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初级)》章节练习(2021-11-27)

发布时间:2021-11-27


202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初级)》考试共12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八章 国别风险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关于国别风险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国别风险主体分为直接风险主体和最终风险主体

B.直接风险主体一般指发生国别风险转移时担保人、保险公司等

C.当存在多种转移方式,以简捷、合理的方式转移风险

D.未发生国别风险转移的部分最终风险主体与直接风险主体相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别风险主体分为直接风险主体和最终风险主体。直接风险主体,一般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最终风险主体,一般指发生国别风险转移时担保人、保险公司等,未发生国别风险转移的部分,最终风险主体与直接风险主体相同。国别风险转移是指通过担保、保险、信用衍生品等缓释国别风险。当存在多种转移方式,以简捷、合理的方式转移风险。

2、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实施监测,包括(  )。【多选题】

A.要求本机构的境外机构提供国别风险状况报告

B.要求本机构的境内机构提供国别风险状况报告

C.定期走访相关国家或地区

D.从其他外部机构获取有关信息

E.从评级机构获取有关信息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实施监测,包括要求本机构的境外机构提供国别风险状况报告,定期走访相关国家或地区,从评级机构或其他外部机构获取有关信息等。选项B:要求本机构的境内机构提供国别风险状况报告说法有误,属于混淆选项。

3、 建立国别风险预警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应成立各级预警领导组织和机构,( )。【多选题】

A.强化集中管理

B.高效指挥协调

C.强化分散管理

D.提高全行预警意识

E.提高全行风险意识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建立国别风险预警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应成立各级预警领导组织和机构,强化集中管理、高效指挥协调、提高全行预警意识(选项ABD正确)。

4、()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单选题】

A.国别风险

B.利率风险

C.声誉风险

D.战略风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5、国家或地区政体稳定,经济政策被证明有效且正确,不存在任何外汇限制有及时偿债的超强能力属于( )。【单选题】

A.中等国别风险

B.中低国别风险

C.低国别风险

D.较低国别风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低国别风险:国家或地区政体稳定,经济政策(无论在经济繁荣期还是萧条期)被证明有效且正确,不存在任何外汇限制有及时偿债的超强能力。选项D:较低国别风险:该国家或地区现有的国别风险期望值低,偿债能力足够但目前及未来可预计一段时间内,存在一些可能影响其偿债能力或导致对该国家或地区投资遭受损失的不利因素。选项A:中等国别风险: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对该国家或地区的贷款本息或投资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银行从业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专业化服务活动,这是指( )。

A.个人理财服务

B.投资规划

C.综台理财服务

D.私人银行业务

正确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其余三项都是具体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期现套利和套期保值两种投资策略的不同点有( )。

A.套期保值经常会导致实物交割

B.期现套利一般很少进行实物交割

C.套期保值首先是因为持有了现货头寸,于是才产生避险需要从而进行期货操作

D.期现套利是直接为了盈利而在现货、期货两个市场中同时进行双向操作

E.套期保值肯定是有风险的

正确答案:BC
解析:套期保值采用何种交割方式取决于套期保值操作的标的资产。D、E是这二者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在现货期货市场上同时进行双向操作,且都是有风险的。

汇丰银行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在亚洲。( )

正确答案:√
略。

商业银行关系人包括( )。

A.商业银行的董事

B.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

C.信贷业务人员的近亲属

D.商业银行的董事投资的公司

E.商业银行的监事

正确答案:ABCDE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所属的关系人是指:(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