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高级会计师?

发布时间:2021-11-01


2021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了,22年的高级会计师报名也即将开始。还有很多同学都还在纠结要不要报考,可是高级会计师福利前景诱人,其证书代表的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的,高会职称是很多财会人毕生追求的至高憧憬,您还在纠结什么呢?那么大家这么努力的学习知识去考取高会职称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来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看看吧!


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总之,2022年备考高会的考生们选择哪个选项的都有,目的非常明确,还有很多学员的目标是一举多得!不管为了什么,要想考过高级会计师,还得了解高会的特点,明白高会的定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而后行动,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顺利拿下高会!

高级会计师定位是什么呢?

主要是为了选拔财会类的高级管理人才,通俗来说是选领导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高级会计师考试的特点如何?

高级会计师考试采用开卷无纸化考试,可翻看教材及查询相关资料,尤其是针对文字性试题,可找到相应知识点后写到答卷中。虽然在这种开卷考试形式下可降低考试难度,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但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要求较高,实行无纸化考试后,对考生的打字速度要求也比较高,需各位考生加强练习。此外,对计算性试题,单纯记住考点位置、公式或者步骤并不一定能正确解答,熟练掌握其原理、计算思路,能举一反三更为重要。

以上就是有关高级会计师的相关资讯,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助益。若想了解更多关于高级会计师的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资讯站,我们将为您奉上更多实时内容。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GP 企业集团是主要从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国有企业,下属二级企业 23 个,现有职工 1 万多人,GP 企业集团对下属各企业管理实行经营者负责制,对其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并制定了 GP 企业集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主要从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三方面进行,指标考核基数为单位上年度实际完成数,其中未完成上年指标数的单位,本年指标不作调整,仍沿用上年指标数。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制定和下达下一年度考核指标额度,年终根据各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指标额度对比,计算出实际完成率,责任控制目标作为修正指标。
经营者收入由基本收入和效绩收入构成。基本收入,等于考核年度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且基本收入不得超过全集团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GP 企业集团的薪酬主要采用年薪制等,虚拟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效的激励机制还未实行。
要求:

指标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过于侧重财务指标而忽视非财务指标,仅有一个非财务的修正指标。经营收入、利润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考核指标均为财务指标,且均为经营成果指标,过分地重视短期的财务业绩。这样一味强调短期的财务成果会助长经营者盲目追求高财务指标,仅注重眼前利益,使得经营者可能不愿意进行会降低当前盈利的资本投资、不积极处理不良资产、不计提或者少提折旧等,以至于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较少投资于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忽视了长远利益。此外,经营收入、利润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只能反映过去的经营业绩,没有反映企业未来的无形资产,特别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忽视市场占有率、质量和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推广、员工培训和满意度等指标。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不仅仅要关注财务业绩,还必须考虑顾客、供应商、员工、技术和革新等方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另外,经营收入、
利润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考核指标未能和企业战略相结合。该经营业绩的考核是建立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这些指标在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方面联系很小,不能很好地调动经营者进行规划和执行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的战略开发与实施之间产生了差距,最终妨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主要由净利润决定,此指标与利润总额指标存在重复。

(2017年)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行政单位,乙、丙、丁单位为甲单位下属单位,均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甲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乙、丙、丁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7年7月,甲单位成立检查组对甲单位本级及下属单位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30日,检查组向甲单位财务负责人反馈检查情况,部分事项如下:
  (1)2017年3月,甲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在财政部批复本年度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将本部门预算批复下达至下属单位;同时,要求下属单位在本单位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范围内,按规定做好内部预算指标分解与批复,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调整。
  (2)甲单位按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在其2017年公用经费预算中安排了专项业务培训经费共计18万元。2017年4月,甲单位组织实施了首期专项业务培训,实际发生培训经费支出9万元。为避免经费不足影响后续培训工作任务的完成,甲单位提出首期专项业务培训费支出9万元由乙单位承担,并已在乙单位经费中列支。
  (3)丙单位经财政批复的“M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于2017年5月31日前完成,项目资金已按合同及相关规定完成结算,形成财政项目支出结余资金18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额度)。2017年6月,丙单位将“M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18万元直接用于尚存资金缺口的“小型专用设备购置”项目。
  (4)丁单位2017年计划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因缺少活动场所,尚未启动实施。为支持下属单位拓展业务,提高资产利用效率,2017年6月,甲单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将本单位一栋闲置办公楼无偿出借给丁单位使用。
  (5)丙单位在履行了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后,向A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650万元的专用设备。2017年5月,丙单位需要为该专用设备添购专门配套设备,经批复的配套设备政府采购预算为100万元。2017年6月,考虑到A公司社会信用度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为提高采购工作效率,丙单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继续直接从A公司添购该配套设备。
  (6)乙单位经批准举借的大额银行借款5000万元(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到期日为2018年11月30日。2017年5月,乙单位财务部门对提前偿还借款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提前偿还借款可行。2017年6月,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履行必要报批程序后,乙单位向银行提出提前全额偿还借款的申请。
  (7)丁单位财务部门收入核算岗位涉及三人,其中:王某负责收款,李某负责开具票据和收入登记工作,张某负责票据和会计档案保管。2017年5月,张某因病经批准休假半年,财务部门负责人考虑到王某工作量不够饱满,责成王某负责张某休假期间的工作。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国家有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7)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事项(1)的处理正确。
  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单位的公用经费中的专项业务培训费不应该由乙单位承担,也不能在乙单位经费支出中列支。
  事项(3)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年度预算执行中,因项目目标完成、项目提前终止或实施计划调整,不需要继续支出的预算资金,中央部门应及时清理结余资金并报财政部,由财政部收回。
  事项(4)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事项(5)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单一来源采购中规定: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题中添购金额100万元超过了原合同总金额650万元的10%,不符合规定。
  事项(6)的处理正确。
  事项(7)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王某属于出纳人员,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人责成王某负责张某的工作的处理不正确。

强华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都市风尚套装沙发,近几年来,公司业务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业内知名企业。最近一个营业周期,公司业绩欠佳,管理层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别的都市风尚套装沙发企业的产品价格较自己低,但主要材料、人工工资、动力费等,与本公司处于同一种水平,而如果按竞争企业的价格销售,企业就会发生亏损。管理层意识到,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出了问题。为此,公司聘请创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TheAchievements of the Best Consulting,ABC)现场诊断和分析,并提出了如下情形:
1.项目组首先调查了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全流程,将企业的各项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经查,增值作业的比重为 72%,非增值作业的比重为 28%,项目组认为,企业应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非增值作业上。而公司成本会计刘士杰则认为,增值作业的比重大,而且可调控、操作的空间大,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增值作业上才有意义。
2.经过调查,项目组认为,企业的资源消耗并非都是合理、有效的,应该提高资源的有效性,为此,项目组认为有必要对本企业进行资源动因分析。特请成本会计刘士杰帮助设计套资源动因分析程序。
3.在进行资源动因分析的同时,项目组也进行了作业动因分析,认为企业原来对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的划分存在不正确之处,提出将企业原来划定的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行重新认定,并提出了增值作业应该满足的三大条件。
4.通过上述系列的分析,项目组向公司提出了改进作业的五个方法,圆满地帮助企业解决了
问题。
要求:

请分析情形 1 中哪种观点正确?
答案:
解析:
项目组的说法正确。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的功能是明确的,能为最终产品或劳务提供价值,而且增值作业在企业的整个作业链中是必需的,不能随意去掉、合并或被替代。比如,在制造企业中,采购订单的获取、在产品的加工以及完工产品的包装均属于增值作业。而非增值作业是并非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不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比如,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中任一环节的等待、延误等,都是非增值作业。由于非增值作业是并非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因此非增值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