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针灸学》知识点(1)

发布时间:2019-02-21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

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条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西医助理医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霍乱剧烈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神经氨酸酶

B.血凝素

C.霍乱内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菌体裂解

答案:D

适用于风热肠燥便血、血栓性外痔初起的方剂是( )

A.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减

B.大承气汤或麻仁滋脾丸加减

C.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D.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E.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

参考答案:E

下列符合肾病综合征的是

A.大量蛋白尿(>3.5g/d)

B.水肿

C.血浆白蛋白<30g/L

D.血脂升高

正确答案:ABCD

生命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包括的是

A.个体健康程度

B.个体德才素质

C.个体治愈希望

D.个体预期寿命

E.个体优化程度

正确答案:E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