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5-20)

发布时间:2021-05-20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生态影响型项目影响源识别的内容有()。【多选题】

A.工程行为识别

B.污染源识别

C.重点工程识别

D.敏感目标识别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除了主要产生生态影响外,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其影响源识别主要从工程自身的影响特点出发,识别可能带来生态影响或污染影响的来源,包括工程行为和污染源。

2、关于纵向离散系数与横向离散系数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

B.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与呈反比

C.反映由于断面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D.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天然河流中,常用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离散系数()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在考虑河流的纵向混合时,由于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的作用远小于由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剪切离散,一般可将其忽略。由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混合过程采用纵向离散系数表征。而横向离散系数反映了由于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的作用引起的剪切离散。

3、分析电石法聚氯乙烯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应分析的指标有()。【多选题】

A.单位产品电石消耗量

B.单位产品电石渣产生量

C.单位产品催化剂消耗量

D.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是清洁生产指标选取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是从一个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地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从原材料的采掘,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产品的销售,直至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处置。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4、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单选题】

A.100米

B.21.5米

C.10米

D.4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通过已知点声源声功率级时的距离发散衰减量公式可知,在距离点声源,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为60dB,即

5、某高速公路桥跨越的河流为Ⅱ类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多选题】

A.桥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B.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

C.沉淀池始终为满水状态

D.桥面雨水处理后直接排入河流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规定,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C项,沉淀池如果始终是满水状态,如果下暴雨或者发生应急事故,水就会溢出,排入河流会污染水体。D项,桥面雨水经处理后,虽然水质有所改善,但是不一定满足排入到Ⅱ类水体的水质标准的要求。

6、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多选题】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

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预测河流中暗淡浓度需要河流的水的流速,通过河流过水断面面积可以得知湿周、水力半径,求出水流流速。对于溶解态污染物,当污染物在河流横向方向上达到完全混合后,描述污染物的输移、转化的微分方程为:沿河流方向距离,m;c表示位于污染源(排放口)下游x处的水质浓度,mg/L。

7、在风险识别中,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有()。【多选题】

A.火灾

B.爆炸

C.泄露

D.非正常工况排放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为: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类型。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

8、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能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有()。【多选题】

A.勘察期

B.施工期

C.运营期

D.封场期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勘察期的主要工作是形成科学的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与环评报告。施工期产生的直接生态影响一般属临时属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产生的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的。施工期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尘土污染,噪声污染等。运营期的生态和污染影响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渗滤液对下水的影响,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影响等。封场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可能受到污染。

9、在测定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多选题】

A.生长量

B.呼吸作用消耗量

C.枯枝落叶损失量

D.被动物吃掉的损失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测定绿色植物的牛产量时,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主要内容包括:①地上部分生产量;②地下部分生产量;③枯死凋落量;④被动物采食量。收割法最大的局限性是不能计算因草食性动物所吃掉的物质,更无法计算绿色植物用于自身代谢、生长和发育所耗费的物质。实际上所测量的部分是现在生物量,即测定当时绿色植物有机物质的数量。假如把呼吸的损失量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如草食动物吃掉的量)加进去修正收获量,才可估测出总生产量或总生产力。

10、影响项目场地潜水含水层易污性的因素有()。【多选题】

A.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程度

B.项目场地包气带介质

C.项目场地分区防渗

D.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控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B项,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质。A项,当污染源分布于流动系统的补给区时,随着时间延续,污染物质将沿流线从补给区向排泄区逐渐扩展,最终可波及整个流动系统,即使将污染源移走,在污染物质最终由排泄区泄出之前,污染影响也将持续存在。污染源分布于排泄区,污染影响的范围比较局限,污染源一旦排除,地下水很快便可净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河道管理中,以下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不符的是( )。

A.在不通航的河流或者人工水道上修建闸坝后可以通航的,闸坝建设单位应当同时修建过船设施或者预留过船设施位置
B.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C.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沿河居民可自行在河道采砂
D.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经批准可从事采石、取土等对水工程运行影响轻微的活动
E.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答案: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禁采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第四十三条规定,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 OOOX 300m3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34 X 10^5m2( 含50 幢18 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 m 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为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和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 m 外是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 层住户降噪1.0 dB (A) 。查阅己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 2 类区夜间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 m。
【问题】
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2. 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 类区标准。
3. 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4. 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5. 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答案:
解析:
1 .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答: (1)油烟采用油烟净化设备:
(2) 厨房含油废水采用隔油设施;
(3 )应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水泵等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4) 固体废物应实行分类存放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应妥善处置,可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利用,不能回收的及时送往垃圾转运站。
2. 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 类区标准。
答: 2 类区夜间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 。小区最东侧距高速公路60m ,远小于230m,故夜间东侧噪声超标,不能满足2 类标准。
最南侧居民楼距高速公路100 m, 3 层以上(1 8 层住户房屋距公路不会超过230m) 住户夜间噪声会超过2 类区标准。根据线声源噪声衰减规律,距公路约115m(230 m12) 处噪声会超过2 类区标准3 dB (A) ,绿化带对1~3 层住户降噪1.0 dB (A),因此,距公路100 m 南侧的1~3 层住户夜间噪声仍会超标。
综上,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不能满足2 类区标准。
3. 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答:因该小区拟建在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附近,首先应在高速公路在小区附近路段设声屏障。其次应采取如下措施:
(1)调整小区功能布局。建议将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的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由西、北面调整至小区临高速公路的东侧。
(2) 优化东侧楼房布局,居民住户布局尽可能为南北朝向,与高速公路垂直,而不是平行布局。
(3)调整后最东侧居民楼安装双层通气隔声窗。
(4) 在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平坦的空旷地带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
4. 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答: (1)污水截留管道措施:使污水排入城区下游问道,不排入该问段。
(2) 河道清淤措施:清除河道内受污染的污泥,改善水体质量。
(3)河岸景观绿化措施;
(4) 修建拦河坝,使该河段形成景观水域。
5. 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1)渗滤液收集和处理问题:
(2) 恶臭及异味污染防治措施:
(3) 灭蚊蝇、泊'毒问题;
(4) 垃圾装卸过程中及运送车辆噪声、清洗车辆废水等污染防治问题。
【考点分析】
1 .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拉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大纲( 2014 年版〉新增加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措施、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本案例题第1 、3 、4 题均出自此考点。本案例的设计再次印证了案例分析考题的答案来自于导则与标准以及技术方法,请在扎实复习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准备案例分析考试。
2. 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 类区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2) 选用评价标准; (3)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6) 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此题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环境影响预测的模式,不仅可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反推。类似的还可以设计大气预测方面的考题。
3. 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4. 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5. 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本小题的考点主要从环境影响识别角度进行设计,类似的考点还经常出自《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般工业《一般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标准。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 )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 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
A 规划审批机关
B 规划编制机关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市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