箱在上,重箱在下C 如无他法,则需减少甲板上的集装箱数量D 以上均可

考题 判断题编制集装箱船舶配载船图之前,要进行吃水差和稳性的计算,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集装箱船的初稳性高度应不小于()

考题 单选题为了保证集装箱船合理的稳性范围,除了对集装箱进行合理的配置经外,合理压载是有效的方法,其中满载状态用于调整其稳性的可变压载量约占其压载能力的()。A 50%B 40%C 30%D 15%

考题 单选题根据经验,集装箱船满载时初稳性高度的适宜范围一般为()。A 0.6~1.2mB 0.5~1.0mC 0.4~1.2mD 0.3~1.5m

考题 单选题为保证集装箱船纵向强度不受损伤,()。A 改变扭矩最大的斜浪航行状态B 船长中部区域应少用压载C 横向载荷应分布均匀 D 同一卸港的集装箱不应过分集中

考题 单选题为了加快装卸速度及保证船舶稳性,集装箱船在装卸过程中的横倾角和纵倾角通常应不大于()。A 10°B 8°C 5°D 3°

考题 多选题下列对集装箱船舶配积载说法正确的是()。A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B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C尽量避免中途倒箱D保证平衡舱,消灭重点舱

考题 单选题根据经验,集装箱船满载时初稳性高度的适宜高度的范围是()m。A 0.3~1.2B 0.04~0.05BC 0.6~1.8D A或B

考题 问答题集装箱船在投入营运后,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双层底压载水舱排空后剩余液体自由液面的影响,如该影响可能使船舶在装卸货物过程中或航行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0.15M时,是否可以要求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考题 单选题根据IMO对集装箱船舶稳性的要求,静稳性力臂最大值GZmax()m。A ≥0.033/CB ≥0.20/CC ≥0.042/CD ≥0.2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