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真题

发布时间:2019-01-05


1.住宅建筑室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为(  )。


A.1.0m

B.1.1m

C.1.2m

D.1.3m



答案:B


2.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混凝上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


A.50mm

B.60mm

C.70mn

D.80mm

  


答案:C


3.装饰施工中,需在承重结构上开洞凿孔,应经相关单位书面许可,其单位是(  )。


A.原建设单位

B.原设计单位

C.原监理单位

D.原施工单位



答案:B



4.关于粉煤灰水泥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化热较小

B.抗冻性好

C.干缩性较大

D.早期强度高



答案:A


5.HRB400E钢筋应满足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  )。


A.6%

B.7%

C.8%

D.9%


答案:D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其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

A.20
B.25
C.40
D.50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02 / 2019版教材P101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人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 /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C。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布置,应反映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采用下列布置方式:
(1)测试区可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测试区内监测点应按平面
分层布置;
(2)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规定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至少布置表层、底层和中心温度测点,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
(7)混凝土浇筑体底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人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项目部决定对后续工作进行动态调整,合理使用资源,合理安排工作面,这属于( )。

A.组织措施

B.管理措施

C.技术措施

D.经济措施

正确答案:B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从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而质量目标的决策是( )的职能。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项目管理咨询单位

D.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A

设置在手提行李开包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前端设备及配套装置包括( )A.摄像机

B.拾音装置
C.计时器
D.云台
E.支架
答案:A,B,D,E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