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每日一练(2019-11-01)

发布时间:2019-11-01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近年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去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等等现象时有所闻。【论说文】

答案解析:1.核心概念:学者、追求真理。
2.材料分析:真正学者应该是追求真理,然而事实与这一使命相去甚远。
3.题目较宽泛,可参考以下审题: 
(1)敬业与乐业、追求真理、诚信等。
(2)从事情本身讨论,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亦可。
参考范文:

做一个真正的学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的这句话似乎道尽了人性。但还是有些人,超越名利,超越了狭隘的人性,献身于崇高永恒的真理,升华出了伟大的人格——这就是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学者,是“为理念而生,而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学者。哥白尼不顾教会的迫害,大胆发表了太阳中心说;布鲁诺进一步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终因不肯放弃为之奋斗终生的科学真理,被反动统治者烧死;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鲁诺的“日心说”鼓舞下,向教皇奉为至宝的“地心说”发起挑战,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被投入了监狱。他们都因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而成为真正的学者,流芳百世。
        但是,时下的许多所谓学者却没有这种超越的情怀。相反,他们违背献身真理的崇高使命,丧失“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精神,深陷于名利的泥潭。他们不是把学术当目的,而是当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于是乎,抄袭、造假、炒作等急功近利的不端伎俩,为人所不齿的可耻行径层出不穷。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还有些学者昧着良心,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例如,广东大兴煤矿明明是危险重重,但7名所谓专家却一致鉴定为安全。结果,“定做的结论”刚一出炉,第二天就发生了死亡123人的特大矿难,伪学者的嘴脸也就暴露无遗了。
        这些伪学者之所以堕落至此,最根本在于他们好“贪”的名利之心。或许名利本身并不坏,我也并不赞同中国古代“名利者,凶器也”、“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的观点。但是,当学者出于名利之心来做学问时,他们“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的结局,就在所难免了。
        培根曾说过:“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唯有当一个人的心中存在着崇高的精神,存在着高于他自己的、值得他仰望和敬畏的精神,这样的学者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希望当今的学者能够摒弃功利化,让高校或科研院所成为追求学问和真理的一片净土。

2、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者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1:权力制衡对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分析:未必,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以相互勾结。
论证2:权力监督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内,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分析:未必,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论证3: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企业的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从而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分析:未必,因为环境与条件也许非常不利于决策的实施。
论证4: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权力的平衡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分析:未必,因为运营平衡还包括了产品的供需、资产等方面的平衡。
论证5: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平等观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分析:未必,因为平衡不等于平等,另外平等的夫妻也可能经常吵架。
参考范文:

权力的监督制衡真的如此灵验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推理得出结论说: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原则能确保企业的成功。这样的推理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根据权力分解就断然推出所有的权力滥用将被杜绝,明显是很不严密的,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这种狼狈为奸的权力滥用又岂能被权力分解彻底根除?
        其次,断定严密观察能确保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犯了强加充分条件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不可能不犯错误,当然也就不能奢望他们可以杜绝企业运营的所有失误。
        再次,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定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也是有明显漏洞的,因为实施结果不只是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也取决于客观条件。“大跃进”般违背客观条件的蛮干和盲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另外,单凭企业的权力平衡就断定企业的整个运营也会平衡,未免是以偏概全。试想如果某企业所有的权力拥有者都一致同意今年企业多生产某种产品,但它在市场却是供过于求的,这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企业,运营就不可能平衡。
        最后,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支点上的杠杆左右两边两个向下的拉力可以相互制衡,谁都不能再动,但杠杆未必就是水平的,两边的力的大小也未必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综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严密的,结论也是很难必然成立的。

3、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某专家认为:“房价下降,需要救市。”目前该市88%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一旦房价大跌,这些家庭的资产就会大幅缩水,部分贷款购房的家庭甚至会变为“负资产”,因此引发大量“断供”事件,甚至拖垮银行。
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也是带动性很强的龙头产业。一旦房价下降,必然导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进而拖累其他行业,造成经济萎缩、失业增多。
       楼市大落,土地市场也将进入不景气周期,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现在全国已有18个城市出台“救楼市”政策,这也说明该市出台“房地产新政”是适时的、正确的。【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房价下降→需要救市
房价下降,可能正是市场对前些年不理性涨价的报复,这也证明了高房价不符合国情和市场。房价下降也许只是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循环的一个低谷期,属于正常现象,只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未必是市场出现问题。可能政府出面干预反而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从而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
论证二:88%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房价下降→拖垮银行→需要救市
①“房价下降”与“房价大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房价下降幅度非常小,基本没有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则无须救市。
②目前该市88%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很有可能说明当前房价下降是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上的住房供大于求,导致房价下跌,这是市场规律。更加说明救市不具有必要性。
论证三: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房价下降→拖累其他行业→需要救市
①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在产业特点、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客户群体等各方面均不相同,有些行业并不受房地产业的影响,当房价下降时依然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②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可能更需要其良性发展,尊重市场规律,而非人为干预,依靠“救市”。
论证四:土地出让金减少→相关资金减少→需要救市
①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会让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大幅减少,进而减少公共事业投入,按这样的逻辑,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得靠高房价来维持,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土地财政的存在尽管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把公共事业投入的支撑点放在政府土地收入上,难道就不该反思一下吗?
②政府相应的城市建设管理及民生保障金的减少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例如政府把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建设工业、企业或者投资其他项目。而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减少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③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减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仅仅是“救市”。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发展并提供政策支持,出让土地时收取更少的税,从而促进行业及企业规模扩大、产值增加,这样总体经济水平上升,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用于公共事业的投入资金相应也会增加,最终使老百姓受益。
论证五:18个城市出台“救楼市政策”→需要救市
①现在全国已有18个城市出台“救楼市”政策,这不能说明该市出台“房地产新政”是适时的、正确的。18个城市出台“救楼市”政策效果如何还需明确,18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是否和该市具有可比性也应该明确。
②证明该市出台救市政策适时且正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该市出台的救市政策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波动,能够使老百姓从中真正受益,而并非是盲目跟随已出台救市措施的18个城市。
③全国已有18个城市推出救市政策,其实施后的效果还尚未可知,或许这18个城市的救市措施并未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弊大于利,那么该市在此时出台救市政策可能达不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4、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可将“天空”理解为人生目标,写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天空无限繁华多彩,每种选择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构思有点类似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可将人生理解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天空,只有适合自己的天空,才能成就非凡,高估或低估都会带来遗憾。
参考范文一:

适宜,才能走得更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或明净,或辽阔,或深邃,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只有追寻到适宜自己的天空,才能走得更远。
        通俗地讲,适宜就是适合自身,时机相宜。北大一位教授说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后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提升,待到时机相宜时才能一飞冲天。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缺乏的方面。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就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天赋与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李时珍曾三次落榜,可谓仕途坎坷,然而他通过不断地探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入名山、涉大川探寻草药,所著的《本草纲目》为中华医学史再添一个奇迹。适宜,让李时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肯德基作为一个跨国餐饮集团,在进入他国时能迅速找到适宜自己在该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与模式。如在中国,他们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出了油条等中式食品,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肯德基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蓬勃发展。
        那么如何找到适宜自己飞翔的天空呢?首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评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其次,明艳的花朵离不开辛勤的培育,任何成就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最后,房玄龄有言“时来易失,赴机在速”。有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把握住适宜的时机方能达成目的。
        毋庸置疑,适宜,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参考范文二:
坚守自己的天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人人头顶一方天,而每个人的心中又何尝没有一片天呢?有的人心中的天空明净高洁,有的人心中的天空辽阔博大。
        你心中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可见,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天空。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是指坚守自己内心的行事准则和规范,不忘初心,保持自己的本色。周敦颐在世人爱富贵牡丹时独爱莲,正是坚守自己的天空。
        处于逆境之中,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可以让一个人保持昂扬的精神和不灭的希望,帮助其走出逆境。初入官场的张居正上书直指政治腐败,主张改革政治体制,然而严嵩和明世宗并没有给他改革的机会。面对如此逆境,他选择了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内抱不群,相机而动,保持了昂扬的精神和不灭的希望,终于在新帝继位后走出了逆境,重提改革政治体制。一纸“考成法”,“政体为之肃然”,最终成就“明朝首辅第一人”。
试想,若是面临打压的张居正没有坚守而是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天空,他又怎能度过那难捱的政治风波呢?又哪来后来的锐意改革和流芳百世呢?
        处于顺境之中,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可以让一个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律的作风,保持其前进的态势。李宗盛的歌火了几十年,人气自不消说。在同行纷纷转战娱乐选秀节目的“导师”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仍做一名音乐工匠。他拒绝了娱乐节目的邀请,这样清醒的头脑和自律的风格为人称道。对于顺风顺水的他来说,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就是这样一份清醒与自律,也正是他这么多年广受听众喜爱的原因。
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首先要有一颗不为浮华所扰而沉静的心,在纷扰与诱惑之中把握住自己内心的方向。坚守自己内心的天空还要敏于行,在行动中坚守自我的本色,“出淤泥而不染”,坚决与自己所不齿的事情划清界限。
        在红尘时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红尘的怀抱。
        让我们坚守自己内心的那片天,无论顺境逆境,我心不变!

5、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推己及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是和谐共处的大智慧。
        推己及人,就是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推测他人的感受。对人建立仁爱之心,他人也会对你仁爱;对人豁达宽容,他人也会对你豁达宽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身作则”,都是推己及人的表现。
推己及人,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它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问题,促进家人间、朋友间、同事间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考虑自己时也照顾他人感受,通过善待他人来善待我们自己,这个社会又怎能不和谐友善呢?人们常说,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以此种方式敬老爱老,也保障了自己以后老有所依。正是这些举动使人们和睦相处,世风日上。
        在企业中,推己及人的道理也同样适用。推己及人使企业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也使企业间互利互惠,良性竞争。企业只有在忙于盈利的同时,也想到消费者应享受到的舒适安心,想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持续经营,基业长青。只有在渴望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懂得善待自己的对手,不用恶意手段排挤对手,才能更好地发展,携同进步。相反,不懂得推己及人,就会像早年西班牙华商一样,忘记回馈社会,不懂遵守当地管理风俗,经营如履薄冰。
        推己及人,需要从思想上杜绝自私,由我做起,互利互惠,和谐相处。从个人的角度,要懂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对一时得失斤斤计较。从企业角度,要不拘蝇头小利,把目光放远,把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长远经营目标,饮水思源,同时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企业间协同效应,以行业进步谋发展。
        创造和谐,需要有一种相处的智慧——推己及人。
参考范文二:
推己及人,成就自我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说明,我们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进而成就自我。
        推己及人,即自己想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就要先如此对待他人,有了这样的修养与境界,方能成就自我。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推己及人能让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在为他人着想的过程中加深彼此的联系,进而让我们拥有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晏子劝谏齐景公不应只顾自己安逸而应为人民着想,自己也常常救济劳苦百姓,辅国几十年,促进了齐国的发展。由此可见,推己及人是不可忽视的良好品德,它告诉我们: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就要先帮助他人,我们主动先为他人着想,他人也会为我们着想,我们便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进步,推己及人的美德是我们成功的一大助力。
        要做到推己及人就要主动加强自身与他人的联系,辩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汲取他人的优点,改掉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实力,进而不断向前,走向成功。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颗豁达宽容的心,从内心深处尊重每一个人,在此基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为他人考虑,并反省自身的做法是否正确,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真正地做到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不仅是一种行为,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我们要做到推己及人,成就卓越自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