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模拟试题(2018-10-07)

发布时间:2018-10-07


【模拟题】

  为创建文明城市,某县下发通知3天突击拆除县区所有报刊亭,造成业主大量货物积压,损失较大,引发市民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城市要文明,发展是基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是根本。文明城市的创建为的是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如果以牺牲某些市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文明城市的口号,不仅有违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更有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正因如此,各地政府在争创过程中极易出现“走样”或“变味”,为了“门面工程”陷入误区。该县拆除报刊亭从下发通知到强制拆除,当地部门只给了三天的时间,虽然拆除违章或老旧设施是建设文明城市的一部分,但突发通知,突击拆除,却损害了商户们的利益,给商户们带来了负担。该县此举可以说是对文明的错误解读,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

  城市越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应更加注意发展的细节问题。不能因为小问题而影响了发展大局,同样,也不能因为大局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因此,要想杜绝这种错误的做法,第一,各地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念,要尊崇民意,科学规划与发展,使创建文明城市成为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第二,政府部门要提升责任意识,做任何决定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征求民意,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第三,遇到类似报刊亭等事件时,政府不要一味的堵,而应疏通,可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是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症和人体内寄生某些能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使他们呼出的气体味道更难闻。加州洛杉矶CS医学中心分析了792位体检者的呼吸,发现呼出甲烷和氢气量高的人的身高体重指数(BMI)比正常人要高2.4点,即属于肥胖人群。
根据以上描述不能推出:

A.胖人体内可能寄生着某些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
B.可以通过气体是否难闻来判定呼气者是否是肥胖症患者
C.呼出气体中甲烷和氢气含量高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更胖
D.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味道较难闻
答案:B
解析:
题干根据分析体检者呼出的气体成分,得出呼出甲烷和氢气量高的人属于肥胖人群这一结论。由题干可知肥胖症会使呼出的气体难闻,但呼出的气体难闻还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并不一定是由肥胖症造成的,B项不能推出;A、C、DH项均可由题干推出。故答案选B。

当前一些城市____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____对百姓的服务功能,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急于建设华而不实的新城;城市形象 求新、求大、求洋,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许多并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纷纷倒地。这种城市化建设中的“贵族化”倾向必须____。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陶醉 轻视 过分 警觉
B.倾向 漠视 注重 截止
C.热衷 忽视 过度 警惕
D.致力 注重 极度 警醒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陶醉”是褒义词,首先排除A选项。“漠视”的对象一般是人,“注重”和语境意思相反,排除BD两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2017年8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0年前的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A.广州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平江起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时间和内容。第二步,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在南昌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标志着我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被我党定为建军节。因此,选择B选项。A项:广州起义发生于1927年12月11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C项: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D项:平江起义发生于1928年7月,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的又一著名起义。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年,我被组织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村里核发水田地补偿款,要量土地,村支书认为我是外村人,能一碗水端平,就让我负责这事。有几个人找我说情,想要皮尺松一点,好多得点补偿。我一点不让,把尺绳拽得紧紧的。结果一位村民当场质问我:“你个外来人,想干啥?”
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 4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我的委屈突然爆发,回到屋里就哭了,觉得自己表现挺优秀,关键是我也一直想要给村里干事,怎么还受这气?当时,村支书跟我讲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你坚持原则是对的,关键在怎么做。有理还不够,在村里得想办法跟老百姓把理说通。要把理说通,首先你得和大家干在一起。”他建议我,每天到老乡家干农活,一次两个小时。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每天“服役”两个小时,每次换一家。手掌上的血泡起了破,破了又起,汗水渍透了衣服。我慢慢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
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一段时间下来,和大家熟络了,村民们从自家娃娃读啥学校、看病到哪个医院、添置家电买啥牌子,到调解邻里矛盾都愿意找我帮忙。村里一户人家因为不满征地补偿,不断上访。那段时间,我不时到他们家串门、唠家常,见他们家生活困难,就帮着申办救济,这户人家深受感动,后来再也没有去闹了。我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村优质杂粮品牌并打入南方市场,为大家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去年,我被市里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现在,村里人对我的称呼,也渐渐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小吴来了啊!”“小吴吃了吗?”上了年纪的,则直接叫我“小吴闺女”。我之前不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体会到这些关心来之不易后,每次听到心里都暖暖的。
问题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 字。
【审题及答题思路】
三、根据“给定资料3” 【“根据”可知只需要在资料3 中找答案】,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本题为单一题,主题围绕小吴,答题结构分析小吴发生的变化,做出的改变,重点答对策,回答出前后不同做法的对比。】
要求:准确全面【尽量用原词原句,保持材料本意;要求要点全面,宁滥勿缺】,恰当提炼【对材料中比较零散、冗长的内容进行适当概括,提炼出相关要点】,条理清晰【分条陈述,标清序号】。不超过200 字。

答案:
解析:
1.干群关系上从疏离客气转为亲近群众,感情熟络;由一味坚持原则不讲情理到主动关心、帮扶群众,保护其合法利益。
2.工作方式上从偏重理论转为重视实践,从不善农活到熟练掌握农技,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与老乡共同劳动,吃苦耐劳。
3.自我认知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理解村民,放低姿态,换位思考,体会理解农民不易。
4.工作价值上从被边缘化到主动发挥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土品牌,打入市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