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0-06-26)

发布时间:2020-06-26


2020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利兹鱼生活在距今约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是恐龙时代一种体型巨大的鱼类。利兹鱼在出生后20年内可长到9米长,平均寿命40年左右的利兹鱼,最大的体长甚至可达到16.5米。这个体型与现代最大的鱼类鲸鲨相当,而鲸鲨的平均寿命约为70年,因此利兹鱼的生长速度很可能超过鲸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利兹鱼和鲸鲨都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小型动物为食,生长速度不可能有大的差异

B.利兹鱼和鲸鲨尽管寿命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均在20岁左右达到成年,体型基本定型

C.鱼类尽管寿命长短不同,但其生长阶段基本上与其幼年、成年、中老年相应

D.侏罗纪时期的鱼类和现代鱼类其生长周期没有明显变化

E.远古时期的海洋环境和今天的海洋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以“生长速度=体长/寿命”为依据,由于利兹鱼的体长和鲸鲨差不多,而寿命只有40年,鲸鲨却有70年,由此结论认为“利兹鱼的生长速度可能超过鲸鲨”。A选项以食物相同来说明两种鱼生长速度不可能有大的差异,很明显,食物与“生长速度”没有很直接的关系,这种反驳对论证没有影响;B选项说明“生长速度=体长/20年”,即不管寿命长短,20年两种鱼体型基本定型,这样它们的生长速度基本没有差别,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C选项对论证有加强,D和E选项与论证无关。

2、一块石头被石匠修整后,暴露于自然环境中,一层泥土和其他的矿物便逐渐地开始在刚修整过的石头的表面聚集。这层泥土和矿物被称作覆盖层。在安迪斯纪念碑的石头的覆盖层下面,发现了被埋藏一千多年的有机物质。因为那些有机物质肯定是在石头被修理后不久就生长到它上面的,所以,那个纪念碑是在1492年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很早建造的。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地削弱上述论述()。【逻辑推理】

A.纪念碑的覆盖层自身就含有有机物质

B.在安迪斯,1492年前后重新使用古人修整过的石头的现象非常普遍

C.安迪斯纪念碑与在西亚古代遗迹中发现的纪念碑极为相似

D.最早的关于安迪斯纪念碑的书面资料始于1778年

E.储存在干燥和封闭地方的修整过的石头表面,倘若能形成覆盖层,其速度也非常缓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观点是“纪念碑被建造1000多年了”,因为根据覆盖层的特点,用来做纪念碑的石头被修整1000多年了。论证隐含的条件是“石头被打磨”和“用石头造纪念碑”是一个时间。B选项说明,石头被打磨确实在1000年以前,但是纪念碑的建造仅仅是在1492年前后,对论证给予削弱。注意A选项与论证无关,“覆盖层自身含有的有机物”与“覆盖层下面的有机物”是两个不同概念。

3、通过检查甲虫化石,一研究小组对英国在过去2.2万年内的气温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描述。该研究小组对甲虫化石进行挑选,并确定了它们的日期。当发现在同一地方几种甲虫化石属于同一时间段时,现存的这些甲虫类生物的已知忍受温度就可以被用来确定那个地方在该时间内的夏季的最高温度。研究者的论述过程依赖于下面哪一条假设()。【逻辑推理】

A.甲虫耐热能力比耐寒的能力强

B.在同一地方发现的不同甲虫的化石属于不同的时期

C.确定甲虫化石日期的方法比确定其他生物日期的方法准确

D.一个地方某个时期的实际最高夏季温度与在那个地方那段时间发现的每种甲虫的平均最高可忍受温度相等

E.在过去的2.2万年的时间内,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最高温度没有很大变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通过研究现在某一地区的甲虫化石,根据化石中的这些甲虫现存个体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来确定该地方历史的最高温度”,论证隐含着“甲虫化石”和“甲虫现存个体”之间在温度承受之间的关系。所以,E选项“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气温没有明显变化”是上述论证的过渡性假设。

4、张教授:在西方经济萧条时期,由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会大大改善,因为开车上班的人大大减少了。李工程师:情况恐怕不是这样。在萧条时期买新车的人大大减少。而车越老,排放的超标尾气造成的污染越严重。张教授的论证依赖以下哪项假设()。【逻辑推理】

A.只有就业人员才开车

B.大多数上班族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班

C.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上班族的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造成的

D.在萧条时期,开车上班人数的减少一定会造成汽车运行总量的减少

E.在萧条时期,开车上班人员的失业率高于不开车上班人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张教授论证的已知前提是“西方经济萧条时期,开车上班的人少了”,结论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会改善”,D选项“开车上班人数少一定会造成汽车运行总量减少”是过渡假设,为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C,因为张教授的观点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减少”,而不是“空气污染减少”。

5、某网络公司通过问卷对登录“心理医生之窗”网站寻求心理帮助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持续登录“心理医生之窗”网站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人群中,46%声称与“心理医生之窗”网站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心情变得好多了。而持续登录不满6个月的人群中,20%声称他们心情变得好多了。因此,更长时间登录“心理医生之窗”网站比短期登录会更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持续登录该网站6个月以上的人群中,10%的人反映登录后心情变得更糟了

B.持续登录该网站6个月以上的人比短期登录的人更愿意回答问卷调查的问题

C.对“心理医生之窗”网站不满意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耐心的人,他们对问卷调查往往持消极态度

D.登录网站获得良好心情的人会更积极地登录,而那些感觉没有效果的人往往会离开

E.登录“心理医生之窗”网站不足半年的人多于登录该网站6个月以上的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论证认为“登录网站时间长”会使“心情状态改善”;选项D说明是由于“心情状态得到改善”,所以“更长时间登录网站”,典型的因果倒置,即D是正确答案。

6、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B市,一个出生在S市,一个出生在W市。他们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1)乙不是学外语的;(2)乙不出生在W市;(3)丙不出生在B市;(4)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S市;(5)学习外语的出生在B市。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逻辑推理】

A.金融

B.管理

C.外语

D.金融或管理

E.推不出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中关于“B市”的有(5)和(3),由此推知“丙不学外语”,结合(1)得到“甲学外语”。所以答案选C。

7、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感染了X病毒,一周以后就会产生抵抗这种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的数量在接下来的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内都会增加。现在,有一测试可靠地指出了一个人的身体内存在有多少个抗体。如果确实的话,这个测试可在一个人感染上某种病毒的第一年内被用来估计那个人已经感染上这种病毒多长时间了,估计误差在一个月之内。下面哪一个结论能被上面的论述最有力地支持()。【逻辑推理】

A.抗体的数量一直增加到它们击败病毒为止

B.离开了对抗体的测试,就没有办法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上了X病毒

C.抗体仅因那些不能被其他任何身体防御系统所抵抗的病毒感染而产生

D.如果一个人无限期地被X病毒感染,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内可以出现的抗体的数量就是无限的

E.任何一个感染了X病毒的人,如果用抗体测试法对他进行测试,将在一段时间内发现不了他有被感染的迹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对题干信息进行阅读后可知“抗体是在感染X病毒一周以后出现”,所以在一周以内,由于没有抗体,因此,用抗体测试法检测,就发现不了他被感染的迹象。

8、众所周知,血液胆固醇高会增加由血液凝结而引起的中风的危险性。但是,最近的一篇报告指出,血液胆固醇低使人患其他致命类型的中风(即脑溢血,由大脑的动脉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危险性在增大。报告建议,因为血液胆固醇在维持细胞膜的韧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低的血液胆固醇会削弱动脉血管壁的强度,从而使它们易于破裂。由此,上述结论证实了日本研究者长期争论的问题,即西方饮食比非西方饮食能更好地防止脑溢血。上述论述基于下面哪条假设()。【逻辑推理】

A.西方饮食比非西方饮食更有益于健康

B.与非西方饮食相比,西方饮食易使人产生较高的血液胆固醇

C.血液胆固醇高能消除动脉血管的衰弱

D.脑溢血比血液凝结引起的中风更危险

E.血压低的人患脑溢血的危险性在增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前提是“高胆固醇食品比低胆固醇食品能更好地防止其他致命类型的中风(如脑溢血)”,结论是“西方饮食比非西方饮食能更好地防止脑溢血”,所以“西方饮食比非西方饮食含有更多的胆固醇”是论证的过渡假设。

9、研究表明,严重失眠者90%爱喝浓茶。老张爱喝浓茶,因此,他很可能严重失眠。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逻辑推理】

A.他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老张属于喝浓茶的人中10%不严重失眠的那部分人

B.他忽视了引起失眠的其他原因

C.他忽视了喝浓茶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后果

D.他依赖的论据并不涉及爱喝浓茶的人中严重失眠者的比例

E.他低估了严重失眠对健康的危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即使假设“严重失眠者100%爱喝浓茶”,即“严重失眠者都爱喝浓茶”,再加上“老张爱喝浓茶”,也不能推出“老张严重失眠”。因为两句前提中的“爱喝浓茶”都不周延。描述上述漏洞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注意:由于漏洞和90%的比例完全无关,所以A是无关选项。

10、为什么古希腊会产生城邦制,东方国家却长期存在君主专制?亚里士多德认为,君主专制在野蛮人中间常常可以见到,同僭主或暴君制很接近。因为野蛮民族的性情天生就比希腊各民族更具奴性,其中亚细亚蛮族的奴性更甚于欧罗巴蛮族,所以他们甘受独裁统治而不起来叛乱。所以,文明人奴性少,造就了城邦制;野蛮人奴性多,维护了君主制。如果以下各项陈述为真,除哪一项外,都能削弱亚里士多德的解释()。【逻辑推理】

A.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区别是文化和社会组织不同造成的

B.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在感情上令绝大多数东方人难以接受

C.地理环境的差别造就了城邦制和君主专制的区别

D.城邦制造就了公民的自主性,君主专制造就了顺民的奴性

E.野蛮人的奴性本身就是长期专制统治的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C、D、E或者是因果倒置或者是他因削弱,唯有B选项仅仅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令东方人难以接受,这与解释本身是否有效无关,因此不能削弱。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