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05-02)

发布时间:2020-05-02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柴油罐发生爆炸,假定油品瞬时进入水力梯度0.1%的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污染,下列关于含水层污染羽演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向不游迁移

B.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C.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D.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位置变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污染物浸入地下含水层,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向下游迁移。

2、下列水生生态调查对象中,属于底栖动物的有()。【多选题】

A.藻类

B.螺类

C.蚌类

D.底层鱼类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底栖动物:生活在水域底上或底内、固着或爬行的生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栖寡毛类。

3、某粉料装车释放气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单选题】

A.99%

B.94.5%

C.90%

D.89.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去除效率=90%×99%=89.1%。

4、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多选题】

A.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

C.含水层的厚度

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指降水渗入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地表土层的岩性和土层结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以及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形式等,一般情况下,地表土层的岩性对入渗补给系数的影响最显著。

5、某高架点源排放的、NOx源强相等,即QSO2= QNOx,仅考虑/NO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最大地面浓度是0.9倍

C.、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中关于预测模式的内容,点源小时浓度预测值与源强是正相关,但不是正比关系,A、B,C属于不相关选项,只有D正确。

6、房间内的吸声措施主要用于降低()。【单选题】

A.室内墙面反射的混响声

B.声源辐射的直达声

C.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

D.消声器的再生噪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吸声措施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响声。

7、对于火电厂扩建工程,应列入环保投资内容有()。【多选题】

A.环境监测仪器费用

B.职工住宅建设

C.电厂的自用电成本

D.烟气除尘系统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其他选项与环境保护无关。

8、下列关于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干旱风沙区排土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应采用砂石等材料覆盖

B.排土场恢复为耕地,覆土厚度不低于30CM

C.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不应低于当地词类土地植被覆盖率

D.植被恢复可选取各种植物进行优化配置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时,干旱风沙区排土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应采用砂石等材料覆盖;恢复业耕作的覆土厚度不低于50cm;因地制宜进行在会被恢复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不应低于当地同类土地植被覆盖率。

9、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治理中,常见的化学方法有()。【多选题】

A.掩蔽法

B.燃烧法

C.氧化法

D.碱吸收法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恶臭气体处理常用的化学方法主要有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法。

10、某水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污染物监测期间,核查人员在中控室记录了生产装置的小时原料进料量和尾气排气量数据,依据上述记录可分析出()。【单选题】

A.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

B.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

C.尾气排放达标情况

D.日常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其他选项需要监测其他参数,B选项不相关,C选项需要监测污染因子的排放速率和浓度,D选项不相关。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包括( )。
A、空间开发格局清晰
B、空间结构得到优化
C、空间利用效率提高
D、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192。

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城,己实施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建设项目应采取()

A.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B.技术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D.满足长期达标排放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C
解析:
参考《导则》 28 页,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 2011年)常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有( )。

A.反渗透膜法 B.生物膜法 C.活性污泥法 D.活性炭吸附法
答案:B,C
解析:
反渗透膜法和活性炭吸附法都属于三级处理,且都不是生化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