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10-09)

发布时间:2020-10-09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KTV建成营业后通过建筑结构对楼上酒店客房产生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污染。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测量KTV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客房内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客房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B.测点须布设在客房内噪声最大位置处

C.测量正常营业时客房内1MIN等效声级

D.须测量客房内噪声31.5HZ~500HZ各倍频带声压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应在关闭状态下测量,B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以上;C非稳态应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2、某规划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排放SO2、NOX及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300t/a、 600t/a. 1500t/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进行筛选,下列评价因子应相应增加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的有()。 【多选题】

A.SO2

B.PM 2.5

C.NOX

D.O3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某规划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排放SO2、NOX及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300t/a、 600t/a. 1500t/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进行筛选,下列评价因子应相应增加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的有PM 2.5、O3。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选择可行技术方案

B.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结合成本、区(流) 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源的削减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废水污染物达到较低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C.对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应考虑保护水域生境及水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需求,提出优化运行调度方案或下泄流量及过程,并明确相应的泄放保障措施与监控方案

D.对于建设项目弓|起的水温变化可能对农业、渔业生产或鱼类繁殖与生长等产生不利影响,应提出水温减缓措施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说法错误的是:(1)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选择可行技术方案;(2)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结合成本、区(流) 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源的削减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废水污染物达到较低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属于水污染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的是()。【多选题】

A.各关心断面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B.到达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污染物浓度

C.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D.水面面积、水量、水温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属于水污染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的是各关心断面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到达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污染物浓度;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5、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使用水煤浆的锅炉参照燃油锅炉控制要求执行

B.燃气锅炉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限值

C.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本辖区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

D.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本辖区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

6、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的环境噪声测量时段和测量量包括()。【多选题】

A.测量夜间最大A声级

B.测量连续1min的等效声级

C.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

D.测量连续8h的等效声级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的环境噪声测量时段和测量量包括测量夜间最大A声级;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飞行区扩建的机场建设项目,其中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6%; 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是()。【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低于二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中度敏感的区域是()。【单选题】

A.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

B.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

D.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共分为三种类型,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 D.1。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下列哪项()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多选题】

A.监测因子

B.监测频次

C.监测时间

D.监测方案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包括()。【多选题】

A.监测点位只布设在重点影响区附近

B.监测指标只选择建设项目特征因子

C.二级评价每3年内开展1次跟踪监测工作

D.跟踪监测应尽量在农作物收割后开展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导则HJ964-2018的9.3.2 a)监测点位应布设在重点影响区和土壤环境敏感目标附近;b)监测指标应选择建设项目特征因子;c)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一般每3年内开展1次监测工作,二级的每5年内开展1次,三级的必要时可开展跟踪监测;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跟踪监测应尽量在农作物收割后开展。A选项应该是布设在重点影响区和土壤环境敏感目标附近;C选项一级评价每3年1次,二级评价每5年1次;D选项说法只针对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因单位调动发生的变更登记,一年内可申请二次
B.因单位调动申请变更登记者,应提交原单位出具的调出证明
C.再次登记同时可申请变更登记类别,每次可申请变更一个登记类别
D.因单位调动申请变更登记者,应提交现聘用单位出具的劳动合同证明
答案: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登记者的受聘单位名称、资质等级发生变更或登记者单位调动时,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办公室申请单位变更登记。因登记者单位调动发生的变更登记,一年内只可申请一次。再次登记同时可申请变更登记类别,未获准再次登记者不予变更登记类别。登记类别为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符合登记条件后,可在登记有效期内,将登记类别变更为与所在单位资质评价范围一致的其他登记类别。” 【说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变更申报时需满足: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专业类别申报累计满3年可进行变更。②从业的环评机构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报相关变更情况。③调离环评机构的,应当自调离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报注销。

假设枯水期事故排放导致苯胺瞬时泄漏进入河流,若河流径流量为常数,采用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苯胺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 )。

A.横向混合系数
B.纵向离散系数
C.河道过水断面积
D.苯胺的一级降解系数
答案:A,B,C
解析:
如果污染物进入水域后,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平流输移、纵向离散和横向混合后达到充分混合,或者根据水质管理的精度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定在排污口断面瞬时完成均匀混合,即假定水体内在某一断面处或某一区域之外实现均匀混合,则可采用水质模型进行预测评价。D项,苯胺属于难降解污染物。

(2011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

A.引用己有数据
B.类比测量
C.现场实际測量
D.专家咨询
答案:C
解析:
本题错了多半是读题不够仔细或理解有误区,对于敏感点任何时候最优选择是实测,因为就存在在那里。对于噪声源强——项目在环评时根本没有对应设备,只能类比测量,这两个概念可能容易混淆。


养牛场建设项目(20分)


为发展经济,A市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拟投资500万元在A市西北方向的城郊建设一个养牛场,规划用地50亩(1亩=1/15 hm2),养殖规模为存栏2 000头。养牛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将冲洗牛舍的废水就地处理后排入B河(该河流无饮用功能),牛粪由附近农民拉走肥田。已知该养牛场东南距城市中心区C镇居民集聚点约1.5 km。选址区主要为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植被为柳树、杨树及灌草丛,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降雨量充沛。


【问题】


1.根据项目选址区附近的环境特征和项目特点,判断该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列举该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


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哪些?


4.根据已知条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哪几个?


5.简述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该项目拟选场址不合理。理由如下:项目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由于养牛场存在较为明显的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并容易孳生病原生物等,选址时应远离城市及居民集中居住区,并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包括:硫化氢、氨、粪臭素。


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


(1)对牛舍粪便、尿液和恶臭污染的治理及其综合利用。(2)冲洗牛舍废水的集中处理。(3)设置合理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西北风下风向一定距离内建议不设置对恶臭等敏感的建筑物。(4)做好卫生防疫,预防瘟疫等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B河流和C镇居民集聚点。


5.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粪便能否及时拉走;②粪便能否完全清运走而不致造成污染;③粪便运送过程是否采用密闭运送方式,杜绝沿途撒落;④粪便清运交通是否方便,经济是否可行。




1.该题主要考点是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畜禽养殖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拟建场址周边是否有城镇、村庄等集中居民区,场址是否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区的下风向,并有足够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场址附近是否有风景名胜区、公园等居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等敏感保护目标。(3)养殖场污水排放是否会影响当地具有饮用功能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水体,包括地表水体和地下水。(4)是否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2.该题主要考点是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该题主要考点是要求考生掌握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4.该题主要考点是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5.该题主要考点是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