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真题及解析91-100题

发布时间:2020-08-02


又到了分享试题的环节了,各位考友拿上小本本和笔一起做题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吧。

91.某金属表面处理的污水,采用化学法辅助除磷时,可以选择的化学药剂有( )

A.CaO

B.Ca(OH)2

C.FeCl·6H2O

D.AlK(SO4)2·12H2O

92.地下水勘察过程中通过抽水试验可确定的含水层参数有( )

A.渗透系数

B.含水率

C.给水度

D.孔隙度

93.生物通气治理包气带土层有机物的工艺有( )

A.单注

B.单抽

C.注抽

D.抽注

94.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收到的作用有( )

A.对流

B.弥散

C.挥发

D.降解

95.潜水含水层污染物迁移的稳定水流预测过程中,数值不变的有( )

A.边界水位

B.边界溶质的浓度

C.污染源水量

D.污染源溶质浓度

96.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内容有( )

A.模拟区几何形状

B.含水层性质

C.污染源性质

D.边界性质

97.污染物在松散孔隙中水动力弥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A.浓度场梯度

B.孔隙介质密度

C.孔隙结构的非均质

D.孔隙通道的弯曲度

98.地下水影响预测中,采用解析模型预测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扩散,一般应满足的条件有(

A.评价区含水层基本参数不变

B.评价区含水层为非均质各异性

C.污染物在含水层具有一维迁移特征

D.污染物的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影响

99.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考虑的因素有( )

A.渗滤液浓度

B.地下水埋深

C.HDPE 膜接缝施工质量

D.包气带渗透系数

100.某扩建项目涉及特征因子 DNAPLs 在开展地下水含水层现状监测,取样位置有(

A.含水层中上层部位

B.含水层底部位

C.含水层厚度 1/2

D.地下水位以下 2m

参考答案:

91.ABCD

【解析】化学沉淀法去除磷通常加入铝盐、铁盐或石灰。故 ABCD 都对。

92.AC

【解析】抽水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渗透系数、给水度、影响半径等水文地质参数。故选 AC

93.ACD

【解析】生物通风治理包气带的工艺包括:单注、注抽、抽注。故选 ACD

94.AB

【解析】在土壤这一多孔介质中,污染物可以分为保守性和非保守性两大类。保守性污染物进入土壤之后,只是受到对流和弥散两者的综合作用,污染物的总量一般不会发生改变。重金属即为保守性污染物。

95.AB

【解析】模型预测时,对于定水头、定浓度边界,预测过程中数值可以不变,而经模型识别和验证后的参数在预测过程中是不允许改变的,故选 AB

96.ABD

【解析】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内容:计算区几何形状的概化,含水层性质的概化,边界性质的概化,参数性质的概化,地下水流状态的概化,介质特质的概化,补径排等条件概化。

97.AD

【解析】机械弥散又被称为动力弥散或水力弥散。机械弥散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方面:(1)由于孔隙的大小不同,使得溶液通过孔隙的流速不同;(2) 由于在土壤水和土壤基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孔隙边缘和孔隙中心的流速不同; (3)由于孔隙的弯曲程度不同使得微观流速不同。坆选 AD

98.AD

【解析】采用解析模型预测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扩散时,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污染物的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评价区内含水层的基本参数不变或者变化很小。

99.BD

【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应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保持 1m 以上的距离。当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距离不足 1m 时,应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应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地下水水位维持在距离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 1m 以下。考虑地下水埋深,故 B 正确;

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考虑包气带渗透系数,故 D 正确。

100.B

【解析】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 DNAPLs 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今天的试题分享到此结束,预祝在接下来的考试顺利通过,如需查看更多考试试题,记得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年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年至少有60 个日均浓度值
B.每年至少有144 个日均浓度值
C.每年至少有251 个日均浓度值
D.每年至少有324 个日均浓度值
答案:D
解析: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

A:生态文明建设
B:社会稳定进步
C: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D: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Ⅱ向,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
下列建设项目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的有( )。
A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
B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C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D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

答案:B
解析:
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不要求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儿但并不排除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法规要求对可能对有关单位或者公众利益产生一定影响的建设项目,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
D.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再确定评价等级
答案:B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