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来围观!高级会计师评审论文写作避坑指南!

发布时间:2021-10-24



想要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只通过考试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过高级会计师评审,这也涉及到撰写论文的相关工作。论文发表是评审中的重要环节,未能及时发表、发表不知名期刊现象普遍,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正常评审工作。

51题库考试学习网了解到大部分考生都是第一次写作论文,感觉自己没有经验,无从下手。或者是离开学校多年,早就忘了该怎么去写论文。相信大部分考生都处于论文撰写的焦躁中。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且有效提高通过率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您支招,高级会计师评审论文写作避坑指南请各位考生收好!

一、高会论文的常见问题:

(一)论文的题目太大

可能大部分的考生经历和视野有限,对相关的问题非常不了解。这就会使得考生写出来的论文出现深入不下去或者以偏概全的问题。这都好解决,考生多花时间、多下功夫就是了。但有的考生题目给自己定得太大,内容又说不到点子上,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情况。这样的论文评委老师看见肯定都只会摇头。51题库考试学习网建议各位考生在拟定题目之前一定要多花时间去了解你自己要论述的相关内容,找到你想重点表达的一个实在内容。数量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有质量的保证。

(二)论文不切实际

考生撰写的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或介绍申报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说通俗一点,有的考生的论文里光是将理论、讲大道理,论文里根本没有自己对于有关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实践!

(三)论文没有自己的内容

或许有的考生已经脱离校园生活多年,或者从来没接触过论文。他们就去各种平台将别人的文章摘抄下来,拼凑成一片“自己的”文章。如果屏幕前的考生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这里向您科普一个消息:现在的大学生编辑毕业论文都会在最后全网差重复率,一般重复率超过百分之三十,论文就作废,这些大学生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四年学习白费。咱们高会评审论文和这个是一个道理!

(四)论文内容偏题

考生们经常出现跑题的情况,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写!围绕会计、财务管理、内控建设来写;控制税收筹划、随意评价宏观经济的文章;杜绝非财税类的文章。

二、高质量论文六要素:


友情提示:

①论文不会写,主要是考生写的少、接触得少。但是不是不可以学,也不是学不会。

②论文必须自己写,这是考生对自己负责,您让别人写。

③就写你在财税工作中的所悟,所想。不必高大上,但必须看到你的真实的,有用的,对会计这个行业有所帮助的想法、建议。

大家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没有想法,如果参加了中华会计网校论文班,可与辅导老师沟通想法,交流选题等内容是否合适,合适了再进行撰写。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有关于高会考试的相关资讯,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助益,大部分考生之前都不会写论文,但是必须去好好学习哦,不然功亏一篑是很不划算了!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外上市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该公司在致力于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企业并购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下是该公司近年来的一些并购资料。
(1) 2011年9月30日,甲公司与其母公司乙集团签订协议,以100000万元购入乙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A公司50%的有表决权股份。收购完成后,A公司董事会进行重组。7名董事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A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重大决策须由半数以上董事表决通过,9月30日,A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0000万元。10月1日,甲公司向乙集团支付了100000万元。10月31日,甲公司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并拥有实质控制权。A公司当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7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000万元,此外,甲公司为本次收购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1000万元。
(2) 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决定进军银行业。其战略目的是依托油气主业,进行产融结合,实现更好发展。2011年11月1日,甲公司签订协议以160000万元的对价购入与其无关联关系的B银行90%的有表决权股份,2011年11月30日,甲公司支付价款并取得实质控制权,B银行当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8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000万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B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整合:①要求B银行将服务重点转向与石油业务链相关的业务,支持油气主业发展;②要
求B银行对其业务进行调整、优化,使经营效率更高、运行效果更好;③要求B银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完善制度、规范运作;④要求B银行按照发展目标和业务变化,调整其部门设置和人事安排,以与甲公司有关机构设置相协同;⑤要求B银行努力吸收甲公司长期所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以此来促进银行管理,以上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继续蔓延扩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受此影响,我国成品油销量增速放缓,C公司是一家与甲公司无关联关系的成品油销售公司,拥有较好的营销网络,但受市场形势影响上半年经营业绩不佳,经多次协商,甲公司于2012年6月30日以12000万元取得了C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实施控制。C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8月31日,甲公司又以4000万元取得了C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C公司自6月30日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指出该项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简要说明该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该项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甲公司及B银行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差额为:160000 -190000 *90%=-11000(万元)。该差额计入甲公司合并利润表当期损益。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为三家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营同类业务。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乙公司总部在上海,丙公司总部在广州。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担保。
(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 2013 年 1 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 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 50 亿元,乙公司价值为 18 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 75 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
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 2013 年 4 月 1 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 20 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 5 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 10 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 2013 年8 月 5 日按面值发行 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10 亿元,每年面值 100 元,票面年利率 1.2%,按年支付利息;3 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 16 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
2013 年 8 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
(2)2014 年 1 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 年 5 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 15 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 6 亿元。
甲公司就此次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如果 2016 年 8 月 5 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分别计算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和转换价值(假定转换日甲公司股票市价为 18 元/股)
答案:
解析:
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比率=100/16=6.25(2 分)
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价值=6.25*18=112.5(元)(2 分)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配件生产、销售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近年来,受到顾客个性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模式的深度影响,公司董事会于2015年初提出,要从公司战略高度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营销渠道,重点推进线上营销渠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以巩固公司的行业竞争地位。项目主要由信息系统开发、供应链及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等组成,预计总投资为2亿元。2015年3月,公司召开了由中、高层人员参加的“线上营销渠道项目与投融资”专题论证会。部分参会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经营部经理:在项目财务决策中,为完整反映项目运营的预期效益,应将项目预期带来的销售收入全部作为增量收入处理。
投资部经理:根据市场前景、项目经营等相关资料预测,项目预计内含报酬率高于公司现有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具有财务可行性。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经营部经理和投资部经理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经营部经理的观点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公司在预测新项目的预期销售收入时,必须考虑新项目对现有业务潜在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因此,不能将其销售收入全部作为增量收入处理。
投资部经理的观点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如果用内含报酬率作为评价指标,其判断标准为:项目预计内含报酬率大于公司或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