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每日一练(2021-09-18)

发布时间:2021-09-18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共5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不定项。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组成内容的有()。【多选题】

A.会计报表

B.其他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ACD符合题意:本题考核会计核算。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选项B不符合题意。

2、根据现行政策规定,个人出售所有房产均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判断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个人出售住房时出售方可以免缴土地增值税。

3、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印花税各类应税凭证,因为没有纸质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考核印花税的范围。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4、在计算王某2019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专项扣除合计额为()。【不定项】

A.(840+960)×12

B. 60000+(840+960)×12

C.60000+(840+960)×12+12000

D.60000+(840+960)×12+12000+12000+24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综合所得的法定扣除项目:(1)减除费用60000元;(2)专项扣除;(3)专项附加扣除;(4)其他扣除。 本题提问的是“专项扣除”,应选A选项。 选项D是全部法定扣除项目合计。

5、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契税法人纳税期限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之日起()。【单选题】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契税的纳税期限。纳税人应当自契税纳税义务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税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初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公司将税务机关确定的应于2011年10月10日缴纳的税款30万元拖至10月20日缴纳,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加收该公司滞纳税款的滞纳金为( )元。

A.150

B.1500

C.15000

D.25nn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核税款滞纳金的计算。(1)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0.05%;(2)加收税款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本题为10月10日至10月20日,共计10日);(3)应纳滞纳金=300000?10?0.5‰=1500(元)。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有(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交互法

正确答案:ABC
略。

对于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加收的押金由企业没收时,应通过()账户进行核算。

A.“其他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C

对于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加收的押金由企业没收时,应通过“营业外收入”账户进行核算。


东方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料单件消耗定额为20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料单件消耗定额为5千克。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2 700千克。原料计划单价为3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

要求:

(1)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料的会计分录(在分录中列明产品名称和成本项目)。

正确答案:
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料费用。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20× 100=2 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5×200=1 0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 700/(2 000+1 000)=O.9
甲产品实际消耗量=O.9×2 000=1 800(千克)
乙产品实际消耗量=O.9×1 000=900(千克)
甲产品耗用原料计划成本=3×1 800=5 400(元) 
乙产品耗用原料计划成本=3×900=2 700(元) 
甲产品负担材料成本差异=5 400×(—1%)=—54(元) 
乙产品负担材料成本差异=2 700×(—1%)=—27(元) 
(2)编制耗用原料的会计分录(在分录中列明产品名称和成本项目)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5 4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2 700 
  贷:原材料8 1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81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54 
        ——乙产品(直接材料) 27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