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报名广西高级会计师考试审核资料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3-14


看过来呀!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了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报名广西高级会计师考试审核资料的区别的相关信息,快跟随51题库考试学习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广西高级会计师报名时间根据《广西2020年高级会计师报名资格审核补充通知》 :

报名时间:2020316日至31日,逾期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不再补报。

现场资格审核时间推迟到202061日至12日正常上班时间,逾期不再办理。

网上缴费时间推迟到202061日至12日,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现场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方可登陆报名系统进行缴费。

香港、澳门、台湾的居民报名考试,考后报名资格审核应提供的资料的区别: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港澳台居民应根据报名条件的规定提供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证书,其他资料与大陆考生要求相同。

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给大家带来了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建议:

1、第二遍研读教材。

教材和考试大纲是考试最重要的出题依据,所有考试题目都不会超出教材和大纲的范围,因此只要将教材和大纲研究透彻,考试及格是没有问题的。

2、刷高质量的习题。

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到最后的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各位考生更要大量的做题。但要注意大量做题不是盲目刷题,而是要刷高质量的习题。历年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各位考生一定要高效利用起来。

3、 收集错题本。

要想真正掌握知识点,就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做错的题目才能暴露备考中的漏洞,因此错题本是一定要准备的,把平时刷题中做错的题目收录其中,定期重新做一遍,错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答题思路、解题技巧要熟练透彻的掌握。

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好的,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了,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清楚了呢?如果还有不了解的请继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集团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的 A、B、C 三家子公司,其中 A 公司主营整车生产,B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生产,C 公司专营 A 公司的全部整车销售与售后服务。集团公司每年对 A、B、C 公司经理层进行绩效评价。假设 A、B、C 公司 2005 年度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表:


补充资料:
(1)B 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主要供应给 A 公司。剩余部分外销,内销和外销价格相同,均以市场价定价。
(2)集团公司设定 C 公司对 A 公司整车的关联采购价高于市场价,市场价仅为关联采购价的95%(上表中 A、C 公司的财务数据均以关联采购价为基础计算得出)。
(3)除企业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因素。
要求:

根据要求 1 的计算结果,分析判断三家公司中哪家公司的投资绩效最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B 公司的投资绩效最好。理由如下:三个绩效评价指标中,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指标考虑了全部投资资本成本和风险,综合性最强。按照该指标,B 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最大。

2018 年初春的一天,在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多位会计师组成的微信群,大家围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最新改革动态进行了讨论,集中就财会<2017>25 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简称“新制度”)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的重大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各位会计师发言之要点。
1.A 事业单位张先生:新制度在系统总结分析传统预算会计体系的利弊基础上,构建了“财
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适度分离”就是指适度分离政府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功能,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2.B 事业单位张先生:上述张先生所言正确,进一步说,“适度分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功能”,二是“双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同时适用于同一业务,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三是“双报告”,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
3.C 事业单位汪女士:新制度有机整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
院、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在科目设置、科目使用和报表项目说明中,区分为行政和事业单位;在核算内容方面,基本保留了现行各项制度中的通用业务和事项,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增加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和事项;在会计政策方面,对同类业务尽可能作出同样的处理规定。
4.D 事业单位赵先生:新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并对收入和费用两个财务会计要素的
核算内容,并原则上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增加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自行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要求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暂不引入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来确认预计负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
5.E 事业单位洪主任: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对于科学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
财务报告、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就像内部控制一样,未来的预算会计务必全面与企业会计接轨。
6.F 行政机关吴助理:新制度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除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增
加有关往来账款的核算内容外,在资产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的核算内容,以全面核算单位控制的各类资产;还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以准确反映单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核算内容,以全面反映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因此,新制度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资产扣除负债之后的所有者权益状况,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7.G 行政机关谢主任:新制度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相关财务、预算管理规定,在充
分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单位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标准,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先单独建账,再统一合并,既专门核算单位基本建设活动的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8.H 事业单位许女士:与新制度配套,未来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
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政府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本部门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为加强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由政府财政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可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评估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以及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9.I 事业单位陈科长:本单位经批准于 20×5 年 5 月与另一单位共同出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培训中心,本单位以一座办公楼出资,该办公楼原价为 400 万元,评估价值为 800 万元,未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本单位会计处理应该是:借:长期投资 800 万元,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800 万元;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同定资产)400 万元,贷:固定资产
400 万元
10.J 事业单位杨主任: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审批方可对外投资或兴办经济实体。
要求:

A 事业单位张先生关于“适度分离”的具体解释观点正确吗?如不正确,请纠正。
答案:
解析:
A 事业单位张先生的表述错误。所谓“适度分离”,是指适度分离政府预算会计种财务会计功能。

光明能源为上市公司,2014~2015 年通过合营安排等,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情况如下:
(1)光明能源经过可行性论证,为进军未来中长期的市场新热点项目,与通达公司(简称 B)、
兴达公司(简称 C)签订了一项安排:光明能源在该安排中拥有 50%表决权,B 拥有 30%表决权,C拥有 20%表决权。明光公司、B、C 之间的合同安排规定,对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定至少需要 75%的表决权。据此,能够行使决策权的唯一情况就是光明能源和 B 公司的一致行动。
(2)光明能源从积极参与电力改革出发,经过可行性论证,为打造对电力终端销售市场的主动性渗透,与 E 公司、F 公司安排一项涉及三方:光明能源在该安排中拥有 50%的表决权,E 和 F 各拥有 25%的表决权。三方之间的合同安排规定的合营协议,对安排的相关活动作出决策至少需要75%的表决权。据此,据此,能够行使决策权的两种情况就是光明能源和 B 公司的一致行动,或者E 和 F 公司的一致行动。
(3) 2010 年 1 月 20 日,光明能源与乙公司签订购买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非上市公司)60%股权的合同。合同规定:以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评估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对丙公司 60%股权的购买价格;合同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购买丙公司 60%股权时,光明能源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4)购买丙公司 60%股权的合同执行情况如下:
①2010 年 3 月 15 日,光明能源和乙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该购买股权的合同。
②以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经调整后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资
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如下:

上表中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预计该办公楼自 2010 年 6 月 30 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 20 年、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表中无形资产为一项土地使用权,预计该土地使用权自 2010 年 6 月 30 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 10 年、净残值为 0,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该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均为管理使用。
③经协商,双方确定丙公司 60%股权的价格为 5500 万元,光明能源以一栋办公楼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光明能源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账面原价为 28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600 万元,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000 万元;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账面原价为 2600 万元,累计摊销为 400 万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0 万元。2010 年 6 月 30 日,光明能源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股权过程中发生的评估费用 120 万元、咨询费用 80 万元。
④光明能源和乙公司均于 2010 年 6 月 30 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
⑤光明能源于 2010 年 6 月 30 日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取得控制权。
(5)丙公司 2010 年及 2011 年实现损益等有关情况如下:
①2010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1200 万元(假定有关收入、费用在年度中间均匀发生),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12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②2011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1600 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16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6) 2010 年 7 月 1 日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引起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7) 2012 年 1 月 2 日,光明能源以 2500 万元的价格出售丙公司 20%的股权。当日,收到购买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价款,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光明能源在出售该部分股权后,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降至 40%,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但不再拥有对丙公司的控制权。
2012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8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丙公司因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 300 万元。
(8)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相关税费因素的影响。
②光明能源按照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
③不考虑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内部交易。
要求:

根据资料(3)和(4),计算光明能源该企业合并的成本、光明能源转让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 2010 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
答案:
解析:
企业合并的成本=5500+120+80=5700(万元)
光明能源转让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使 2010 年利润总额增加={4000-(2800-600-200)}+{1500-(2600-400-200)}=1500(万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两家高科技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主要经营业务在华北地区;乙公司总部和主要经营业务均在上海。乙公司与甲公司经营同类业务,已先期占领了所在城市的大部分市场,但资金周转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影响未来持续发展
2013年1月,甲公司为拓展市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的新的市场领域,着手筹备并购乙公司。并购双万经过多次沟通,与2013年3月最终达成一致意向。
甲公司准备收购乙公司100%股权,为此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进行价值评怙,评估基准日为2012正12月31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两种方法对乙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并购双方经协商,最终确定按市场法的评估结果作为交易的基础,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与乙公司价值评估相关的资料如下:
(1) 2012正12月31日,乙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为8%。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投资蛆合的预期报酬率为12%,可比上市公司无负债经营β值为0. 8。
(2)乙公司2012年税后利润为2亿元,其中包含2012年12月20日乙公司处置一项无形资产的税后净收益0 .1亿元。
(3)2012正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同平均市盈率为15倍。
假定并购乙公司前,甲公司价值为200亿元;并购乙公司后,经过内部整合,甲公司价值将达到235亿元。
甲公司应支付的并购对价为30亿元。甲公司预计除并购对价款外,还将发生相关交易费用0. 5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计算甲公司并购首席和并购净收益,并计算甲公司并购首席和并购净收益,并从财务管理角度判断该并购是否可行。从财务管理角度判断该并购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计算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
并购收益=235-(200+28 .5)=6 .5(亿元)
并购溢价=30-28 .5=1. 5(亿元)
并购净收益=6. 5-(30-28 5) =4. 5(亿元)
或:并购收益=235-(200+28 .5)=6 .5(亿元)
并购净收益=6 .5(30-28 .5)-0 5=4.5(亿元)
(2)判断并购是否可行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后能够产生4. 5亿元的并购净收益,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此项并购交易可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