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12-22)

发布时间:2020-12-22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1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

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

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故A选项错误。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为两个月以上,故C选项错误。三级评价未做出相应要求,故D选项错误。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矩阵法环境影响识别表中,建设项目各建设阶段与环境要素交叉的格点,表示的()。【单选题】

A.影响因子

B.影响范围

C.影响要素

D.影响程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矩阵法环境识别表中,如果认为某项“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的格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因此,格点代表的是影响要素

3、应用一维潮平均水质解析模式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河口浓度分布,所需的数据及参数有()。【多选题】

A.潮平均流量或流速

B.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

C.一阶衰减系数

D.横向混合系数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一维潮平均水质解析模式为,式中:t表示潮汐周期时间;表示潮平均净流量;上标“-”表示潮平均值;Ex为潮平均等效纵向离散系数。因此,当用一维潮平均水质解析模式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河口浓度分布,所需的数据及参数有潮平均流量和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

4、下列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中,不属于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的是()。【单选题】

A.燃烧法

B.生物净化法

C.重力法

D.膜分离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态污染物与载气呈均相分散,作用在两类分子上的外力差异很小,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只能利用污染物与载气物理或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沸点、溶解度、吸附性、反应性等),实现分离或者转化。常用的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净化法等。

5、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单选题】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题中数据可知,氨氮、总氮、的浓度均超标。

6、关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指数法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达标

B.标准指数<1时,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

C.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小,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D.标准指数>1时,数值越大,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对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参数,其标准指数法公式为为水质参数i的标准浓度值。当标准指数≤1时,表示某地下水水质因子的的监测浓度值≤该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即:达标;此时,该分式数值越小,则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越符合标准。当标准指数>1时,表示某地下水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该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即:超标;此时,该分式数值越大,则该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越严重。

7、下列参数中,不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估算模式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是()。【单选题】

A.面源排放速率

B.面源排放高度

C.面源长度

D.面源初始横向扩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估算模式中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面源参数包括:面源排放速率;排放高度(m);长度(m,矩形面源较长的一边),宽度(m,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8、岩溶地面塌陷多发生于()。【多选题】

A.裸露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

B.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

C.裸露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

D.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大量塌陷事件表明,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和裸露型岩溶分布区,部分发育在埋藏型岩溶分布区。地下水的流动及其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岩溶塌陷形成的最重要动力因素,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地带,最易产生塌陷,这些地带有:①岩溶地下水的主径流带;②岩溶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带;③地下水位埋藏浅、变幅大的地带(地段);④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段;⑤双层(上为孔隙、下为岩溶)含水介质分布的地段,或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地段;⑥地下水与地表水转移密切的地段。

9、已知项目污染因子及河流特征指数如下表,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单选题】

A.COD、氨氮、总磷

B.氨氮、COD、总磷

C.氨氮、总磷、COD

D.COD、总磷、氨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污染因子,式中:为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为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为水污染物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为评价河段水污染物i的浓度,mg/L;为评价河段的流量,。将题中数据代入计算,ISE(COD)=5,ISE(总磷)=2.5,ISE(氨氮)=3。因此,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OD、氨氮、总磷。

10、某河流断面DO和pH的标准指数均大于1,可能存在的状态有()。【多选题】

A.现状DO浓度低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B.现状DO浓度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C.现状存在碱污染

D.现状存在酸污染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4-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适用于( )的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

A.射线装置
B.核设施退役
C.核电厂选址
D.放射性废物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断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 )。

A.循环水排水
B.间接冷却水排水
C.含热量最大的冷却水排水
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5.2.1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C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按( ) 实行分类管理。
A 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B 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
C 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D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