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2-18)

发布时间:2021-02-1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关于土壤成土作用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

C.结晶作用

D.生物作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关于土壤成土作用说法正确的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2、某自然景观距拟建高速公路的最小距离为1200m,按“相对距离”单项指标判断该景观的“敏感程度”为()。【单选题】

A.极敏感

B.很敏感

C.中等敏感

D.不敏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相对距离”单项指标判断景观的“敏感程度”,景观与观景者越近,景观的易见性和清晰度就越高,景观敏感度也高,一般将400m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将400~800m作为中景,为很敏感;800~1600m可作为远景,中等敏感;>1600m可作为背景。但这与景观物体量大小、色彩对比等因素有关。

3、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有()。【多选题】

A.现状噪声源分析

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固定声源几何尺寸大小分析

D.公路长度分析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包括噪声源现状评价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评价方法是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同时评价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4、输油管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工程施工对植被影响的重要措施是()。【单选题】

A.加快施工进度

B.减少施工机械数量

C.缩短作业时段

D.缩小作业带宽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因建设项目性质不同和项目所处环境特点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建议。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制度,以一定程序和制度的方式规范建设期的行为,是减少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例如,公路、铁路、管线施工中控制作业带宽度,可大大减少对周围地带的破坏和干扰,尤其在草原地带,控制机动车行道范围,防止机动车在草原上任意选路行驶,是减少对草原影响的根本性措施。

5、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可识别()。【单选题】

A.鱼类的产卵场

B.植被的分布情况

C.候鸟的迁徙通道

D.陆生动物的活动规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

6、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单选题】

A.群落分层状况

B.群落中乔木的胸径

C.群落中乔木的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7、下列风场中,属于复杂风场的有()。【多选题】

A.恒定均匀风场

B.旋风场

C.山谷风场

D.海陆风场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传输与扩散,受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的影响。有些污染现象随着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而产生。污染物扩散受下垫面的影响也比较大,非均匀下垫面会引起局地风速、风向发生改变,形成复杂风场,常见的复杂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等。

8、地下水水量均衡域应考虑的因素有()。【多选题】

A.地下水类型

B.均衡要素

C.水文地质参数

D.均衡期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水量均衡法应用的步骤为:①均衡区的确定;②均衡要素的确定;③确定均衡期;④建立水量均衡方程;⑤计算补给量和排泄量。

9、工矿企业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着重分析()。【多选题】

A.主要噪声源

B.厂界和功能区超标的原因

C.厂区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D.建设项目与相邻工程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工矿企业声环境影响评价应着重分析说明以下问题:①按厂区周围敏感目标所处的环境功能区类别评价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说明受影响人口情况;②分析主要影响的噪声源,说明厂界和功能区超标原因;③评价厂区总图布置和控制噪声措施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出必要的替代方案;④明确必须增加的噪声控制措施及其降噪效果。

10、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如表1,现状评价超标率统计正确的是()。【单选题】

A.57.1%

B.42.9%

C.28.6%

D.14.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超标率的计算公式为: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SO2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3,故超标率=3÷7*100%=42.9%。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包括( )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学特点。
A. 5个
B.7个
C.8个
D.9个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事故次数
C:风险值是单位时间内风险发生次数的表征量,风险值=风险次数÷时间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计算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核心工作。综合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受害点距源项(释放点)的最大距离以及危害程度,包括造成厂外环境损坏程度、人员死亡和损伤及经济损失。导则规定用风险值评价,风险值定义为:风险值(后果/时间)=概率(事故数/单位时间)*危害程度(后果/每次事故)。

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2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答案:C
解析: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h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根据题中所述,该项目距海岸5km,距离小于50km,因此采用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时,下垫面参数应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