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每日一练(2020-07-03)

发布时间:2020-07-03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共26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甲公司20×1年度因政府补助应确认的收益金额是 ()。【单选题】

A.600万元

B.620万元

C.900万元

D.3 40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政府补助应确认的收益金额=(1)先征后返增值税600+(2)2 000/50×1/2=620(万元)

2、下列关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的后续计量的说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多选题】

A.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时,应当首先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适用其他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B.处置组减值的分摊应根据处置组中各项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C.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

D.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后续转回金额,应当根据处置组中的各项资产(包括商誉)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增加其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应根据处置组中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不应分摊至处置组中包含的流动资产或适用其他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选项B不正确;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后续转回金额,应当根据处置组中除商誉外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增加其账面价值,选项D不正确。

3、2×16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份股票期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人员自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2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2×17年10月20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17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6元。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  )万元。【单选题】

A.200

B.300

C.500

D.17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甲公司应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等待期的相关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至2×17年12月31日,累计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50×2×12=1200(万元)。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高管人员行权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50×2×6+1200)-15×100=300(万元)。 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16年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600(50×2×12×1/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 2×17年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600(50×2×12×2/2-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 2×17年10月20日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时 借:库存股1500(15×100)  贷:银行存款1500 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高管人员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600(50×2×6)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0  贷:库存股1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00

4、2009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合并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单选题】

A.3.75万元

B.2.8万元

C.4.69万元 

D.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方法一:乙公司角度看,剩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1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对应确认了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集团角度看,剩余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5万元,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25万元,个别报表中已经确认了2.5万元,还需确认3.75万元。方法二:甲公司2009年编制的与内部商品销售有关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 400(200×2)  贷:营业成本 375     存货   25[50×(2-1.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25-10)×25%,即抵消分录中(存货贷方金额-存货借方金额)×25%] 贷:所得税费用 3.75 甲乙公司的个别报表中,已根据暂时性差异确认了递延所得税,合并报表中将存货账面价值调低15万元,对应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75万元(15×0.25)。

5、A公司于2013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4年12月3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11.6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6%。2013年12月31日,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单选题】

A.49.08

B.50

C.58.90

D.60.7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公司2013年1月2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1011.67+20-1000×5%=981.67(万元)。2013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67×6%=58.90(万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资料一
K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M国,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
K可乐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成就。主要是因为K可乐有着他们不公开的可乐“秘方”,形成了特殊风味与口感。为了确保其原料的秘密性,在总公司将饮料浓缩之后运送至世界各地,所以运送成本也相对较高。K可乐是高糖的碳酸饮料,对人体几乎没有好处,这种刻板印象对于消费者不易消除。在消费者眼里,可乐就代表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K可乐公司在产品包装上下工夫,吸引18~30岁的消费者。碳酸饮料较符合年轻族群需求,尤其拉丁美洲和亚太等国家,年轻人比例正快速提高,带来的商机颇高。其他碳酸饮料企业也不甘示弱,一路追赶,企图打败K可乐公司。除了K可乐的碳酸饮料以外,市场上许多茶品与咖啡等的需求也相对瓜分了饮料在世界上的市场。
资料二
1979年,M国与C国正式建交,第一批K可乐再度返回了C国市场。M国政府鼓励国际品牌在C国发展。C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普查中,15~35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群,使K可乐销量变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
资料三
在C国的果汁领域,H公司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年底,H公司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H公司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反观K可乐,从2000年开始,已经着手果汁市场。早在2001~2002年间,就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研发出了一种特色果汁饮料“E果汁”,2004年开始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MZY”饮料。2007年其市场增长率为11%。不过,来自C国市场部负责人的消息称,“MZY”饮料的销量始终未能赶超竞争对手。而面对这个很难击败的对手,收购则成为了K可乐壮大自己的最佳途径。2007年C国果(蔬)汁饮料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分别是:T(C国)投资有限公司、K可乐公司、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其市场份额分别是18.69%,15.04%与13.95%。收购完成后,K可乐的市场份额为28.99%,超过之前位居第一的T公司,并且市场增长率也同步上升。
资料四
2008年9月3日,K可乐公司向C国H果汁控股有限公司发出并购要约。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每股现金作价12.2港元,较之H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4.14港元溢价了1.95倍。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集团,双方均出于自愿。当时K可乐公司在C国的饮料市场正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碳酸饮料的销售下降,可乐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赶超,在果汁市场输给了H公司,在茶饮料上则输给了T公司。尽管棕色带汽的可乐产品是K可乐公司的立身之本,但非碳酸饮料,特别是果汁饮料在健康和营养方面更胜一筹。为此,K可乐公司制定了全方位发展饮料业务、加大非可乐市场特别是果汁市场的经营战略。因此决定并购H果汁公司,增强对果汁市场的占有份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公司,K可乐公司在世界饮料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在C国,也获得了一席之地。但随着C国人民对于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多,主打产品碳酸饮料的K可乐公司显然已经受到健康消费观念的冲击。H公司拥有先进的果汁生产设备与技术,还有着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基地,K可乐公司旗下的“MZY”等果汁品牌将获得更为方便的生产途径。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不仅可以完全利用H公司原有的生产资源,也可以通过H公司品牌提高K可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
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公司将取得H果汁公司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市场潜力和营销网络,再加上K可乐公司自身的优势,二者的产品将形成良性互补。因此,倚仗两者的品牌效应和渠道,再辅以出众的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手段和产品研发优势,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经分析,此次并购,K可乐将会付出一大笔资金,短期内会影响公司的流动资金运用,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公司正常运作。C国人民对于“H公司”这个品牌有着很深的民族感情,很可能会对成为外资企业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销量。再者,中外的企业文化有差异,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K可乐公司带来管理、运作压力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但鉴于两大公司在C国经济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影响力,商务部认为合并计划涉及反垄断问题,因此,商务部进行调查,并于2009年3月18日,根据C国《反垄断法》就M国K可乐公司全额并购C国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提案作出禁止并购决定,并在商务部官方网站上公告了《关于禁止K可乐公司并购C国H公司的审查报告》。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多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运用SWOT分析对K可乐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2)根据资料二,对K公司重返C国市场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3)根据资料三,简要分析K公司果汁业务在收购前后分别属于波士顿矩阵中何种业务;
(4)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的类型;
(5)根据资料四,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的动机;
(6)根据资料四,简要分析K公司并购H公司失败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优势:“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K可乐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成就。主要是因为K可乐有着他们不公开的可乐‘秘方’,形成了特殊风味与口感”。
劣势:“为了确保其原料的秘密性,在总公司将饮料浓缩之后运送至世界各地,所以运送成本也相对提高”。
机会:“碳酸饮料较符合年轻族群需求,尤其拉丁美洲和亚太等国家,年轻人比例正快速提高,带来的商机颇高”。
威胁:“K可乐是高糖的碳酸饮料,对人体几乎没有好处,这种刻板印象对于消费者不易消除。在消费者眼里,可乐就代表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其他碳酸饮料企业也不甘示弱,一路追赶,企图打败K可乐公司。除了K可乐的碳酸饮料以外,市场上许多茶品与咖啡等的需求也相对瓜分了饮料在世界上的市场”。
(2)政治和法律环境:“政府鼓励国际品牌在C国发展”。
经济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
社会和文化环境:“C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普查中,15~35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群,使K可乐销量变大”。
(3)收购前:问题业务。市场增长率为11%,大于10%。相对市场占有率=15.04%/18.69%=0.8,小于1.0。“2004年开始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MZY’饮料。2007年其市场增长率为11%”“T(C国)投资有限公司、K可乐公司、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其市场份额分别是18.69%,15.04%与13.95%”。
收购后:明星业务。市场增长率大于10%,相对市场占有率=28.99%/18.69%=1.55,大于1.0。“其市场增长率为11%”“并且市场增长率也同步上升”“收购完成后,K可乐的市场份额为28.99%,超过目前位居第一的T公司”。
(4)按并购方的身份分类:产业资本并购。“K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M国,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
按被并购方的态度分类:友善并购。“双方均出于自愿”。
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横向并购。二者均为饮料行业。
按收购资金来源分类:非杠杆收购。“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
(5)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规避各种风险。“K可乐公司制定了全方位发展饮料业务、加大非可乐市场特别是果汁市场的经营战略。因此决定并购H果汁公司,增强对果汁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获得协同效应。“H公司拥有先进的果汁生产设备与技术,还有着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基地,K可乐公司旗下的‘MZY’等果汁品牌将获得更为方便的生产途径。K可乐公司并购H公司,不仅可以完全利用H公司原有的生产资源,也可以通过H公司品牌提高K可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扩大K可乐在C国饮料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做到产业结构转型”“如果收购成功,K可乐公司将取得H果汁公司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市场潜力和营销网络,再加上K可乐公司自身的优势,二者的产品将形成良性互补。因此,倚仗两者的品牌效应和渠道,再辅以出众的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手段和产品研发优势,K可乐公司在与C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无疑将占得先机”。
(6)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中外的企业文化有差异,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K可乐公司带来管理、运作压力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K可乐宣布以自有资金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H果汁公司,每股现金作价12.2港元,较之H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4.14港元溢价了1.95倍”“此次并购,K可乐将会付出一大笔资金,短期内会影响公司的流动资金运用,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跨国并购面临政治风险。“商务部认为合并计划涉及反垄断问题,因此,商务部进行调查,并于2009年3月18日,根据C国《反垄断法》就M国K可乐公司全额并购C国H公司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提案作出禁止并购决定,并在商务部官方网站上公告了《关于禁止K可乐公司并购C国H公司的审查报告》”。

企业回购的股份在注销或者转让之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其金额为( )。

A.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
B.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C.回购自身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
D.回购自身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和交易费用
答案:D
解析:
库存股的金额为企业回购自身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和交易费用。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

A.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B.花卉、茶的种植
C.海水养殖
D.内陆养殖
答案:A
解析:
选项BCD属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项目。

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如下:(1)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一项信托投资,期末公允价值1200万元,合同到期日为2×17年2月5日,在此之前不能变现;(2)因2×14年销售产品形成到期日为2×16年8月20日的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3200万元;(3)应付供应商货款4000万元,该货款已超过信用期,但尚未支付;(4)因被其他方提起诉讼计提的预计负债1800万元,该诉讼预计2×16年3月结案,如甲公司败诉,按惯例有关赔偿款需在法院做出判决之日起60日内支付。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上述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负债应当作为流动性项目列报的有()。

A.应付账款4000万元

B.预计负债1800万元

C.长期应收款3200万元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00万元

正确答案:ABC 
解析:选项D,因距离合同到期日实际超过1年,且到期前不能变现,因此应当作为非流动项目列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