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 A、晶体质量减少
  • B、晶体质量不变
  •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参考答案

更多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晶体质量减少B、晶体质量不变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相关考题
考题 配制500ml1+1硫酸溶液的步骤是A、取250ml水,倒入800ml的烧杯中,另用量筒量取250ml浓硫酸,边搅拌边缓慢地将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B、取250ml浓硫酸,倒入800ml的烧杯中,另用量筒量取250ml水,边搅拌边缓慢地将水倒入盛有硫酸的烧杯中C、500ml容量瓶,加入250ml浓硫酸,缓慢向容量瓶边加水边摇动,放置待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定容D、500ml容量瓶,置于冷水浴中,加入250ml浓硫酸,缓慢向容量瓶边加水边摇动,放置待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定容至500ml刻度E、向盛有250ml水的量筒内加入浓硫酸至500ml刻度

考题 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则()。 A、晶体质量减少B、溶液浓度增大C、溶液中晶体的质量不变D、溶解速度为0

考题 在一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则( )。 A.晶体质量减少B.溶液浓度增大C.晶体质量不变D.溶解速度为0

考题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 蔗糖

考题 将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可以析出__________g氯化钠晶体(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考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在10℃时,50g水中溶解了8gA物质,则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6g C.把15gNaCl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15%氯化钠溶液 D.升高温度时,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考题 调节渗透压的方法有A:冰点降低数据法B:氯化钠等渗当量法C:饱和溶液法D:pH降低法E:氯化钠当量法

考题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0C---300C)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②将含水各1OO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0C降至O0C,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0C--300C之间④欲从含有少量NaCI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学生回答】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开始不断溶解,后来就不再溶解。 【教师引导】为什么不断加入糖之后,会出现不再溶解的现象?接下来就探究“饱和溶液”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部分溶解。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未溶解的氯化钠继续溶解。 【教师引导】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教师引导】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加热烧杯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5g硝酸钾,也全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 【教师总结】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请学生根据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的理解,对上述实验中溶液的状态试着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只有部分溶解,此时是饱和溶液。然后再加入15mL水,因为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此时为不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如何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①加入溶质;②降温。 【教师引导】如何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①增加溶剂;②升温。 【教师说明】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在大箩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来,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在倒出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原溶液中溶剂多了 D.原溶液中溶质少了 【答案】AC。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思考“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板书设计】

考题 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5%,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该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7.5%。那么加入烧杯中的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 ) A. 20% B. 25% C. 30% D. 32%

考题 在100kg水中加入25kg氯化钠,则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

考题 在100g水中加入25kg氯化钠,则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A、20%B、25%C、30%D、75%

考题 20℃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考题 把50克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0.25克氯化钠晶体,则氯化钠溶液的百分浓度为()A、0.5%B、5%C、0.25%

考题 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题 将高温饱和氯化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的溶液是()。A、水B、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D、氯化钠晶体

考题 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则()。A、晶体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晶体质量不变D、溶质的溶解度变化

考题 在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如果将温度降低,则此溶液()A、一定析出物质或晶体B、不析出物质但仍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D、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考题 在一定温度下,a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里含b克氯化钠,此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考题 一定温度下,在C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结果降低了CaCO3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

考题 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5%,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该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7.5%。那么加入烧杯中的盐水的浓度是()(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A、20%B、25%C、30%D、32%

考题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氯化钾、氯化钠与水达到溶解平衡,则体系独立组分数为(),条件自由度为()。

考题 填空题在100kg水中加入25kg氯化钠,则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

考题 单选题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 晶体质量减少B 晶体质量不变C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考题 单选题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棒、量筒B 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棒、酒精灯C 量筒、烧杯、药匙、玻棒、酒精灯D 量筒、漏斗、玻棒、药匙、托盘天平

考题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 恒温下,向有固态NaCl存在的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C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5gKNO3,则20℃时KNO3的溶解度为25gD 将5gNaOH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5%NaOH溶液

考题 单选题在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如果将温度降低,则此溶液()A 一定析出物质或晶体B 不析出物质但仍为饱和溶液C 为不饱和溶液D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