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09-27)

发布时间:2020-09-27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单选题】

A.1.33、2.0、2.8

B.1.33、1.0、1.2

C.0.75、2.0、5.5

D.0.75、2.0、2.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则: 的标准指数=3.0/4.0=0.75, 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时,DO的标准指数:

2、某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前地下水污染调查,垃圾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的过程中,“三氮”沿地下水流向出现峰值的先后序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氮”即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在氨化过程中,有机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转化为氨氮;氨氮在高水温、低pH的条件下转化为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态氮;亚硝态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

3、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已知河流流量Q=100/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m处。【单选题】

A.995

B.1989

C.3979

D.596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u=Q/BH,可调整为: 代入数据,解得X≈1989(m)。

4、计算某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地面效应衰减时,需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多选题】

A.地面类型

B.敏感点建筑物类别

C.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距离

D.声波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声传播过程中,地面效应是引起噪声衰减的重要因素,影响地面效应衰减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面类型;②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③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B项,地面效应衰减与敏感点建筑物类别无关。

5、某燃烧废气中含有氯、重金属元素Cd等,且氯浓度较高,在废气治理中应优先考虑的是()。【单选题】

A.用碱液吸收去除酸性气体

B.用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元素Cd

C.用酸液洗涤法去除酸性气体

D.用过滤法去除重金属元素Cd素C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富含氯离子和氢离子的废气中,Cd(元素镉)易生成挥发性更强的CdCl,不利于将废气中的镉去除。控制反应体系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环境风险。题中所给废气的氯浓度较高,应优先考虑去除废气中的氯。吸收法治理含氯或氯化氢(盐酸酸雾)废气时,适合采用碱液吸收法。

6、某油罐因油品泄漏导致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在污染物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划定中,积累油类污染物的潜水面应划定为()。【单选题】

A.定浓度边界

B.与大气连通的不确定边界

C.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边界

D.定浓度和浓度梯度或总通量边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有三类:①指定浓度;②指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③同时指定浓度及浓度梯度,或总通量。泄漏的原油在潜水面大量积聚区的模型单元通常可按指定浓度单元处理,这是因为可以预期:在原油积聚区附近的地下水中,原油的溶解浓度长期围绕特征组分的溶解度波动,基本可视为常数。

7、西南山区某拟建铁路须穿越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最大限度减轻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穿越自然保护区路段应优先考虑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

A.生态补偿

B.架设桥梁

C.放缓路基边坡

D.隧道穿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原则:①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②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③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A项属于补偿措施;C项属于减缓措施;BD两项均属于避让措施,但针对铁路,应采取隧道穿越的避让方式。

8、将某工业厂房墙面(长为b,高为a,且b>a)视为面声源,计算距墙面声源中心点垂线距离为r处声级时,需要采用的声波衰减公式有()。【多选题】

A.r<a/π,≈0

B.a<π<r<b/π,≈101g(r/)

C.r>6/π,≈201g(r/)

D.r>a/π,≈101g(r/)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记预测点和面声源中心距离为r。作为一个整体的长方形面声源(b>a),中心轴线上的几何发散声衰减可近似如下:当r<a/π时,几何发散衰减≈0; 当a/π<r<b/π,距离加倍衰减3dB左右,类似线声源衰减,≈101g(r/); 当r>b/π时,距离加倍衰减趋近于6dB,类似点声源衰减,≈201g(r/)。

9、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为防治飞机噪声污染,应优先分析的是(  )。【单选题】

A.机场飞行架次调整的可行性

B.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隔声的数量

C.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搬迁的数量

D.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选择、飞行程序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场飞机噪声影响与其他类别工程项目噪声影响形式不同,主要是非连续的单个飞行事件的噪声影响,而且使用的评价量和标准也不同。应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明确的可对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提出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内的规划调整建议;给出飞机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不同措施的优先级为:①建设及管理调整,即通过调整机场位置选择,跑道方位和位置;变更飞行程序,调整机型选择,昼间、晚上、夜间飞行架次比例的变化,优化起降程序;②敏感建筑物本身的噪声防护或使用功能更改,拆迁,噪声影响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或土地使用功能的变更等措施减少和降低飞机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10、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单选题】

A.中试试验数据

B.文献资料数据

C.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应以同类或相同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为依据,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化试验数据,如采用中试试验数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 电石炉
B. 炼钢电炉
C. 生活垃圾焚烧炉
D. 铅冶炼焙烧炉
答案:A
解析:
炼钢电炉适用《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炉适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铅冶炼焙烧炉适用《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对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如涉及()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A: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B:特殊生态敏感区
C:重要生态敏感区
D:居住区和文教、行政办公卫生区
答案:A
解析:
对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答案:B,C
解析:

某工业企业厂界1m外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且厂界处设有3.5m高实体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B: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1m处
C: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处
D: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地面1.2m处
答案:C
解析: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环境噪声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