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1-27)

发布时间:2021-01-27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已知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之间的不同关系,计算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处的声级的公式可近似为()。【多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设线声源长为,单位长度线声源辐射的声功率级为。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处的声级为:

2、三个声源对某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分别是60dB(A)、60dB(A)、63dB(A),则该敏感目标接收到的声级是()dB(A)。【单选题】

A.61

B.63

C.65

D.6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利用表3分贝和的增值表直接查出不同声级值加和后的增加值,然后计算加和结果。首先,两个60dB声源因声压级差为0,查上表得出增值△L为3dB。与另外一个63dB生源叠加,最终敏感目标接收到的声级是66dB。

3、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单选题】

A.100米

B.21.5米

C.10米

D.4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通过已知点声源声功率级时的距离发散衰减量公式可知,在距离点声源,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为60dB,即

4、分析电石法聚氯乙烯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应分析的指标有()。【多选题】

A.单位产品电石消耗量

B.单位产品电石渣产生量

C.单位产品催化剂消耗量

D.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是清洁生产指标选取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是从一个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地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从原材料的采掘,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产品的销售,直至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处置。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5、AP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单选题】

A.规定开发区集中供热

B.制定污水集中处理方案

C.明确固废处置方案

D.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利用A-P值法估算环境容量需要掌握以下基本资料: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④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⑤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⑥第i个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6、下列参数应列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是()。【单选题】

A.面源半径

B.烟气出口速度

C.横向初始扩散参数

D.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表2矩形面源参数调查清单中可看出,上述参数中,应列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是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7、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解析解预测河口氨氮浓度纵向分布无需输入的参数是()。【单选题】

A.余流量或余流速

B.一阶衰减系数

C.纵向离散系数

D.横向混合系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中,对于溶解态污染物,当污染物在河流横向方向上达到完全混合后,设定条件:忽略纵向离散作用;当考虑河流的纵向混合时,由于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的作用远小于由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剪切离散,一般可将其忽略,即忽略横向混合作用,模型中无需输入横向混合系数。

8、下列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不属于初步论证的是()。【单选题】

A.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B.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C.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D.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初步论证,主要从宏观上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必要时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初步论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建设项目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②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③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9、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背景值、对照值、监测值分别代表的是()。【单选题】

A.历史、天然、现状监测值

B.天然、历史、现状监测值

C.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监测值

D.非项目影响区、项目区、项目影响区监测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地下水所含化学成分的浓度值,它反映了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环境自身原有的化学成分的特性值。通常将评价区域内历史记录最早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域内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作为对照值。

10、地下水评价Ⅰ类改扩建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设的依据有()。【多选题】

A.项目总图布置

B.现有污染源分布

C.项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D.项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主要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查明地下水水流与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于Ⅰ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有控制意义的点位。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第二类污染物控制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车间排放口釆样监控
B.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在城镇排放口釆样监控
D.不同行业的采样监控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①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②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某项目设计的循环水量为25000m3/d,循环补水量为400m3/d,其他新鲜用水量为2600m3/d,该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为()。

A:81.4%
B:89.3%
C:90.2%
D:98.6%
答案:B
解析:
该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25000/(25000+400+2600)*100%≈89.3%。

垂直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垂向一维
D.立面二维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目的是()
A保证灌溉用水
B防止水体污染
C防止水源枯竭
D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答案:B,C,D
解析: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