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1-03-02)

发布时间:2021-03-02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企业位于 3 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 (A)、65dB (A)、63dB (A)和61dB (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

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

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

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眼值,其中3 类区昼间限值为65dB (A) ,因此C 正确。

2、某露天矿山开采项目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占地面积约25,矿山开采将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该矿山开采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只做生态影响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表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结合题千信息,非生态敏感区、25占地,属于二级评价;根据4.2.3 在矿山开来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坪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因此本是为一级评价。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预测内容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常规预测内容的有()。【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日平均质最浓度预测

B.新增污染源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小时平均质最浓度预测

C.削减污染源(若有)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日平均质最浓度预测

D.削减污染源(若有)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小时平均质最浓度预测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表8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选项ABC 正确。

4、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单选题】

A.医疗垃圾焚烧残渣

B.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C.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D.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6.1 ,选项C可以直接入场填埋处置;选项AB根据6.3 ,需满足一定条件后才可入场填埋;选项D根据6.6 需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才可进入场填埋。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推荐的规划分析主要方式或方法不包括()。【单选题】

A.核查表

B.情景分析

C.专家咨询

D.事件树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分析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核查表(不选A) 、叠圈分析、矩阵分析、专家咨询(不选C) 、情景分析(不选B) 、博弈论、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等。

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使用多年水质分析资料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正确的评价量是()。【单选题】

A.多年几何平均值

B.多年算术平均值

C.多年丰水期几何平均值

D.多年平水期算术平均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IT 14848-93 , 6.4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B正确)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单选题】

A.循环水排水

B.间接冷却水排水

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

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5.2.1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C正确)。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铅锌矿开采项日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单选题】

A.勘查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施工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5.1工程分析内容,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A正确) ,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单选题】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纲》 HJ2.1-2016 , 3.5.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B不选)、评价标准(D不选)和环境制约因素(C不选) ,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10、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交通线路中,需在其两侧一定距离内划定4a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单选题】

A.三级公路

B.城市支路

C.内河航道

D.铁路干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声环境功能区分类,也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千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因此C正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4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户外声传播衰减中,与声波频率无关的是()

A.几何发散衰减
B.大气吸收衰减
C.屏障引起的衰减
D.绿化林带引起的衰减
答案:A
解析:

水泥项目
【素材】
某水泥厂现有一条4000t/d水泥熟料的干法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并有自备的石灰石矿山、砂页岩矿山,年产硅酸盐水泥125万t。现有工程环保治理设施完备,“三废”排放均符合标准。
该水泥厂拟扩大生产规模,扩建两条4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石灰石、砂页岩(或覆盖土)、河砂、工业废渣和铁矿石五种原料配料,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掺烧适量热值高的工业废弃物,年产水泥熟料288万t,年产P.II42.5水泥313万t。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配置不全、经济效益差的机立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累计达251万t。
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主生产厂区、矿山扩能改造工程和专用码头改造工程。现厂区位于丘陵地带,该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新建主生产厂区位于现厂区内西北角空闲地块,拟新建原料、燃料堆场和预均化堆场区,主生产区,粉磨站区等三个功能区。石灰石矿山与西南砂岩矿山邻接,位于拟建厂址西北方约9km;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现设有2个30t的炸药库、1个6万发的雷管库;矿山为凹陷露天采矿场,开采出的石灰石与砂岩运至破碎站混合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廊道运至主生产厂区。扩能改造后,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
该扩建工程生产线废气排放总量322万m3/h,共设收尘器77台,对窑尾和窑头废气分别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收尘,收尘后粉尘排放浓度 30mg/m3;其余各点废气经袋式收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标规定。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10、TSP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址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该扩建项目污水总量为214.0m3/d,经生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要求后回用,全厂生活、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
【问题】
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2.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
3.请给出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包括废气、废水、噪声的监测因子、监测位置,哪些因子需连续监测等。
4.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附1:《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节选。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水泥厂及现有水泥厂之扩建、改建工程。现有水泥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3.1水泥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

5.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答:该工程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理由如下:
(1)生产规模为2X4 500t/d,该工程燃烧中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属于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项目:“利用现有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
(2)釆用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为国家鼓励的工艺。
(3)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机立窑生产线,符合“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政策。
(4)拥有自备石灰石、砂页岩矿山,且运距较短,属于“有资源的地区”,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符合“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的产业政策。
2.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
答: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主体工程和矿山两部分,分析如下:
(1)主体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原料装卸、均化、破碎、粉磨,煤破碎、制粉、输送,熟料冷却、输送,水泥粉磨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破碎、粉磨、风机产生的)。
原料贮存,熟料贮存、散装,水泥贮存、散装、包装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
生料预热、分解,熟料煅烧、冷却、破碎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废气(SO2、NOx、烟尘)、噪声。
设备冷却,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
(2)矿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石灰石矿山开采活动,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矿石破碎、凿岩钻孔、爆破等产生的)、废水(矿坑涌水)、噪声(钻孔、爆破、破碎产生的)、废土石、爆破震动;生境破坏;水土流失。
废石场的废石堆填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破碎机站的石灰石破碎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矿区内公路的石灰石和废石运输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扬尘、汽车尾气、噪声。
皮带长廊的石灰石输送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炸药库的炸药存放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环境风险。
(3)公用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加油站、机电汽修、车辆清洗等辅助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废机油。
办公、食堂、浴室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活污水、油烟、生活垃圾。
3.请给出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包括废气、废水、噪声的监测因子、监测位置,哪些因子需连续监测等。
答:见表1。


4.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答:项目年产水泥288万t 50万t,厂址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根据《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68—2000),该改扩建工程厂界与居住区之间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但该项目位于丘陵区,属复杂地形,GB18068—2000规定:“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10、TSP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区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故该项目厂址卫生防护距离应取600m,该范围内不能新建村民住宅,以避免最大地面浓度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5.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答:该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影响因素:
(1)矿山火药库风险影响分析。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火药库的风险主要为火药意外爆炸对周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危害。环境危害主要为爆炸后引发的火灾对火药库区域的植被、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综合利用固废运输风险。该项目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运输存在一定风险,在运输中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固废可能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取决于事故排放强度与处理系统的适应力等。
(3)综合利用固废焚烧风险。该项目掺烧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规定:“水泥窑不得用于焚烧重金属类危险废物。”该项目应加强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的成分控制,杜绝混入重金属物质。一旦工业废渣混入重金属,经焚烧过程,重金属从固态转化进入废气,虽然窑尾高效布袋收尘器能拦截部分重金属,.但仍会给大气环境带来污染,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
【考点分析】
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举一反三:
与本题有关的产业政策如下:
(1)国办发[2003]10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布的《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1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
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2)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规定“日产4000t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t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为鼓励类项目。
(3)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利用现有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等节能改造”属于鼓励类项目,“2000吨/日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年以下水泥粉磨站”属于限制类项目,“1、窑径3米及以上水泥机立窑(2012年)、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2、直径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3、无复膜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线”属于淘汰类项目。”
2.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举一反三: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注意除水泥厂本身外,不要忽略矿山环境影响。
3.请给出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包括废气、废水、噪声的监测因子、监测位置,哪些因子需连续监测等。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5)制订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举一反三:
监测计划建议中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规定:“新、改、扩建水泥生产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气筒(窑尾)应当安装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连续监测装置;冷却机排气筒(窑头)应当安装烟气颗粒物连续监测装置;对现有水泥生产线,应按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安装连续监测装置。”
(2)因本案例项目掺烧生活垃圾,窑尾监测因子应增加《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规定的因子(二噁英类、CO、HCl、Hg、Cd、Pb等)。
(3)废水监测因子中水泥厂特征污染物为pH、SS,机修等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类,污水量、COD、氨氮是用于核算总量控制的指标。
4.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卫生防护距离的设定是一类特殊的污染控制措施,一方面要会利用专门的卫生
防护距离标准判断卫生防护距离;另一方面还要就项目的特殊性,根据环评预测结果,合理确定推荐的卫生防护距离。
5.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8)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举一反三:
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中,应注意项目组成的各个部分的风险因素均要考虑。


原油输送管道(20分)


为缓解当地油品外运问题,某省拟投资1 2亿元,从A市到B市拟铺设成品油管道工程,可研设计管道干线长750 km,设计压力10 MPa,管径采用φ457 mm。设计最大输量为400万t/a 。项目共有支线3条,总长30 km。沿线设分输站、泵站共6座,其中有2座分输阀室。管线以定向钻方式穿越大型河流C河1次,以大开挖方式穿越中型河流D河2次,穿越铁路1次,公路1次。工程修建施工便道50 km。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站场、管线桩位、阀室)35 hm2,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2 00 hm2,其中临时占用基本农田120 hm2、林地200 hm2。初步现场踏勘表明,本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的地形地貌单元主要有垄中高原黄土丘陵区、关中平原。本工程沿线经过湿地自然保护区E(部分穿越)和陵墓群F(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站场距离100~300 m附近有村庄3个。


【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


2.列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


3.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管道施工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4.简述项目临时占用的基本农田的主要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5.简述管道事故状态的环境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答案:
解析:

1.根据导则,线路长度在100 km以上,经过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本项目线路长度750 km,沿线经过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本项目生态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2.(1)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工程沿线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地下水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应确保各要素环境质量均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包括:大型河流C河、中型河流D河、基本农田、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E、陵墓群F和3个村庄。


3.(1)清理施工带、开挖管沟、建设临时施工便道,包括:①临时占地改变土地使用功能;②扰动土壤将使土壤的结构、组成及理化特性等发生变化;③植被遭到破坏,农业损失、林木被砍伐等;④弃土处置不当会产生水土流失。(2)河流穿越,①穿越中型河流D河时采取大开挖方式,可能污染水体、弃土不当堵塞河道;②穿越大型河流C河时采取定向钻方式,将临时占用土地,并将产生弃土和废弃泥浆。(3)站场建设等永久占地改变土地使用功能,使耕地面积减少或影响其他功能。(4)管道试压、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废水可能污染地表水体。(5)施工机械、车辆使用将产生噪声、扬尘、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废气。(6)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不当会污染环境。


4.(1)项目临时占用的基本农田的主要影响为管沟开挖扰动土体使土壤结构、组成及理化特性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


(2)环境保护保措施如下:


①划定施工范围,尽可能少地占用耕地。施工结束后做好农田的恢复工作,应按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复垦。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植被(自然的、人工的)破坏应在施工结束后的当年或来年予以恢复。②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作业方式。即挖掘管沟时,应执行分层开挖的操作制度,表层耕作土与底层耕作土分开堆放;管沟填埋时,也应分层回填,即底土回填在下,表土回填在上。分层回填前应清理留在土壤中的固体废物,回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回填后多余的土应平铺在田间或作为田埂、渠埂,不得随意丢弃。③清理施工作业区域内产生的废弃物。④施工应尽量避开作物生长季节,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要保护农田林网,使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对稳定。


5.本管道输送的成品油属易燃易爆物品,管道输送具有一定的压力,并且管线要穿越一些大中型河流,易受到洪水、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再加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作用,本工程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性。


(1)对穿越湿地段的管线,应尽量进行线路调整,能避绕尽量避绕。(2)增加穿越湿地段的管道壁厚。(3)增强穿越河流和湿地地段的管道防腐级别,将上述穿越段管道及两端各500 m线路的防腐级别由原先的普通级防腐提升为加强级防腐。(4)保证埋深。建议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定向钻施工方式。(5)穿越湿地保护区段的管线增设警示牌,警示人员不要破坏管道。(6)增加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地段管道的内检测频率,及时掌握管道的壁厚及破损点数据,并对破损点进行及时修复。(7)加强对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地段管道的巡检力度,防止人员蓄意破坏,及时调整阴极保护电压、电流参数,使管道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有明确的评价工作分级,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级别,线性工程经过生态敏感区、长度在100 km以上即为一级评价。


2.本题要注意的是环境保护目标一般包括环境敏感目标和区域环境要素,应确保环境质量不因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而下降,从而达到保护各类环境要素的目的。


3.管道施工(输油管线与输气管线类似)一般可分为线路施工和站场施工,整个施工由具有相应施工机械设备的专业化队伍完成。其过程概述如下:


(1)在线路施工时,首先要清理施工现场,并修建必要的施工道路,以便施工人员、施工车辆、管材等进入施工场地。在完成管沟开挖、铁路、公路穿越、河流穿越等基础工作以后,按照施工规范,将运到现场的管道进行焊接、补口、补伤、防腐,然后下到管沟内。(2)建设工艺站场时,首先要清理场地,然后安装工艺装置,并建设相应的辅助设施。(3)以上建设完成以后,对管道进行试压,然后覆土回填,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地貌、恢复地表植被;对站场进行绿化。


4.对于基本农田,如果永久占用,必须遵守“占一补一”“总量平衡”的原则。对于临时用地,则需要遵守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而对于表层土的处理必须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作业方式。


5.输油管道的风险主要为油品泄漏,那么防范措施自然要从尽量避绕、增加壁厚、保证埋深、加强管理等方面考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