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历年真题(2020-08-04)

发布时间:2020-08-04


2020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按照设计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当设计工作超过一半时,因发包人原因要求解除合同,发包人应()【单选题】

A.允许设计人没收定金

B.将设计费的50%支付给设计人

C.将全部设计费支付给设计人

D.按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设计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发包人应根据设计人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2、工程项目监理评标时,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多选题】

A.投标报价

B.评标过程

C.评标专家名单

D.评标标准

E.评标方法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评标过程和评标专家名单是保密的。A项,投标报价在开标时已经公开;D、E项,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在招标文件中均已经明确。

3、某设计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要对部分设计进行变更,由于原设计人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发包人征得原设计人同意后将这部分设计任务委托另一设计人,则()【单选题】

A.原设计人对变更的设计不承担责任

B.该部分设计成果需经原设计人审查批准

C.原设计人对该部分设计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D.原设计人对该部分设计未能按时交付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包人需要委托其他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变更工作,如变更增加的设计内容专业性特点较强,超过了设计人资质条件允许承接的工作范围;或施工期间发生的设计变更,设计人由于资源能力所限,不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等原因。在此情况下,发包人经原建设工程设计人书面同意后,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设计人不再对修改的部分负责。

4、按照FIDIC《施工合同条件》规定,下列有关风险责任划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以投标截止日期作为风险划分时间点

B.基准日后由于政策变化引起承包商施工成本增加由业主给予补偿

C.基准日后由于政策变化引起承包商施工成本增加由业主补偿,成本减少由业主获得好处

D.若合同内规定按支付日汇率为标准结算,则业主应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以投标截止日期前第28天定义为基准日,作为业主与承包商划分合同风险的时间点。

5、在施工索赔中,工程师处理索赔的决定()【单选题】

A.承包人必须接受

B.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C.仲裁机构应予以认可

D.排除了法院的诉讼管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程师的处理决定不是终局性的,对发包人和承包人都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6、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一览表”应当列在()中。【单选题】

A.协议书

B.通用条款

C.专用条款

D.技术文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合同范本中的“专用条款”部分只为当事人提供了编制具体合同时应包括内容的指南,具体内容由当事人根据发包工程的实际要求细化。

7、公证与鉴证的区别包括()【多选题】

A.合同公证和鉴证所依据的法规不同

B.公证或鉴证的合同在诉讼中的法律效力不同

C.公证或鉴证过的合同法律效力适用范围不同

D.合同公证具有强制性,鉴证贯彻自愿原则

E.公证仅限于合同,鉴证除合同外还可包括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项,两者均自愿;E项,两者的内容和范围相同。合同公证与鉴证的区别:①合同公证与鉴证的性质不同。合同鉴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合同鉴证办法》行使的行政管理行为。而合同公证则是司法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的公证机关依据《公证暂行条例》行使公证权所作出的司法行政行为。②合同公证与鉴证的效力不同。经过公证的合同,其法律效力高于经过鉴证的合同。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经过公证后,文书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而经过鉴证的合同则没有这样的效力,在诉讼中仍需要对合同进行质证,人民法院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③合同公证与鉴证的适应范围不同。公证作为司法行政行为,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域内和域外都有法律效力。而鉴证作为行政管理行为,其效力只能限于我国国内。

8、下列有关违约金的表述中,错误的有()【多选题】

A.合同中必须约定违约金

B.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C.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必须按约定的违约金执行

D.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当事人一方可以要求对方依法支付违约金

E.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对方仍有权要求其履行债务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A项,合同中不一定要约定违约金;C项,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D项,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按照赔偿损失的条款来执行。

9、按照《合同法》规定,要约人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在()到达受要约人,才能取消该项要约。【单选题】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

B.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

C.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

D.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的区别见下表。

10、依据监理合同示范文本规定,下列监理工作中,属于附加监理工作的是()【单选题】

A.因施工单位原因导致工程暂停施工,其后恢复施工时监理人的准备工作

B.合同专用条款内约定的监理人工作

C.因施工单位原因导致工程拖期,由此引起的监理人额外增加了工作时间所做的工作

D.因业主原因造成工程终止,合同终止后监理人参与善后处理的工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附加工作”是指与完成正常工作相关,在委托正常监理工作范围以外监理人应完成的工作。可能包括:①由于委托人、第三方原因,使监理工作受到阻碍或延误,以致增加了工作量或延续时间。②增加监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等。如由于委托人或承包人的原因,承包合同不能按期竣工而必须延长的监理工作时间。又如委托人要求监理人就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施工部分编制质量检测合格标准等都属于附加监理工作。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监理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合同工期2年。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将其中的专业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甲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发现,现场条件与施工图不符,遂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变更申请。总监理工程师指令甲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后,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设计单位同意变更,但同时表示无法及时提交变更后的施工图。总监理工程师将此事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随即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修改施工图并签署变更文件,交甲施工单位执行。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乙施工单位未按审查后的施工方案施工,存在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总监理工程师分别向甲、乙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甲、乙施工单位既不整改也未回函答复。
  事件3:工程竣工结算时,甲施工单位将事件1中基础工程设计变更所增加的费用列入工程竣工结算申请,总监理工程师以甲施工单位未及时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申请为由,拒绝变更基础工程价款。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监理机构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要求整理、归档资料,其中包括:
  (1)工程开工审批表;
  (2)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3)分包单位资格材料;
  (4)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
  (5)工程费用索赔报告。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该变更的正确处理程序。
  2.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分别向甲、乙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在发出整改通知后,甲、乙施工单位既不整改也未回函答复,总监理工程师应采取什么措施?
  3.事件3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4中所列资料,哪些应向建设单位移交、哪些不移交?哪些由监理单位保存、哪些不保存?

答案:
解析:
1.主要考核考生是否掌握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后的处理程序。
  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做法有以下两处不妥:
  (1)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后,总监理工程师直接与设计单位联系不妥。
  (2)总监理工程师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申请工程变更事宜后,建设单位随即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修改施工图并签署变更文件不妥。
  项目监理机构收到甲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后,正确的处理程序如下:
  ①总监理工程师报建设单位;
  ②建设单位联系设计单位;
  ③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并签署设计变更文件;
  ④建设单位收到设计变更文件后转交项目监理机构;
  ⑤总监理工程师向甲施工单位发出工程变更单。
  2.主要考核考生两个方面:①施工总分包模式下的监理工作对象;②施工单位接到整改通知后既不整改也不回函答复时总监理工程师的应对措施。
  事件2中:
  总监理工程师向甲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是正确的,因为甲施工单位是总包单位,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关系;总监理工程师向乙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是不正确的,因为乙施工单位是分包单位,建设单位与乙施工单位之间无合同关系。
  工程施工存在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总监理工程师发出整改通知后,施工单位既不整改也未回函答复,属于施工单位拒绝项目监理机构管理。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
  3.主要考核考生对变更工程价款申请时效的掌握程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31.1款规定,“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格。”31.2款规定,“承包人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本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为2年,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才将事件1中基础工程设计变更所增加的费用列入工程竣工结算申请,显然,已远超出14天的时限要求,故总监理工程师拒绝变更基础工程价款的做法是正确的。
  4.主要考核考生对《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001中有关资料移交、保存规定的掌握程度。
  事件4中:
  项目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有:(1)工程开工审批表;(3)分包单位资格材料;(4)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5)工程费用索赔报告。
  不向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有:(2)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监理单位应保存的资料有:(1)工程开工审批表;(4)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5)工程费用索赔报告。
  监理单位不保存的资料有:(2)图纸会审会议纪要;(3)分包单位资格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属于具体措施中的()。


A.组织措施

B.技术措施

C.经济措施

D.其他配套措施
答案:C
解析:
考点: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缩短某些工作持续时间的经济措施包括:(1)实行包干奖励;(2)提高奖金数额;(3)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某跨河渡槽槽身为矩形单槽混凝土结构型式,槽身段全长102.79m,槽身断面尺寸为1.3m×1.0m(宽×高)。渡槽由桩基、排架、承台、槽身段等组成。槽架基础为C25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0m桩长20m的混凝土灌注桩2根,排架及承台为C30钢筋混凝土,排架柱高10.34m,柱断面尺寸为0.5m×0.4m,渡槽身为C50钢筋混凝土。连接段基础换填15%水泥土。槽身混凝土采用现浇法施工,下部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计算校核后采用φ48mm钢管,间排距为1.0m×0.8m,为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内设剪刀撑加固支撑。槽身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人仓采用25t汽车吊吊1m3混凝土吊罐人仓。
【事件】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搭设满堂脚手架基础为压实填土地基,立杆下部设置垫板,搭设脚手架人员具有架子工作业证书;搭设人员首先将钢管进行穿孔,然后用扣件扣上。搭设完成后,将缆风绳系于架体上。
事件2: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擅自组织闲散工人拆除了满堂脚手架,拆除时,上下层同时拆除,上层拆除的材料抛至划定固定范围。
事件3:施工钢模板安装时,将模板支撑在了脚手架上。
事件4:渡槽槽身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要求后才能开始拆除:①跨度小于等于2m,50%;②跨度2?8m,70%;③跨度大于8m,100%。
事件5:在拆除脚手架的过程中,由于先拆除了连墙杆,解开了缆风绳,导致脚手架倾翻,造成3人死亡,7人重伤,造成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时间为中午12:30,事故发生后:时间12:50,事故现场人员以电话形式向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报告了事故情况;时间15:20,事故责任单位向县级安全监督机构报了事故发生情况;时间16:10,县级安全监督机构向市级安全监督部门报告了事故情况。市级安全监督部门接到报告后未再上报。
【问题】
1.请指出事件1?事件3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根据事件4计算该渡槽底板允许拆模的混凝土强度。
3.根据事件5,判断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指出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问题1:
不妥之处:
事件1中,将钢管进行穿孔不妥;将缆风绳系于架体上不妥。理由:钢管上严禁打孔。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
事件2中,施工单位擅自组织闲散工人拆除了满堂脚手架不妥;上下层同时拆除不妥;上层拆除的材料抛至划定固定范围不妥。理由: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架子工;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拆下的材料,严禁往下抛掷,应用绳索捆牢,用滑车卷扬等方法慢慢放下,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
事件3中,将模板支撑在了脚手架上不妥。理由: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
问题2:
槽身宽度为1.3m,小于2m,因此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50)的50%即可拆除,即渡槽底板允许拆模的混凝土强度为25MPa。
问题3:
属于较大安全事故。
不妥之处:事故责任单位向县级安全监督机构报告属于迟报;市级安全监督机构还应报告至省级安全监督机构。原因: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