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与正高级会计师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1-03-29


高级会计师与正高级会计师的区别在哪里


最佳答案

1、职称级别不同

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高级会计师是高级职称;正高级会计师是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里最高的职称级别,仅在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区试点。

2、待遇不同

正高级会计师相当于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教授级高工。

高级会计师级别待遇与高级工程师一样,相当于高校教授系列的副教授、科研系列的副研究员。

3、申请条件不同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或中央单位批准的本地区、本部门申报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

正高级职称评审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严格评审标准,进行适当比例控制。各地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时间和相关评审标准均不相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的国有大型集团企业,其所涉及的业务涉及国家“去产能”的相关业务。甲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部门根据董事会要求,围绕国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牵头研究起草了《2017年度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服务“三去一降一补”计划书》。该计划建议书内容摘要如下: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由于在“三去”任务中,本企业比较突出的是“去杠杆”。为优化筹资结构,合理降低杠杆,公司采取以下措施:①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筹资用途的可行性和相应的偿债能力。重大筹资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筹资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以及筹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由总经理快速批准,以免耽误进度。
  ②根据批准的筹资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筹集资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重点关注信用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发行股票应当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公司控制权风险等。
  (2)为控制公司的运营成本、外包成本、提高销售净利率,建议采用下列控制措施“降成本”:①建立采购定价制度,采取协议采购方式确定采购价格;②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外包成本,切实做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可将企业的所有业务外包出去。
  (3)针对公司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企业研发项目失败概率大、资源浪费、研发成本过高,建议采用下列控制措施“补短板”:①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规划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企业发展战略委员会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②根据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要求: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指出资料(1)中事项①和②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指出资料(2)中事项①和②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3.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指出资料(3)中事项①和②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时重点关注的事项。

答案:
解析:
 1.资料(1)中事项①存在的不当之处是“筹资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以及筹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由总经理快速批准,以免耽误进度”。
  理由:筹资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筹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资料(1)中事项②存在的不当之处是“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重点关注信用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
  理由: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重点关注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
  2.资料(2)中事项①存在的不当之处是“建立采购定价制度,采取协议采购方式确定采购价格”。
  理由:企业应当建立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
  资料(2)中事项②存在的不当之处是“在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可将企业的所有业务外包出去”。
  理由:企业应当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权衡利弊,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
  3.资料(3)中事项①存在的不当之处是“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理由: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资料(3)中事项②不存在不当之处。
  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重点关注其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

2018 年初春的一天,在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多位会计师组成的微信群,大家围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最新改革动态进行了讨论,集中就财会<2017>25 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简称“新制度”)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的重大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各位会计师发言之要点。
1.A 事业单位张先生:新制度在系统总结分析传统预算会计体系的利弊基础上,构建了“财
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适度分离”就是指适度分离政府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功能,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2.B 事业单位张先生:上述张先生所言正确,进一步说,“适度分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功能”,二是“双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同时适用于同一业务,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三是“双报告”,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
3.C 事业单位汪女士:新制度有机整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
院、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在科目设置、科目使用和报表项目说明中,区分为行政和事业单位;在核算内容方面,基本保留了现行各项制度中的通用业务和事项,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增加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和事项;在会计政策方面,对同类业务尽可能作出同样的处理规定。
4.D 事业单位赵先生:新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并对收入和费用两个财务会计要素的
核算内容,并原则上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增加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自行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要求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暂不引入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来确认预计负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
5.E 事业单位洪主任: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对于科学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
财务报告、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就像内部控制一样,未来的预算会计务必全面与企业会计接轨。
6.F 行政机关吴助理:新制度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除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增
加有关往来账款的核算内容外,在资产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的核算内容,以全面核算单位控制的各类资产;还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以准确反映单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核算内容,以全面反映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因此,新制度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资产扣除负债之后的所有者权益状况,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7.G 行政机关谢主任:新制度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相关财务、预算管理规定,在充
分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单位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标准,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先单独建账,再统一合并,既专门核算单位基本建设活动的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8.H 事业单位许女士:与新制度配套,未来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
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政府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本部门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为加强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由政府财政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可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评估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以及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9.I 事业单位陈科长:本单位经批准于 20×5 年 5 月与另一单位共同出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培训中心,本单位以一座办公楼出资,该办公楼原价为 400 万元,评估价值为 800 万元,未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本单位会计处理应该是:借:长期投资 800 万元,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800 万元;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同定资产)400 万元,贷:固定资产
400 万元
10.J 事业单位杨主任: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审批方可对外投资或兴办经济实体。
要求:

A 事业单位张先生关于“适度分离”的具体解释观点正确吗?如不正确,请纠正。
答案:
解析:
A 事业单位张先生的表述错误。所谓“适度分离”,是指适度分离政府预算会计种财务会计功能。

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外上市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该公司在致力于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企业并购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下是该公司近年来的一些并购资料。
(1) 2011年9月30日,甲公司与其母公司乙集团签订协议,以100000万元购入乙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A公司50%的有表决权股份。收购完成后,A公司董事会进行重组。7名董事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A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重大决策须由半数以上董事表决通过,9月30日,A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0000万元。10月1日,甲公司向乙集团支付了100000万元。10月31日,甲公司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并拥有实质控制权。A公司当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7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000万元,此外,甲公司为本次收购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1000万元。
(2) 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决定进军银行业。其战略目的是依托油气主业,进行产融结合,实现更好发展。2011年11月1日,甲公司签订协议以160000万元的对价购入与其无关联关系的B银行90%的有表决权股份,2011年11月30日,甲公司支付价款并取得实质控制权,B银行当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8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000万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B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整合:①要求B银行将服务重点转向与石油业务链相关的业务,支持油气主业发展;②要
求B银行对其业务进行调整、优化,使经营效率更高、运行效果更好;③要求B银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完善制度、规范运作;④要求B银行按照发展目标和业务变化,调整其部门设置和人事安排,以与甲公司有关机构设置相协同;⑤要求B银行努力吸收甲公司长期所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以此来促进银行管理,以上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继续蔓延扩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受此影响,我国成品油销量增速放缓,C公司是一家与甲公司无关联关系的成品油销售公司,拥有较好的营销网络,但受市场形势影响上半年经营业绩不佳,经多次协商,甲公司于2012年6月30日以12000万元取得了C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实施控制。C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8月31日,甲公司又以4000万元取得了C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C公司自6月30日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购入A公司股份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属于企业合并,指出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合并日(或购买日)。
答案:
解析:
甲公司购人A公司股份属于企业合并。理由: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在A公司董事会中拥有半数以上董事,A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重大决策须由半数以上董事表决通过,甲公司拥有实质控制权。该收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甲公司及A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乙集团最终控制。合并日为10月31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