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6-16)

发布时间:2021-06-16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采用()比例尺。【单选题】

A.1:10000

B.1:50000

C.1:100000

D.1:200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采用1:50000比例尺。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下列情况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的是()。【单选题】

A.允许在一类海域建设的项目

B.涉及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的建设项目

C.跨流域调水项目

D.大型引水式电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情况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的是允许在一类海域建设的项目。

3、大气环境线源预测不可选择()进行预测。【单选题】

A.AUSTAL2000

B.AERMOD模型

C.ADMS模型

D.CALPUFF模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线源预测不可选择AUSTAL2000进行预测。

4、下列炉窑中, 其污染物排放适用《I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电石炉

B.炼焦炉

C.废物焚烧炉

D.水泥回转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炉窑中, 其污染物排放适用《I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电石炉。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规定SO2浓度限值类型有()。【多选题】

A.1h平均浓度限值

B.24h平均浓度限值

C.季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规定SO2浓度限值类型有1h平均浓度限值;24h平均浓度限值;年平均浓度限值。

6、水环境现状调查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时,应展开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区域的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 【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水文情势影响型三级

D.一级、二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水环境现状调查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一级、二级评价时,应展开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区域的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内容包括()。【多选题】

A.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

B.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

C.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

D.明确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内容包括?(1)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2)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3)明确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

8、现状监测布点数量:土壤现状监测中,柱状样监测点监测深度为10m,通常应采()个样。【单选题】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土壤现状监测中,柱状样监测点监测深度为10m,通常应采5个个样。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河道型水库预测时适用()模型。【单选题】

A.垂向一维

B.纵向一维

C.平面二维

D.立面二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河道型水库预测时适用纵向一维模型。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准备和收集的资料有()。【多选题】

A.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资料

B.建设项目工程资料

C.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事故统计分析资料

D.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性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类型,收集和准备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周边环境资料,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对已建工程应收集环境管理制度,操作和维护手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记录,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资料,设备失效统计数据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化工制造工程


【素材】


某化工项目工艺过程如下: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甲苯溶剂及原料A,搅拌并缓慢加热使原料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反应物B。充分搅拌后加热回流1.5 h,分出反应水分,反应完毕后,物料转入浓缩釜,减压蒸去甲苯,回收后套用。浓缩物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除杂,滤液转入密闭反应釜,加入过量(理论量的1.5倍)的液态反应物D。控制温度在10~20 ℃反应1h,减压蒸去二氯甲烷及过量反应物,得到粗品,用丙酮进行重结晶,活性炭脱色。结晶后离心甩滤,滤料在干燥箱内干燥后得到产品E。丙酮母液循环套用。蒸出的二氯甲烷及过量反应物D的混合物精馏回收。


【问题】


1.(1)根据工艺描述,绘制工艺一污染流程框图,并标出各部分排放的污染物。(2)如果第一步的反应方程式为:A+B=C+H2O(分二子量MA=120.5,MB=90.2)根据下面的物料平衡图,计算过滤滤渣的量为_____kg,甲苯废气量为_____kg。(假设该反应的反应率为90%,中间产物完全溶解在二氯甲烷中,而浓缩物中其他成分均不溶于二氯甲烷。滤渣附着的溶剂量忽略)



(3)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单选):该步工序中,甲苯溶剂的回收率为 (a.98%;b.95%;c.99%),甲苯的流失途径为_______(a.以废气形式挥发;b.随分出水带走;c.随浓缩物进入下步工序;d.以上途径均存在)。


2.该工艺中,甲苯废气主要的排放部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答:(1)项目的工艺一污染流程框图如下:



(2)如果第一步的反应方程式为:A + B = C +H2O (分子量MA=120.5,MB=90.2)据下面的物料平衡图,计算过滤滤渣的量为35 kg,甲苯废气量为5kg 。(3)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第一步工序中,甲苯溶剂的回收率为 a (a. 98%;b.95%;c.99%),甲苯的流失途径为 b 。(a.以废气形式挥发;b.随分出的水带走;c.随浓缩物进入下步工序;d.以上途径均存在)


2.答:该工艺中,甲苯废气主要的排放部位有反应1过程回流冷凝器顶部开口的排放、减压浓缩过程中随真空泵尾气排放。均为无组织排放源。可以在排放口加集气罩引风收集后和其他有机废气一起集中处置。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1)根据工艺描述,绘制工艺一污染流程框图,并标出各部分排放的污染物。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题目中不强调“标出各部分的污染物排放”,工艺污染流程图中也一定要给出污染物排放点及名称编号。因为工艺过程分析是工程分析的重点,而工艺污染流程图又是工艺过程分析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案例分析考试中,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考查非常有可能涉及工艺污染流程图,形式可能是绘制或补充。本案例给出的工艺过程虽然在实际化工类项目中是比较简单的工艺过程,但考试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出现的素材还要简单得多。之所以在此举这样的例子,是为了较全面地分析绘制工艺一污染流程框图的基本要点。这些要点可归结为:工序和物料流向的逻辑关系清楚、物料出入项目全面、污染物排放节点和性质清楚。工艺一污染流程框图的绘制,《导则》中没有严格的规范,所以本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不是唯一和标准的,但涵盖了基本的要素,即物料出入、工序和逻辑关系。一般有横向绘制的和竖向绘制的,为了便于表达,推荐横向绘制的流程图。原料在左、中间产物在右、污染排放在上下标注。竖向绘制的可以按原料在上、中间产物在下、污染排放在右的原则布置。总之能较清楚表达工艺过程和污染物排放即可。考虑到环评人员的专业问题,考试一般素材都会讲明所需要的工艺过程。但笔者认为,对一般的化工过程诸如精馏、减压蒸馏、重结晶、萃取等过程,应该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比如重结晶,素材可能一句话带过,但一定要考虑到活性炭脱色过滤产生的滤渣问题,绘制流程图时根据清楚标明污染物排放的需要可进行工序的分解。对于污染物的标注,一般一个排放部位可标注为一个排放源,占用一个编号,也有些同类废气源特别指明集中(治理)排放,需要注意。总之,只要能正确反映工艺流程,清楚、完全地说明污染物排放,就能满足题目的考查要求。(2)、(3)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单选)。本题主要考查工艺过程分析与物料平衡法的运用。物料平衡法是化工石化医药类项目工程分析经常运用的基本污染源强分析方法之一。物料平衡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化工石化医药类项目估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进行物料平衡分析计算应注意:①正确确定分析的边界或者计算的出入节点;②理清物料转化、流失等的逻辑关系;③投入、产出的物料项目一定要列完全。题目中给定的条件是最简单的物料平衡分析。投入三种物料即A、B和溶剂甲苯,经过反应和浓缩后,能看到的产出物有浓缩物料、回收的甲苯和反应分出的废水,剩余的产出物应该是在反应过程中从回流冷凝器顶端排口和减压蒸馏真空尾气排放的甲苯,也就是流程图中标出的G1和G2。如果已知投入物料量和产出的分出水量、浓缩物量和甲苯回收量,就能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出甲苯废气的排放量。过滤滤渣量计算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是最简单的平衡计算,考试可能会有稍复杂的计算,比如产出中出现两个未知数,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以及给定的产率计算出产物或中间产物的量,再得到某类污染物的排放量。但都是应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解决,即进入某单元的所有物料和产出单元的所有物料总和相等,工序内循环的不计入。比如下图的平衡关系中,可以得出A+B=C+D+F,D+E=I+H,F+G=J 。对于工序3内循环的K项目,不必列入。



对于某物料的回收率,比如化工医药项目中常需要计算和利用的溶剂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为:回收率=实际回收量÷初始投入量*100%。切不可只考虑废气一种流失方式,即认为只流失了5 kg(只占投入量的1%),因此回收率就是99%。紧接着的问题也是紧密关联的,甲苯溶剂在反应和浓缩的过程中会通过分出的反应水W1带走、浓缩物料带走以及废气散发三种途径流失。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7)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8)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本项目的考查点为无组织排放废气卫生防护距离的核算。甲苯在第一步反应及后续的浓缩中只有两个排放部位。如果清楚上述两个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操作和设备就能很容易找到排放部位。



(2015年)消声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

A.消声量
B.压力损失
C.再生噪音
D.排气方式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404,消声器设计或选用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根据噪声源的特点,在所需要消声的频率范围内有足够大的消声量;b)消声器的附加阻力损失必须控制在设备运行的允许范围内;c)良好的消声器结构设计科学、小型高效、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d)对于降噪要求较高的管道系统,应通过合理控制管道和消声器截面尺寸及介质流速,使流体再生噪声得到合理控制.

2018-1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向海域排放废液或废水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禁止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
B、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C、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D、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水温符合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避免热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危害
答案:A,B,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