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2-14)
发布时间:2021-02-14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保护对策的是()。【单选题】
A.场地地面防渗
B.产污单元源头控制
C.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
D.场地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有:①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②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③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2、为减缓大型河流梯级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选题】
A.保护支流
B.设置过鱼设施
C.鱼类人工增殖放流
D.减少捕捞量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的需求使得工程建设方案不仅应考虑满足工程既定功能和经济目标的要求,而且应满足环境保护需求,例如,水坝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需要设计专门的过鱼通道;文物的搬迁和易地重植、水生生物繁殖和放流等,都是新的问题,都需要发展专门的设计方案,而且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真有效果。
3、化工区内新建液氯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多选题】
A.提高管道设计等级
B.规定应急疏散通道
C.储备救援物资
D.管廓设防雨顶盖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③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设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④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⑤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⑥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⑦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4、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有()。【多选题】
A.现状噪声源分析
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固定声源几何尺寸大小分析
D.公路长度分析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包括噪声源现状评价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评价方法是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同时评价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5、景观生态学中,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的背景地块是()。【单选题】
A.斑块
B.基质
C.廊道
D.景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其中基质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因此,基质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
6、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D越小,K越大
B.D越大,K越大
C.K与D无关,与液体粘滞性相关
D.K与D相关,与液体粘滞性无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K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还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如流体的黏滞性)有关。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地区地下水的黏性差别并不大,在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时,常常可以忽略地下水的黏性,即认为渗透系数只与含水层介质的性质有关,使得问题简单化。
7、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单选题】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项目产生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排人区域或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或排放的项目,除了对其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外,还应对接纳排水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合理性进行分析,其处理工艺是否与项目排水的水质相容。
8、输油管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工程施工对植被影响的重要措施是()。【单选题】
A.加快施工进度
B.减少施工机械数量
C.缩短作业时段
D.缩小作业带宽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因建设项目性质不同和项目所处环境特点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建议。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制度,以一定程序和制度的方式规范建设期的行为,是减少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例如,公路、铁路、管线施工中控制作业带宽度,可大大减少对周围地带的破坏和干扰,尤其在草原地带,控制机动车行道范围,防止机动车在草原上任意选路行驶,是减少对草原影响的根本性措施。
9、承压水含水层一般不易受其顶部的地表污染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承压水含水层水流速度快
B.承压水含水层水量大
C.承压水含水层比其上部岩层的渗透系数大
D.承压含水层与其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承压水在很大程度上和潜水一样,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入渗。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它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于地表的补给区(潜水分布区)获得补给,并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以泉或其他径流方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泄出。当顶底板为弱透水层时,除了含水层出露的补给区.它还可以从上下部含水层获得越流补给,也可向上下部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无论哪一种情况下,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积极。因此,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10、某公路建设项目和现有道路交叉,周围敏感点如图1所示,应优先设置为现状监测点的是()。【单选题】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图中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本题中,所设4个敏感点没有区分敏感点性质,故布设时仅考虑距离分布即可。同时受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影响且距离较近的点②,应优先设置现状监测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倾倒费
C:海洋污染专项治理费
D:海洋环境保护特别税
A.混合收集 B.混合运输
C.混合贮存 D.混合处置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的禁止行 为。此知识点非常重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多次出现,考生务必重视并灵活运用。
B、二噁英类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8-08
- 2021-06-02
- 2021-01-16
- 2021-08-20
- 2020-12-06
- 2020-10-28
- 2021-03-02
- 2020-09-07
- 2020-08-16
- 2021-04-19
- 2020-05-12
- 2020-10-28
- 2021-05-12
- 2021-08-01
- 2021-01-19
- 2020-08-29
- 2020-05-07
- 2020-05-02
- 2021-04-09
- 2021-04-10
- 2021-03-12
- 2020-09-28
- 2021-02-14
- 2021-06-12
- 2020-08-19
- 2021-07-13
- 2020-09-27
- 2021-05-09
- 2021-04-09
-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