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1-11-10)

发布时间:2021-11-10


2021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其油气储量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1/4。全球变暖使北极地区冰面以每10年9%的速度融化,穿过北冰洋沿俄罗斯北部海岸线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可以使从亚洲到欧洲比走巴拿马运河近上万公里。因此,北极的开发和利用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以下陈述为真,除哪一项外,都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开发北极会加速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开发北极会使永久冻土融化,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C.国际社会因北极开发问题发生过许多严重冲突,但当事国做了冷静搁置或低调处理

D.穿越北极的航船会带来入侵生物,破坏北极的生态系统

E.北极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圈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生物圈存在的前提是其完全自然环境的保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北极开发产生了国际社会的冲突,但是当事国能够将冲突搁置或者低调处理,说明北极开发尚未造成国与国关系的危害,所以C选项不是对北极开发的削弱,其他选项从各个方面说明开发北极的害处,都是对开发北极的削弱。

2、构成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分子。它是一种有机分子,尽管人们还没有在宇宙太空中直接观测到氨基酸分子,但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氢、水、氧、甲烷及甲醛等有机物,模拟太空的自然条件,已成功合成几种氨基酸。而合成氨基酸所用的原材料,在星际分子中大量存在。不难想象,宇宙空间也一定存在氨基酸的分子,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它们就有可能转变为蛋白质,进一步发展成为有机生命。据此推测,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也存在生命体,甚至可能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体。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推测()。【逻辑推理】

A.从蛋白质发展成为有机生命的过程和从有机分子转变为蛋白质的过程存在巨大的差异

B.高等智慧不仅是一个物质进化的产物,更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产物

C.在自然环境中,由已经存在的星际分子合成氨基酸分子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D.有些星际分子是在地球环境中找不到的,而且至今在实验室中也无法得到

E.人们曾经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体,但是最近的火星探测基本上否定了这个猜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点是“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也存在生命体,甚至可能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体”,论据“宇宙空间中可以存在氨基酸和蛋白质”。显然,“存在构成生命的基础——氨基酸”和“存在生命”是不同的,A选项说明了上述不同,是对论证最好的反驳,所以A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B,因为题干的论点主要是存在生命,而不是有高等智慧的生命。

3、大李和小王是某报新闻部的编辑。该报总编计划从新闻部抽调人员到经济部。总编决定:“只要大李和小王本人有一人不同意调动,则两人都不调动。”大李告诉总编:“我不同意调动,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调动”。小王说:“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调动,否则我不同意调动”。如果上述三人坚持各自的决定,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两人都不可能调动

B.两人都有可能调动

C.两人至少有一人可能调动,但不可能两人都调动

D.要么两人都调动,要么两人都不调动

E.题干的条件推不出关于两人调动的确定结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李和小王两个人都以“先知道对方是否调动”作为“自己同意调动”的必要条件,由于两人不可能都先知道对方是否调动,所以,可以得到大李和小王至少有一人不同意调动。由于主编决定“只要大李和小王本人有一人不同意调动,则两人都不调动”,所以,两人都不可能调动,故答案选A。

4、某学会召开的国家性学术会议,每次都收到近千篇的会议论文。为了保证大会交流论文的质量,学术会议组委会决定,每次只从会议论文中挑选出10%的论文作为会议交流论文。学术会议组委会的决定最可能基于以下哪项假设()。【逻辑推理】

A.每次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总有一定比例的论文质量是有保证的

B.今后每次收到的会议论文数量将不会有大的变化

C.90%的会议论文达不到大会交流论文的质量

D.学术会议组委会能够对论文质量做出准确判断

E.学会有足够的经费保证这样的学术会议能继续举办下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为了保证大会交流论文的质量,决定只选10%的论文作为交流论文。很显然,10%的论文中就一定有高质量的论文吗?A选项肯定至少有一定比例的论文是有质量保证的,属于过渡假设。注意,不能选D,因为论文质量好坏需要假设能够被判断,但不需要假设会议组委会能判断。

5、食用某些食物可降低体内自由基,达到排毒、清洁血液的作用。研究者将大鼠设定为实验动物,分为两组,A组每天喂养含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B组喂养一般饲料。研究观察到,A组大鼠的体内自由基比B组显著降低。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类食人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同样可以降低体内自由基。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一般人都愿意食入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

B.不含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将增加体内自由基

C.除食用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外,一般没有其他的途径降低体内自由基

D.体内自由基的降低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E.人对菌类、海带、韭菜和绿豆的混合食物的吸收和大鼠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中实验对象是大鼠,通过对大鼠的实验得出有关人的结论,所以必须有“大鼠”与“人”具有可比性的假设,所以答案选E。

6、江苏省沛县去年在西瓜田里使用蓝天牌杀菌剂的人报告说,这些使用过蓝天牌杀菌剂的农田今年将不能种植西瓜了。但是,由于今年在这些农田附近没有使用过这种杀菌剂的农田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因此,蓝天牌杀菌剂显然不是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文中的推理()。【逻辑推理】

A.在喷洒蓝天牌杀菌剂后的数个星期之内,该杀菌剂就分解为没有杀菌效果的简单化合物

B.蓝天牌杀菌剂通常是在西瓜的生长已经进入成熟期后被喷洒在农田里

C.去年,在农田里使用了和蓝天牌杀菌剂化学性能相类似的杀菌剂的沛县农民报告说,他们今年的农作物产量没有遭受到大的损失

D.附近没有喷洒过该杀菌剂的农田和喷洒了该种杀菌剂的农田不生长西瓜的情况一样严重

E.蓝天牌杀菌剂被喷洒在农田里后,很容易通过农田的灌溉系统从一块地流到另一块地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论证是“使用蓝天牌杀菌剂的农田今年不能种植西瓜,但没有使用过这种杀菌剂的农田也不能种植西瓜,所以,蓝天牌杀菌剂不是不能种植西瓜的原因”,这种论证结构是“无A有B,所以A不是B的原因”。E选项说明“那些没有使用过这种杀菌剂的农田也因为农田灌溉系统受到了蓝天牌杀菌剂的影响而受影响”,这说明事实上是“有A”的。

7、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以下哪项叙述符合题干的断定()。【逻辑推理】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其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B.为了在新任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夺一个晋升名额,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索赔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乞丐由于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D.大雪过后,T先生帮邻居铲除了门前的积雪,但不小心在台阶上留下了冰。他的邻居因此摔了一跤,因此,一个善的行为导致了一个坏的结果

E.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3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按照题干定义,善的行为具有两个特征:主观好动机,客观好效果。恶的行为具有两个特征:主观有意或者无意但可以预见,客观坏结果。A选项中没有坏的结果;B选项中没有好动机;C无法预见;D善的行为与坏的结果不符合定义。E选项中尽管不能预见到小孩被车撞,但能够预见的是“不注意照看,3岁小孩会受到某种伤害”,同时有坏结果,所以答案选E。

8、在汉语和英语中,“塔”的发音是一样的,这是英语借用了汉语;“幽默”的发音也是一样的,这是汉语借用了英语。而在英语和姆巴拉拉语中,“狗”的发音也是一样的,但可以肯定,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交往只是将近两个世纪的事,而姆巴拉拉语中(包括“狗”的发音)的历史,几乎和英语一样古老。另外,这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因此,这说明,不同的语言中出现意义和发音相同的词,并不一定是由于语言的相互借用,或是由于语言的亲缘关系所致。以上论述必须假设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汉语和英语中,意义和发音相同的词都是相互借用的结果

B.除了英语和姆巴拉拉语以外,还有多种语言对“狗”有相同的发音

C.没有第三种语言被英语和姆巴拉拉语借用“狗”一词

D.如果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中有的词发音相同,则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一定在某个时期彼此接触过

E.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相互接触,一定会导致语言的相互借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论证根据两种语言的直接接触,做出结论,这两种语言中某一词的发言相同是偶然现象。问题是两种语言是否共同都是从第三种语言中借用这个词的发音呢?C选项排除了这两种语言同时向第三种语言借用词语的可能,如果没有C选项的假设,这就意味着,两种语言之间某些词发音相同的原因仍然是相互借用,是这两种语言共同向第三种语言借用。所以,答案选C。

9、陈先生:北欧人具有一种特别明显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为日常生活态度,也体现为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理念,北欧人的人均寿命历来是最高的,这正是导致他们具备乐观精神的重要原因。贾女士:你的说法难以成立。因为你的理解最多只能说明,北欧的老年人为何具备乐观精神。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陈先生的观点并削弱贾女士的反驳()。【逻辑推理】

A.人均寿命是影响社会需求和生产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社会情绪的重要因素

B.北非的一些国家人均寿命不高,但并不缺乏乐观的民族精神

C.医学研究表明,乐观精神有利于长寿

D.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的寿命及其情绪的决定因素

E.一家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是日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陈先生的论证是“北欧人人均寿命最高,所以他们具备乐观精神”,贾女士的反驳假设了“只有长寿的人才具有乐观精神”。对选项进行阅读,A选项给出“人均寿命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又是社会情绪的原因”,相当于是“人均寿命高是乐观情绪”的大前提,所以A是正确答案。B、C、D选项对陈先生的论证都有所削弱,E是无关选项。

10、青少年如果连续看书时间过长,眼睛近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青华中学的学生个个努力学习。尽管大家都懂得要保护眼睛,但大多数的学生每天看书时间超过10小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连续看书时间过长。其余的学生每天看书也有8小时。班主任老师表扬的都是每天看书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以上的叙述如果为真,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青华中学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学生的视力正常,大家都戴近视镜

B.每天看书时间不满10小时的学生学习不太用功

C.青华中学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学习更刻苦

D.青华中学的学生中近视眼的比例大于其他学校

E.得到班主任老师表扬的学生中大部分是近视眼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得到班主任老师表扬的”都是“每天看书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而“每天看书时间超过10小时”,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连续看书时间过长”,而如果“连续看书时间过长”,则“眼睛近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答案为E。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