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9-05)

发布时间:2020-09-0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各类水域适用标准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源头水适用I类标准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适用II 类标准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适用I类标准

D.娱乐用水区适用IV类标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各类水域适用标准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娱乐用水区适用IV类标准 。

2、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

B.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C.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

D.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多选题】

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

4、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单选题】

A.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2M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

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和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

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和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监测点选择条件(1)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高度处。(2)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3)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1.5m处,距地面1.2~1.5m高。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确定泄漏频率的方法。【多选题】

A.类比法

B.矩阵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事件树分析法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泄漏频率可参考附录 E 的推荐方法确定,也可采用事故树、事件树分析法或类比法等确定。

6、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评价因子。【单选题】

A.大于

B.等于

C.不少于

D.少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因子应不少于评价因子。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级。【单选题】

A.Ⅰ、Ⅱ、Ⅲ、Ⅳ/Ⅳ+

B.Ⅰ、Ⅱ、Ⅲ、Ⅳ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

8、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台排放标准》,以下工业点源颗粒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火电厂碎煤机集尘排气筒

B.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水泥窑排气气筒

C.陶瓷隧道窑烟囱

D.水泥厂回转窑排气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台排放标准》,以下工业点源颗粒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火电厂碎煤机集尘排气筒。

9、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场界与居民区的距离应()。【单选题】

A.大于800m

B.大于1000m

C.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批准

D.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场界与居民区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10、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单选题】

A.次生演替

B.原生演替

C.人工演替

D.自然演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制糖企业位于规划的工业区(周围为农田),拟通过技改项目使现有日榨甘蔗6 000t规模扩建到10 000t规模。利用企业现有厂址进行技改、扩建。技改后增加1台75t/h锅炉,废气及烟尘、二氧化硫将有所增加;结合“以新带老”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消除洗滤布水的产生,废水及水污染物将减少,技改后的全厂水平衡图见图3-1 。废水污染物主要是COD、BOD5、NH3-N、SS。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现状空气质量达标;A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5m3/s 。水环境功能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DO、BOD5、COD 。企业废水排放口下游10km有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由取水口至上游5km河段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上边界距取水口550m)。


问题:


1.根据给出的水平衡图,计算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的循环利用率、污水回用率。


2.在水平衡图中,污水处理厂排水的COD浓度限值为100mg/L,清净下水COD浓度为50mg/L,年操作小时为8 000h,计算COD排放总量。


3.在“工程分析”中,对现有工程应分析哪几方面的内容?


4.鉴于河流A的环境敏感性,提出本项目污水及污染物减排的措施或方案。




答案:
解析:

1.(1)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10 374+10)/(10 374+10+691)*100%≈93. 76%。


(2)全厂水的循环利用率为:1 0 3 7 4/(10 374+691)*100%≈9 3.75%。


(3)全厂污水回用率为:1 0/(10+522+100)*100%≈1.58%。


2.C()D排放总量为:(100*1 03*100+522*1 03*50)*8 000*10-9 =288.8(t/a)。


3.应分析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4.(1)清净下水(循环排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设备冲洗和现有装置,或回用于卫生间冲洗、绿化用水、景观用水。


(2)污水处理厂排水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循环冷却补充水,或用于农田灌溉。


(3)污水处理厂排水应考虑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包括()。
A.现场调查 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C.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答案:B,C,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依据《土地管理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
B.鼓励将水域转为耕地
C.严格限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D.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除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外,还必须交纳开垦费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答案明显。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与交纳开垦费两者取一。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