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7-09)

发布时间:2020-07-09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连续采样1小时

B.在排放时段连续采样

C.在排放时段内随机采集2~4个样品

D.在排放时段内等时间间隔采集2 ~4个样品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在排放时段连续采样;在排放时段内等时间间隔采集2 ~4个样品。

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型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不低于二级

D.三级A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型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为不低于二级。

3、拟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多选题】

A.车辆段边界噪声达标分析

B.车辆段边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分析

C.车辆段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

D.车辆段噪声源布局调整建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ABCD均属于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情况属于土壤环境影响不可接受的结论的是()。【多选题】

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GB 15618、GB 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D.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GB 15618、GB 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BD选项属于土壤环境影响不可接受的结论。

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面水环境功能区中, 需执行l类水域标准的有()。【多选题】

A.水产养殖区

B.鱼虾类产卵场

C.国家自然保护区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功能区中, 需执行l类水域标准的有鱼虾类产卵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各类水域适用标准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源头水适用I类标准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适用II 类标准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适用I类标准

D.娱乐用水区适用IV类标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各类水域适用标准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娱乐用水区适用IV类标准 。

7、根据《建设项目竣I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的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地质公园的地理位置

B.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

C.鱼虾产卵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

D.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I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的内容不包括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属于一 级评价的是()。【单选题】

A.多个污染源的石化项目

B.新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

C.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建设项目

D.新建的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I程的城市快速路项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属于一 级评价的是新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

9、风险事故情景设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不属于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原则。【单选题】

A.风险事故情形应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

B.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应分别进行设定

C.发生频率大于/年的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可作为代表性事故情形中最大可信事故设定的参考

D.事故情形的设定应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筛选,设定的事故情形应具有危险物质、环境危害、影响途径等方面的代表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发生频率小于 /年的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可作为代表性事故情形中最大可信事故设定的参考。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 界或大5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 ~ 2个监测点

B.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

C.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z 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1)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2)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3)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z 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中在“岩(土)层”是指()。

A:地表第一岩(土)层
B:地面至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
C:地面至潜水面之间渗透性最差的岩(土)层
D: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中的“岩(土)层”是指建设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


问题
1.识别污水处理场运行期环境影响。
2.处理后的污水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哪级标准?
3.污水处理场氨氮去除率为75%,计算出水氨氮浓度。
4.简述减轻污水处理场敞开式调节池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可采取的措施。
5.分析污水处理场固废临时存放中转堆场堆存含油污泥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6.预测排放口下游5km处河段BOD5浓度需要哪些数据和参数?

答案:
解析:
1.识别污水处理场运行期环境影响。
答:废水排放对A河的水质污染影响;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对乡镇居民的污染影响;运行噪声对乡镇居民的污染影响;污泥排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影响。【点评分析】:识别环境影响非常重要。对于污染性的项目,通常按照“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环境风险五方面进行识别即可,当然也要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
2。处理后的污水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哪级标准?
答:一级排放标准。
【点评分析】:送分题。由于河流执行111类水质标准,污水应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此为高频考点,考生务必要对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的对应关系搞清楚,包括废气排放。
3。污水处理场氨氮去除率为75%,计算出水氨氮浓度。
答:(50X100+200X50)/(50+200+150+10)X(1-75%)=9.15(mg/L)。
【点评分析】:送分题。虽然简单,却考过多次。
4。简述减轻污水处理场敞开式调节池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可釆取的措施。
答:加罩(盖板)密闭后,再将恶臭气体收集起来引至一定高度的排气筒髙空排放,或采取生物脱臭法进行处理后排放。
【点评分析】:对于恶臭气体的处理和影响问题,也考过多次。措施无非是密闭和处理,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5。分析污水处理场固废临时存放中转堆场堆存含油污泥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答:不合适。因为,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场固废临时存放中转堆场应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废物堆放处要防风、防雨、防晒,并且防渗层应达到有关要求。
【点评分析】:本题实际考察《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6.预测排放口下游5km处河段BOD5浓度需要哪些数据和参数?
答:预测采用完全混合模式以及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需要的基础数据有:A河的水质状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分污水场出水正常排放与不正常两种情况)、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需要的参数有:上游来水设计水量及BOD5浓度,污水设计流量及B0D5排放浓度,河流流速及BOD5的衰减系数,支流设计流量及BOD5浓度。
【点评分析】:本题实质为考察水质预测模型的选择。如给出模型和参数亦可。与2006年第三题问题相同。

风向玫瑰图中的C代表风速()。

A:0m/s
B:<0.5m/s
C:0.5m/s
D:0~1.0m/s
答案:B
解析:
C代表静风频率,静风指风速<0.5m/s。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