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12-01)

发布时间:2020-12-01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评价因子。【单选题】

A.大于

B.等于

C.不少于

D.少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不少于评价因子。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以厂址中心为起点确定

B.项目厂界浓度超标,须调整工程布局,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 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

D.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 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2)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有( )。【多选题】

A.测量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

B.测量全部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

C.噪声预测仅覆盖已测量的代表性敏感目标

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6.2 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6.2.1 在工程分析中,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6.2.2 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6.2.3 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6.2.4 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6.2.5 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6.2.6 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与建议包括()。【多选题】

A.项目危险因素

B.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

C.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D.综合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的工作过程,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是否可防控的结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评价结论与建议11.1 项目危险因素简要说明主要危险物质、危险单元及其分布,明确项目危险因素,提出优化平面布局、调整危险物质存在量及危险性控制的建议。 11.2 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及其特点,根据预测分析结果,明确突发性事故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区域和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提出保护措施及要求。 11.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结合区域环境条件和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明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重点说明防止危险物质进入环境及进入环境后的控制、消减、监测等措施,提出优化调整风险防范措施建议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原则要求。 11.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与建议综合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的工作过程,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是否可防控的结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可能影响的范围与程度,提出缓解环境风险的建议措施。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须提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

5、按照《环境影晌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水域概化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预测河段及代表性断面的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

B.河段弯曲系数> 1.3时,可视为弯曲河段

C.对于河流水文特征值、水质急剧变化的河段, 应分段概化

D.河网可不分段概化,应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环境影晌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河流水域概化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河网可不分段概化,应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结合各要素风险预测,选出影响范围最大的要素,说明建设项目对其产生的环境风险危害范围与程度

B.大气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由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确定,明确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

C.地表水、地下水对照功能区质量标准浓度(或参考浓度)进行分析,明确对下游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

D.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以避免急性损害为重点,确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结合各要素风险预测,分析说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危害范围与程度。大气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由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确定,明确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对照功能区质量标准浓度(或参考浓度)进行分析,明确对下游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以避免急性损害为重点,确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7、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这五类功能区是:①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②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③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④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⑤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不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

8、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污染源包括()。【单选题】

A.新增污染源及改建、扩建项目污染源

B.新增污染源及区域消减源

C.改建、扩建项目污染源及区域消减源

D.新增污染源及区域内在建企业污染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污染源包括新增污染源及改建、扩建项目污染源。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单选题】

A.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项目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C.项目建设阶段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10、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为()时,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单选题】

A.Ks≤-20%

B.K≤20%

C.Kz≥-20%

D.K≥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为Ks≤-20%时,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厂有2根据S02排气筒,高度均为80m,排放速率均为50kg/h,彼此间距 10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棑放速率分 别为( )。

A. 80m, 100kg/h B. 160m, 50kg/h
C. 160m, 100kg/h D. 80m, 50kg/h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等效排气筒的高度 和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此知识点非常重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 务必理解记忆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但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A抢修
B抢险作业
C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
D工期紧张

答案:A,B,C
解析:

A 皮革公司在B 市某工业固有一个年加工皮革2. 5 万张(折牛皮标张)的制革生产装置。几年后在C 市新建一个制革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皮革1 1.5 万张(折牛皮标张〉。拟建项目占地面积551 300 m2 ,总投资为7800 万元。主体工程包括草案制车间、整饰车间、冲洗车间; 配套建设的有职工宿舍、厂区污水处理站。A 皮革公司拟将污水经处理后农灌。制革生产一般包括准备工段、革柔制工段和整饰工段,其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介绍:
准备工段。指原料皮从浸水到浸酸之前的工序操作,其作用在于除去制革加工不需要的各种物质,使原料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表皮层、皮下组织层、毛勒、纤维间质等物质,适度松散真皮层胶原纤维,使裸皮处于适合辑制状态。辑制工段。包括鞍制和睬后湿处理两部分。铭辄工艺一般指栋制到加油之前的工序操作,它是将裸皮变成革的过程,恪初蹂后的湿恪辑革称为湿革, 需进行湿处理以增强革的粒面紧实性,提高柔软性、丰满性和弹性,并染色赋予革特殊性能。整饰工段。包括皮革的整理和涂饰,属于皮革的干操作工段, 指在皮革表面施涂一层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薄膜的过程,常辅以磨、抛、压、摔等机械加工,以提高革的质量。
【问题】
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2. 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3.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那些评价专题

答案:
解析:
1 . 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答: 制革废水的污染因子为COD 、BOD5 、SS、S^2-、Cl-、氨氮、Cr^6+ 、总铭、酚、pH、色度、动植物油类;
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有: TSP 、PM10、S02 、NOx 以及NH3、H2S 等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等:
固体废物: 废毛、肉膜、碎皮、边角料、革屑、污水处理站污泥:噪声: 设备噪声。
2. 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答: 在污水处理站总排口布点监测COD、BOD5 、SS 、S^2-、Cl^- 、氨氮、pH、色度、动植物油类; 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进行布点, 监测总恪和六1fì铭' 项目。
3.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答: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的评价专题包括:拟建项目工程概况、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污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可行性分析、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考点分析】
1. 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制革废气除了锅炉烟气外, 还包括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熔剂的挥发物和原料皮存贮过程、生产过程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废水主要来源: 原来斗皮在物理-化学加工和机械加工过程中, 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入废水、废渣中:使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铀、石灰、铭韩:剂、加脂剂、染料有相当部分进入废水中。制革中废水主要来自准备、革柔制和湿加工工段,其中韩前准备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污染负荷占制革总废水量的70% 以上,辑制工段和鞍后湿加工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占8%和20%左右。制革废水碱性大,色度重,含蛋白质、脂肪、染料等有机物,含锚、硫化物、氧化物等无机物, 属有毒有害废水。其中脱锚工序传统工艺废液中铭含量在2 ~4 g/L,灰碱脱毛废液中硫化物含量可达2~6 g/L 这两股浓废液是废水防治的重点。
2 . 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本题主要考查污水排放口监测位置。
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第一类污染物有总隶、总镇、总坡、总铭、总呻、总铅、总银、六价锚、总锅、炕基隶、苯并[a]花、总α放射性、总p放射性,共13 类。
举一反三: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规定: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队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监测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
3.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4 )
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本题考点为环评报告中评价专题设置问题,即把握环评项目全局性和整体性方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的规定,→般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包括: 工程分析、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环保措施、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与管理、公众参与等。如果是新建项目,则必须增加对厂址选择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注意:对于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的项目,一定要对污水灌溉进行环境及技术可行性分析,特别是对农作物和土壤影响进行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