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1-12)

发布时间:2021-01-12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应附的图件是()。【单选题】

A.最冷月气温变化图

B.大比例尺地形图

C.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D.周围地区土壤剖面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2、消声器消声性能评价指标有()。【多选题】

A.插入损失

B.压力损失

C.声压级降低量

D.传递损失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评价消声器声学性能好坏的量主要有四种:①插入损失;②传声损失;③减噪量;④衰减量。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通常为压力损失或阻力系数。

3、采用定向钻方法进行穿越河流的天然气管线施工,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单选题】

A.施工对河流底栖生物的影响

B.泥浆产生的环境影响

C.施工爆破产生的振动影响

D.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为该天然气管线施工穿越河流,所以首先要考虑是否会造成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变化,而且影响底栖动物和鱼类种群数目。

4、海洋环境调查时,下列条件中,符合以水深作为真光层深度的是()。【单选题】

A.真光层深度/水深=0.5

B.真光层深度/水深=0.7

C.真光层深度/水深=0.9

D.真光层深度/水深=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真光层判断标准取向下辐照度为表层1%的深度作为真光层的下界深度;若真光层大于水深,取水深作为真光层的深度。题中只有D选项符合真光层深度大于水深。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应收集的资料有()。【单选题】

A.地震安全评价报告

B.人口数据

C.经济统计数据

D.水土保持报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要叙述评价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其中包括:①人口,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②工业与能源,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④交通运输,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6、某项目拟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生产废水,消化气(沼气)应由()。【单选题】

A.UASB底部收集并导出

B.UASB下部收集并导出

C.UASB中部收集并导出

D.UASB上部收集并导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7、某河段控制断面上游拟新增两个稳定排放源、。规划允许两个新增源在该断面COD浓度增量限值为0.5mg/L。若设计水文条件下,、在该断面的单位负荷响应系数分别为,则下列、的COD分配方案中,可行的有()。【多选题】

A.方案1:12.5KG/D,:25.0KG/D

B.方案2:20.0KG/D,:10.0KG/D

C.方案3:25.0KG/D,:1.0KG/D

D.方案4:4.0KG/D,:40.0KG/D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得:方案1,的COD浓度增量为0.02*12.5=0.25(mg/L),的COD浓度增量为0.01*25.0=0.25(mg/L),总增量为0.5mg/L,符合题意;方案2,的COD浓度增量为0.02*20.0=0.4(mg/L),的COD浓度增量为0.01*10.0=0.1(mg/L),总增量为0.5 mg/L,符合题意;方案3,的COD浓度增量为0.02×25.0-0.5(mg/L), 的COD浓度增量为0.01×1.0-0.01 (mg/L),总增量为0.51mg/L,不符合题意;方案4,的COD浓度增量为0. 02×4.0=0.08( mg/L),的COD浓度增量为0.01×40.0=0.4 (mg/l),总增量为0.48mg/L,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

8、某项目评价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布设3个草地样方,物种的株数见下表,则该评价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单选题】

A.3.2

B.3.0

C.1

D.0.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即,式中:H为样品的信息含量(彼得/个体)=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为种数;为样品中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如样品总个体数为N,第i种个体数为。将题中所给数据代入,H=-[(24/40)*ln(24/40)+(12/40)*ln(12/40)+(4/40)*ln(4/40)]≈1。

9、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50km、20km、10km,则对应的水期排序是()。【单选题】

A.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海水入侵一般指由于淡水层的过量开采,使淡水与海(成)水之间的水利平衡遭到破坏海(成)水从海洋一侧向内陆运移,造成淡水水源地水质恶化变成,可能最终报废的现象。天然条件下淡水与咸水间一般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动力平衡,人为地破坏这种平衡或使咸海水发生联系,因而出现海水入侵。因此,根据海水入侵的机理可知,海水入侵平均长度50km、20km、10km分别对应的应为该弱湖河口的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10、某沿海经济开发区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阶段有()。【多选题】

A.水文调查期

B.建设施工期

C.生物调查期

D.正常运行期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期间,通常可能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题中,“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项目”属于海洋工程,因此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阶段有建设施工期和正常运行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大气污染源中,属于面源的是()。

A:平房区小煤炉
B:锅炉18m高的烟囱
C:露天堆场
D:15m高的两个相邻排气筒
答案:A,C
解析:

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20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的10个村、2个工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两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现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形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m2,临时建筑19344m2,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2.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3.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4.简述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注意如下问题:
(1)持生态整体性观念,切忌割裂整体性作“点”或“片段”分析。
(2)持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切忌把自然保护区当作封闭系统分析影响。
(3)持生态系统为地域差异性系统观,切忌以一般的普遍规律推断特殊地域的特殊性。
(4)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切忌甩一成不变的观念和过时资料为依据做主观推断。
(5)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分析,要做到把全部工程活动(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都纳人分析;把工程活动的全过程(从勘探至闭矿、设备退役)都纳入分析;把各种不同的影响形式、内容都纳入分析,筛选重点影响问题作深入分析与研究。
(6)做好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要做到对敏感保护目标逐一进行影响分析,并结合上述的工程分析内容作全部活动、全过程和所有影响形式的影响分析;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性质、保护要求做好影响分析。
(7)正确处理依法评价影响和科学评价影响的问题。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贯彻执行环保政策与法规,将建设项目的影响限定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二是科学地预测实际发生的影响。有时,建设项目能满足法规要求,但不一定实际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8)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特殊性问题。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应充分重视间接性的、潜在的、区域性的和综合性的影响。
2.(1)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2)因为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内。
3.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有:
(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经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4. (1)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下:
①工程概况:介绍项目名称、工程项目设计等。
②施工规划: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
③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根据调查结果,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数据。如占地、植被破坏量、水土流失量等。注意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时要考虑区分临时影响和永久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荐方案对比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以及其他风险问题。
(2)建设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据施工人数和施工人员每天的用水定额来计算;施工扬尘与施工噪声可采用类比法来计算。
(3)运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内容包括公路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考虑公路车辆泄漏和事故风险影响源强。
5.本项目竣工后需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调查的重点为水土流失危害、景观影响、水源区水环境影响、土地资源占用量、生物多样性损失、声环境影响。调查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对改、扩建Ⅰ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即可。
A.15~70cm B.35~70cm C.25~80cm D.35~80cm

答案:C
解析:
对改、扩建Ⅰ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80cm即可。

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会有一定的影响。
A.传播 B.积聚 C.传输 D.扩散


答案:C,D
解析:
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会有一定的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