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考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21-06-04


在中西医助理医师的备考当中,很多考生会有一些担忧,自己基础差,担心不能通过考试。这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大家常说人的成功等于三分的天赋加七分的后天努力,基础不好有可能是学习方法存在一些的问题,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你一起聊聊基础差的考生如何备考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请仔细阅读。

在备考中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尽量去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各位考生在备考之前,一定要鼓励自己:“我能行,我最棒。”因为只有自信了,才能更加明确的学习和进步。既然你已经决定考中医助理医师,那么你就一定要有一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备考。

首先制定一份短期学习计划。有考生不清楚学习计划是什么?比如制定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去达成,这是考生的一步一步的脚印需要踩得地方只有制定了学习计划,考生才可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向上。制定学习计划时,对于一些基础差,尤其是零基础的考生来说,千万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有弹性,要依据以下情况来定:

1、 自身学习知识的能力,知识的接收程度;

2、 找到自己所“缺欠”的知识点;

3、 制定用来复习备考的实际时间;

4、 明确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5、 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效率会更高。

制定了短期学习计划,还要从时间上制定学习的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长远计划就是指要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期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实施计划,也就是要明确到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在学习内容上明确自己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以分为:

1、掌握基本知识目标的时间;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目的时间;

3、掌握实际方法目标的时间;

4、考试的目标分数。

有了计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自制力较差的考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善学习计划表从而规范学习。针对学习能力强,自控力良好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学,自学可以有效的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和特长。

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提供了这么多学习技巧,相信基础差的考生也能通过考试的,只要考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认真落实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更多考试咨询请继续大家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西医助理医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神经纤维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呈多发性,数目不定

B.咖啡斑分布与神经瘤分布有关

C.沿神经干走向生长

D.多凸出于皮肤表面

E.呈念珠状

正确答案:B
神经纤维瘤病有如下特点:①呈多发性,数目不定,几个甚至上千个不等。肿物大小不一,米粒至拳头大小,多凸出于皮肤表面,质地或软或硬,有的可下垂或有蒂,大者可达十数千克。②肿瘤沿神经干走向生长,多呈念珠状,或呈蚯蚓结节状。③皮肤出现咖啡斑,大小不定,可为雀斑小点状,或为大片状,其分布与神经瘤分布无关,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腹痛、便血、腹部肿物

B.腹痛、发热、黄疸

C.大便习惯改变

D.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正确答案:B

下列哪种是引起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因素?

A.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多

B.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C.肺泡毛细血管床减少

D.红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肺心病时由于血管阻力增加而致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可有以下几个因素造成:(1)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肺细小动脉痉挛、管壁炎症;肺气肿时压迫肺泡毛细血管、肺泡壁断裂造成毛细血管毁损,结果使毛细血管床减少;(2)慢性缺O2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黏稠度增加;(3)缺O2和高碳酸血症使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一方面使肾小动脉收缩,儿茶酚胺又加重了肾动脉等的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促使肾素分泌增多。肾素又经过血管紧张素Ⅱ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结果使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所以A、B、C、D四项都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因素。

病例摘要:王某,男,50岁,已婚,干部。患者有胃病史10余年,常常觉脘腹不适,恶心呕吐清水涎沫,伴有嗳气泛酸,头晕目眩,纳差神疲,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口渴不欲饮,曾在当地医院诊治,经胃钡餐X线透视无异常发现。最近1周,由于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恶心呕吐加重,每日呕吐5~6次,多为清水涎沫,食后腹胀,无口苦,头晕神疲,四肢不温。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表情痛苦,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稍活跃,胃中无振水声。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而沉。辅助检查:胃镜示:慢性糜烂性胃炎。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肠梗阻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脾胃素虚,胃痛反复发作,耗伤中气,使胃失温养、濡润,胃气不降而发为呕吐,此次因情志不调而加重。脾胃虚弱,阳虚不能温布,则头晕神疲、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寒浊内生,寒为阴邪,故呕吐为清水涎沫、无口苦;阳虚不能温养肢体,故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而沉均为阳虚之征。综观舌、脉、症,本证为脾胃阳虚之胃痛,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实夹杂,预后可。西医诊断依据:(1)年轻男性病人,缓慢起病,时轻时重。(2)以间断发生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3)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西医鉴别诊断: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管内容物通过障碍,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临床特征的急性梗阻性疾病。由于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复杂,梗阻类型繁多,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能引起一系列全身病理变化。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其死亡率高达10%左右,是死亡率比较高的急腹症之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呕吐中医证候诊断:脾胃阳虚证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剂:理中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党参10g;干姜1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生黄芪30g;升麻6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0g;白芍10g;7剂,水煎服,每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1)半流食或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温热食物。(2)保护胃黏膜治疗,应用果胶铋。(3)使用胃动力药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