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章节练习(2022-02-12)

发布时间:2022-02-12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考试共5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为您整理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选项B不符合题意:

2、某居民企业2018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800万元,销售成本3600万元,材料销售收入400万元,分回的投资收益761万元(被投资方税率为15%),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5万元,该企业2018年度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用为( )万元。【单选题】

A.26

B.9

C.15

D.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4800+400)×5‰= 26(万元)>15*60%=9(万元),可以扣除9万元。【提示】当年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不能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抵免。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3、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表述正确的有()。【多选题】

A.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以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C.实行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由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D.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AC表述正确;选项BD表述错误:本题考核投资成本的扣除规定。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4、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交付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选项A不符合题意。

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特别纳税调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B.加收利息率,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3个百分点计算

C.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D.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5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AC表述正确;(1)选项B表述错误:加收利息率,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2)选项D表述错误: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利用三差异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是根据"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与"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之差,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求得的。 ( )

正确答案:√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注意区别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在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式中,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方法,而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

正确答案:√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利益冲突,是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而所有者希望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多的财富。协调这一利益冲突的方式是解聘、接收、激励,其中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方法,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有( )。

A.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B.第一次签订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C.对价值为20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分次摊销法改为一次摊销法

D.企业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正确答案:D
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因此,选项"A、B和C"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变更会计政策的外币长期借款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不属于会计变更。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