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9-13)

发布时间:2021-09-13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声源和敏感点之间拟设置声屏障,其菲涅尔数N为4.85。该声屏障可降低敏感点处声压级()。【单选题】

A.20dB

B.10dB

C.68dB

D.47dB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101g[1/(3+20n1)]=-101g[1/(3+20X4.85)]=-101g(1/100)=20dB。

2、已知某厂房靠近窗户处的声压级身90dB(1000Hz),窗户对1000Hz声渡的隔声量(TL)为20dB,窗户面积为2m。,则从窗户透射的声功率级(1000Hz)是()。【单选题】

A.73dB

B.70dB

C.67dB

D.64dB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从窗户透射的声功率级是67dB。

3、下列方法中,利用密度差异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有()。【多选题】

A.隔油

B.过滤

C.气浮

D.反渗透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隔油、气浮方法是利用密度差异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气浮适用于去除水中密度小于1kg/L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可用于污水处理,也可用于污泥浓缩。

4、某新建高速公路以隧道方式穿越一植被茂密的山体,该项目运营期隧道穿越段应进行的生态监测内容有()。【多选题】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水质

C.鸟类生态习性

D.植物生长状况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生态监测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对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变量的测定。项目运营期隧道穿越段应进行的生态监测包括鸟类生态习性和植物生长状况。

5、某样地景观生态调查测得W斑块的频率和景观比例分别为36%和40%,若样地内W斑块的数量为48,斑块总数为300,则W斑块的优势度值是()。(注:Do=0.5×[0.5×(rd+rf)+lp]×100%)【单选题】

A.27%

B.32%

C.33%

D.7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称为优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Do=0.5×[0.5×(rd+rf)+lp]×100%。 代入数据可得,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48/300×100%=16%,则:Do=0.5×[0.5×(16%+36%)+40%]×100%=33%。

6、下列污水处理单元中,本身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的是()。【单选题】

A.生物接触氧化池

B.曝气生物滤池

C.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D.生物转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操作步骤包括:进水→曝气反应→静置沉降→出水。其中,静置沉降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构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本身不具有污泥沉淀功能。

7、某垃圾填埋场下游潜水监测井中检出特征污染物。假定潜水含水层为一维稳定流,则关于特征污染物运移源强类型为()。【单选题】

A.连续点源

B.瞬时—连续点源

C.瞬时点源

D.混合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源强是指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其类型包括瞬时点源、连续点源、连续线源和连续面源。其中,连续点源的源强以单位时间的释放量表示。因此,当题中的潜水含水层为一维稳定流(除流动方向外,其他方向的参数不变)时,该特征污染物的运移源强类型为连续点源。

8、下列属于水库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的有()。【多选题】

A.坝址方案比选

B.施工方式

C.水库淹没占地

D.鱼类调查计划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项,属于现状调查的内容。水库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有坝址方案比选、施工方式和水库淹没占地等。

9、某企业年操作时间为300d,工艺废水产生量为1000t/d,COD浓度为1000mg/L,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0t/d,COD浓度为300mg/L,两种废水混合后送厂污水站处理,COD的去除效率为90%,处理后40%外排,该企业污水中COD的排放量为()。【单选题】

A.12.36t/a

B.18.54t/a

C.27.81t/a

D.30.90t/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企业污水中COD的排放量=(1000×1000+100×300)×10-6×300×(1-90%)×40%=12.36(t/a)。

10、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多选题】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动物迁徙通道阻隔

D.景观破坏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建设期会发生实质性的生态影响,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破坏等。施工单位应针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周围保护目标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作业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降至最低。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 )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 )。
A.建设单位监测 B.建设单位评估
C.当地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 D.当地环境保护监测站评估验收

答案:A
解析:

1998年设立的某包装厂含二甲苯废气的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二甲苯排放浓度为70mg/m3,15m高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则该排气筒二甲苯排放限值是()。

A:排放浓度70mg/m3,排放速率0.64kg/h
B:排放浓度70mg/m3,排放速率0.32kg/h
C:排放浓度35mg/m3,排放速率0.64kg/h
D:排放浓度35mg/m3,排放速率0.32kg/h
答案:B
解析:
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法计算出的结果再严格50%执行。则该排气筒二甲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0*(12/15)2*50%=0.32(kg/h)。题排放浓度不变。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A:设置声屏障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答案:A,B,C,D
解析:
题中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设置声屏障、选用低噪声冷却塔、调整冷却塔的位置、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